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需做好頂層設計
正觀評論員 王航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酌情考慮家庭和工作,進而做出合理抉擇的機會。
2月21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這份一萬八千多字的通知,對我國“十四五”期間養老事業和養老服務作出全面的規劃,其中尤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備受輿論關注。
其實早在2008年,人社部就首次披露,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去年3月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亦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如今國務院再次表態,也意味著不管期待與否,延遲退休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長遠舉措,也是基於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高的現實考量。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我國現行退休年齡,是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等諸多因素確定的,相對偏低。幾十年的時間,隨著人均壽命大幅提高,退休年齡總體偏低的問題就顯得十分突出。
顯而易見,延遲退休年齡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問題的關鍵是究竟該如何漸進式推進,才能減少政策施行的阻力。畢竟,延遲退休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多年來,人們對於延遲退休的討論從未停止,也從未達成一致意見。歸根結底,延遲退休意味著個人要在工作上付出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就此被延後,這直接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而反映到現實層面,不同職業、不同家庭狀況、不同身體情況的人們對於退休的看法和期待也並不統一。有些人基於工作性質、家庭和身體考慮,期盼可以早點退休安心養老,但同樣有不少人希望在工作崗位上多奮鬥幾年,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已透過返聘或者再就業的方式,變相實現了延遲退休。
這也就決定了漸進式延遲退休需要在頂層設計上做好人性化考慮,充分尊重個人願意,兼顧不同群體、不同工種的利益訴求。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酌情考慮家庭和工作,進而做出合理抉擇的機會。
今年1月,江蘇和山東已經開始試點推行延遲退休。以山東為例,技術型工種如果能夠達到副高階職稱以上,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延遲退休;如果透過申請,也只能延遲1至3年,一般不會超過65歲。這樣的做法既避免了高素質人才的巨大浪費,又充分尊重了個人的自主選擇權,而且延遲的年限也不至於過長,無疑更能回應社會期待。
言而總之,延遲退休是一個長期、系統的社會性工程。只有基於現實國情、文化傳統和歷史沿革綜合考量,做好頂層設計,平衡各方利益,才能讓它既造福國家,又深入人心。#漸進式延遲退休對哪些人有影響?#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陳若松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