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名老團長眼中的社群團購:看慣退場,卻難放棄

由 務高林 釋出於 綜合

編輯導語:社群團購火熱多年後,由頭部逐漸走向下沉市場,各家平臺正經歷整合及轉型。本文透過“老團長”視角,闡述真實的社群團購其核心內容是什麼?值得閱讀了解。

曾經在資本市場火熱多年的社群團購已經“由虛向實”,走向了下半場。

除興盛優選外,老牌社群團購中的其它玩家已經逐步掉隊,同程生活破產,十薈團全國敗退。而新晉玩家中,橙心優選轉型艱難自救,京喜拼拼裁員“收縮”。

這些平臺的收縮、轉型與關停,表明社群團購已經進入到頭號玩家賽場。而當整個賽道都在聚焦降本增效時,下半場的整合淘汰賽還將持續。

社群團購是一門關注“人”的生意,消費者更多的訴求是能否帶來便利和實惠,鮮少關注這個賽道是不是賺錢的行當。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短短兩三年間,消費者在不同平臺間完成了一輪又一輪的遷移。

當然,在平臺間不斷遷移的還有“團長”,作為連線需求與供給的中間人,他們經歷過風起雲湧的夢幻時刻,也看到過雲起飛揚之後的滿地落葉。近日,《聯商網》採訪了一位“老團長”,我們試圖透過她的親身經歷來撥開籠罩在社群團購的層層迷霧,展現團長眼中真實的社群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一、入局與退場

“錢多,事少,離家近”——社群團購打出的簡單粗暴口號,正是吸引不少退休居民、賦閒寶媽等成為團長的直接動力。

2018年,“美家優享”開始進入杭州市場,它也是較早進入到杭州的社群團購平臺。彼時還是賦閒在家的寶媽楊芳,在同事的推薦下,開始做起了團長生意。

“這種模式適合在家帶娃的寶媽,不需要投資,只要花點時間收發貨就行。既能照顧家庭還不耽誤帶孩子,而且還有所收入。”楊芳認為,社群團購時間比較靈活,早期提成比較豐厚,這也是吸引不少人成為團長的原因。

過去三四年間,楊芳幾乎都做過主流社群團購平臺的團長。不過,一陣風起,捲起枝葉,不少平臺最後也歸於落寞。

起了個大早的美家優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已經關停,繳械退場,橙心優選的命運與之相似。後入場的多多買菜帶給楊芳的直觀感受是,流量大,產品種類豐富,價格便宜。不過在孩子不斷長大後,她既要照顧家庭,也要做好培訓機構工作,兼職時間一再被縮短,做多多買菜團長,時間上已經不太自由。

“不做多多買菜團長是因為送貨時間在下午,與工作時間形成了衝突。”楊芳的主要空閒時間在上午,考慮到美團優選在上午送貨,她把主要閒暇時間放在了美團優選上。

對於團長所承擔的角色,楊芳有著自己的看法。“做團長服務要到位,服務做好了,鄰居才願意信任你,這樣粘度會比較大一點。當然還有我個人的想法在裡面,就是做事還要助人為樂,做口碑嘛。”她說。

對於團長來說,流量大的平臺一般會帶來單量的提升,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不過,楊芳卻不這麼認為。

“商品價格低,買的多,實際上佣金不會太高。在有些平臺上,鄰居們買的菜到手後已經壞掉了,東西也砸壞了,還怎麼好意思推薦他們去買”。在她看來,不少大流量平臺商品價格很低,但是並不新鮮,配送時間還不穩定,體驗感很差。

實際上,楊芳遇到的問題正是平臺價格戰下的現實寫照。社群團購的商品競爭一向以非標品為主,標品的毛利率比較低。而諸如蔬菜、水果在生產、儲存、運輸、品控等環節的把控難度要比普通商品要高的多,也需要付出大量成本。而在平臺間打起價格戰後,服務、體驗、質量等方面的弊端越來越多。

而平臺成本的支出與管控,也殃及到了團長身上。以往團長招募中,一般會免費指導團長學習社群運營,透過招商會等形式為團長講述實操經驗,分享行業發展動向等。此外,平臺還會在線上培訓團長運營技巧,派駐公司人員、補貼等方式幫助團長拉新獲客。

談及美家優享,楊芳遺憾的是除了關停退場,它在扶持團長、幫助團長拉新、成長等各方面的優質服務,已經成為過眼雲煙。

“以前平臺會派公司人員給團長拉新,還會提供一些免費物料做拉新活動,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完全要靠自己去推廣。現在存活下來的大平臺都一樣,價格也都差不多。”楊芳表示。

據瞭解,在以往老三團時代,社群團購平臺對團長的社群運營能力有所要求,也會花費大量成本去培養團長的能力。但是在人人皆團長的當下,已不做過多篩選,大部分團長成為平臺資訊分享的“機械”工具。

經過一輪又一輪洗牌後,楊芳感覺到,隨著提貨點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更便利了,團長也增多了,但煩心事也多了。“現在社群平臺不受區域保護,只要願意誰都可以申請做團長,很少有人關注到團長的成長。多也是繁,東西沒有以前那麼規整,菜品日用品都混在一起,讓人看著很難受”。

二、“很難下決心放棄”

團長是連線消費需求與平臺供給的中間人。

通常的流程是,平臺招募社群團長後,團長建群吸粉引導使用者下單,隨後彙總訂單需求統一向平臺採購,平臺接單後向上游採購並配送給團長,最後由團長把商品分發給每個使用者。

楊芳組建的社群團購微信群

楊芳的微信群人數有將近四百人,基本是小區業主,團購範圍也以自己小區為主。

作為團長,她每天會在群裡推薦商品,業主們收到開團資訊,然後點開團購連結,直接購買。群裡的訂單彙總後,商品會以落地配的方式從產地發往前置倉,再由倉庫分發配送到小區。

而商品到達小區後,楊芳還會和富有餘力的退休鄰居一塊完成商品分裝-配送-上門環節。對於居民來說,送貨上門,既方便又省力。而楊芳一方面可以得到佣金,另一方面還能夠獲得自豪感,這讓她感覺到十分快樂。

據瞭解,在社群團購模式中,團長承擔的是服務員和分銷員的角色,既要負責線上運營、維護,也要負責前端銷售、預售,團長的收入主要從銷售佣金和拉新中獲得。

楊芳負責的自提點在小區一樓架空層,涉及到凍品儲存,需要她提供保溫箱來實現冷藏功能。與門面房相比,並沒有太多的成本。

平日裡,她的訂單數量在三四百單,一天忙活下來,收入有一百多塊錢。而在過年和疫情嚴重的時間中,訂單需求量暴漲之下,算上拉新和下單人數獎勵,她的收入有兩三百元。

不過在3月31日這天,楊芳的收入超過了280元,單量也比以往要高很多。與網上“當了7天美團團長,掙了30塊錢”的說法相比較,楊芳的收入要好很多。就佣金來看,主要有基礎服務費和等級服務費組成,等級不同,提成比例也不同。據她表示,整體來說,目前所在的平臺佣金已經從10%下調到8%左右。

“佣金也要看訂單型別,如果促銷訂單多的話,比例會更低。拉新是階梯制的,舉個例子,假如5個人有10塊錢獎勵,人越多,所屬等級的錢也會更多。不過,拉新這塊的收入比例不是很高”。楊芳說。

做團長就是賺個跑腿錢,這是大部分團長的心聲,楊芳也是這樣想。在她看來,做團長是透過自己勞動賺點零花錢,大錢是沒有賺到,但是賺到了人氣和信任,賺到了與鄰居之間的這份親密情結。

“鄰居家裡有孩子、老人的,不方便取貨的,我就幫忙送貨上門。有鄰居不在家的,也會幫他們取下快遞”。楊芳說,群裡都是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有事及時去幫助處理也是舉手之勞。讓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居民腿摔傷需要用輪椅拄柺杖,群裡的鄰居很快就找來了裝置。

談及做團長,楊芳感受最多的是充實。“目前在工作條件還允許的情況下,我會繼續做團長,雖然掙錢不多,但是自己能為鄰居帶來便利和實惠就好。和鄰居間因為平臺所建立的這份聯結,讓我很難下決心放棄。”

三、不能靠補貼續命

一個普遍常識是,如果平臺價格低過菜市場,那麼肯定是在虧錢補貼。社群團購平臺間的不斷洗牌,已經說明資本燒錢換規模的模式被驗證失敗。

不過,只依靠補貼續命,而無法從根本上降低成本,也難以為繼。沒有價格補貼,難以形成穩定的消費需求,消費者最終還是會流出到其它通道。

“大多數人在平臺買東西,也是看中了價格,省錢最關鍵的,貴的東西反而銷售不太好。”楊芳感覺到,社群團購給大家帶來方便和實惠的同時,自身也面臨了諸多問題。

“為了拉團長和顧客,不同平臺之間相同品類,價格還比較亂,價格亂象越來越多的話,平臺也無法支撐下去。不少平臺的退貨率還很高,成本難以保障。平臺物流配送也是個大問題,配送時間不固定。”她表示。

對於社群團購平臺來說,盲目追求規模變得沒有意義,把重心從引流逐步轉向倉配、供應鏈建設等核心構建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從供給側找到直達消費者的最佳路徑。

實際上,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團長,社群團購聚焦的都是“人”,處於變化中的團長未來該如何應對,楊芳也在觀望。

*本文中的楊芳為化名

作者:林平;微信公眾號:聯商網資訊

本文由 @聯商網資訊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axdjKnxijcQ8zVbONYnuNg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