至今還在內戰的國家,5200萬人口,將近80人都來自於一中國民族

緬甸是一個極其容易被人忽略的國家,給人的印象就是大象和賭石,似乎緬甸是一個落後古老的國度,有著令人瞠目結舌的龐大生物資源,以及生活方式原始的部落部族。

大多數人對於緬甸瞭解

?不多,很少有紀錄片或者學者專門拍攝或研究這個挨著西雙版納的小國,而作為普通人,也許我們對於緬甸的巨蟒、奇異的植物、令人難以理解的部族文化更為好奇。

實際上更多人聽了也許會詫異的是,緬甸這個小小的國家在二戰結束後並沒有實現和平,自1960年來,緬甸的內戰至今都沒有歇止。

至今還在內戰的國家,5200萬人口,將近80人都來自於一中國民族


緬甸面積雖然有67萬多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只有五千二百多萬,人口密度僅81人每平方公里(2016年的資料)。緬甸是東南亞第二大國,也是東南亞大陸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河流眾多,水流資源豐富,再加上氣候炎熱,使得島上的生物資源異常豐富。

優越的地理環境為緬甸人提供了較好的自給自足的條件,特別是緬甸的許多古老民族,都喜歡以家庭為單位生產經營。緬甸多山多水的地理條件自然是大自然的饋贈,但是這樣的條件也成為了制約他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緬甸也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

緬甸雖然小,但卻依舊保留著不少古老的部族,而這些部族文化也許會令我們感到不可置信,但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人類學研究者的注意。

至今還在內戰的國家,5200萬人口,將近80人都來自於一中國民族


要想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

緬甸全名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緬”在漢語裡是遙遠的意思,“甸”在古代漢語裡指的是郊外的地方。

因此“緬甸”自古以來對於我們而言就是一個遙遠的郊地。

根據研究調查,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時,緬甸就已經有人類定居了,而中國與緬甸交往的歷史悠久,首先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設“永昌郡”,範圍其實已經到達了緬甸現今的國土。到了元朝,忽必烈為了擴大疆域與緬甸打了十年,最後以蒲甘王朝戰敗告終,緬甸成為元朝的附屬小國。

二戰時期日本侵略緬甸,國民政府也曾派兵增援。緬甸和中國交往的歷史悠久,如今緬甸是中國的友好盟國之一。

至今還在內戰的國家,5200萬人口,將近80人都來自於一中國民族


二戰結束後,緬甸經濟條件並沒有像其他鄰國一樣得到改善,反而是一直停滯不前。雖然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這固然與他們國家的地理環境有關,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緬甸國內內戰不斷,因此沒有辦法為發展經濟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社會環境。

緬甸全國有五千二百萬人口,其中有不少的民族,除了佔絕大部分比重的緬族,其他佔比比較多的還有撣族、欽族、克倫族、華人、克欽族等民族。

緬族大約有3400多萬人,克倫族約420萬人,欽族約100萬,克欽族也大概100萬左右,這幾個民族人口總計約4000萬左右,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來自於中國的氐羌族。

這4000萬人口的民族都是由中國西北的羌族南遷而形成的,緬族人在發展中逐一打敗來其他原住民,逐漸發展成為緬甸最大的一個民族。

三次英緬戰爭發生後,緬甸成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獨立省。1948年緬甸終於從英國獨立出來,但是緬甸國內卻發生了內戰,其時間持續之長被認為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內戰。

緬甸在獨立之前,其國內就已經有不少武裝力量在抗議英國的殖民統治,特別是許多少數民族如克倫族。緬甸少數民族的武裝組織與其他團體聯合起來反抗英國的帝國統治,1946年昂山出任臨時政府總理時,他在1947年同少數民族簽訂的《彬龍協議》是企圖平息這種敵意以從英國獲得獨立。

但由於他被暗殺後,這個協議並沒有得到很好地履行,因此緬甸許多少數民族對政府非常不滿。尤其是克倫族人,克倫族人在英國殖民統治下萌發了強烈的民族獨立意識,因此就算在緬甸獲得獨立的情況下,克倫族人依舊希望獲得真正的“克倫族獨立”。而克倫族與英美關係較好,因此也總是在國際上獲得他們的支援。“克倫族聯盟”對於緬甸來說一直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不過現在的克倫族武力每況愈下,在緬甸政府軍的面前並沒有多大的威懾力,因此近年來雙方的衝突逐漸減小,雖然在2015年緬甸政府與部分民族聯盟簽訂了停火協議,但是至今,還會時不時與緬甸政府發生武裝衝突。不僅僅是克倫族,緬甸克欽族也是緬甸政府最為頭疼的一支武裝部隊。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它的人民,人民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解決民族問題上,緬甸任道而重遠。

參考文獻:《緬甸史》、《緬甸內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6 字。

轉載請註明: 至今還在內戰的國家,5200萬人口,將近80人都來自於一中國民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