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兵:堅持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釋出《中國的出口管制》白皮書,提出國際出口管制應朝著公正、合理、非歧視的方向發展。這是中國針對出口管制國際治理個別亂象和逆全球化思潮指出的正確道路,旨在讓多邊主義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各國實施出口管制,推進和完善自身的出口管制體制、機制建設,應當不斷為維護、促進和保障全球化深入發展作出貢獻,而不應當成為全球化發展阻力。

出口管制減少安全風險,有利於塑造和平、可持續的國際貿易環境。出口管制的重點是防止核、生、化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擴散。有效的出口管制可以防範此類物項用於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減少衝突風險,緩和緊張局勢,營造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

出口管制有利於維護和提升企業聲譽,減少對外貿易障礙。對企業而言,完善出口管制合規建設雖增加內部程式,但會帶來更多貿易便利,還能贏得積極國際聲譽,對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出口管制應增進國際互信,提高國際貿易流通效率。在國際社會中,各國遵循國際慣例,實施有效出口管制措施,加強合作協調,有助於增進安全信任,穩定彼此政策預期,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實現共同繁榮發展目標。

近年來,在美國的帶動下,國際出口管制領域出現一股逆流,不是助推經貿發展,而是助推經貿“脫鉤”,不是促進經濟全球化,而是促退經濟全球化,不是搞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是搞科技封鎖小圈子。

這股逆流片面強調大國競爭,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切割全球供應鏈。全球化時代,大國關係非常複雜,既有矛盾分歧,更有相互依賴。偏狹地將眼光聚焦於競爭和鬥爭,憑空捏造種種藉口,把出口管制作為打壓他國發展的政策工具,嚴重干擾國際出口管制合作協調。在全面競爭的有色眼鏡下,出口管制日益泛化,管控措施日益繁密,卻忽視了貿易發展帶來的經濟安全是國際共同安全的基礎,忽視了規範和促進受管制物項的合規貿易是出口管制的初衷,忽視了防擴散是國際出口管制的共同安全利益所在。

這股逆流排斥主要貿易國家,熱衷於搞技術壁壘。出口管制是國際安全合作重要領域。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要求成員國針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實施適當、有效的出口管制。國際社會據此強化出口管制合作,取得不小成績。但在美國的推動下,越來越多出口管制的“小多邊”機制冒出頭來,實質上是“偽多邊”機制,試圖針對半導體等新一輪產業革命基礎技術構建排他性“小圈子”,為早已解體的經濟冷戰工具“巴統”招魂。

這股逆流肆意擴大管控範圍,影響正常科技交流。出口管制需要隨著技術進步而不斷更新,但絕不應該以此為藉口阻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而近年美國等個別國家將管控重點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轉向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並將出口管制與留學簽證、投資監管等政策工具結合起來,編織繁密的科技封鎖網路。這危害了國際供應鏈安全,妨礙了發展中國家共享科技進步成果,損害了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合法權益,不利於構建共享安全與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公正、合理、非歧視是國際出口管制的正確發展方向。堅持公正原則,即出口管制應符合國際法基本原則。各國應該切實履行相應國際義務,而不應動輒依據本國國內法對其他國家實體濫施制裁,干擾正當貿易往來,不應在防擴散問題上推行雙重標準,更不應將出口管制謬用為競爭工具。

堅持合理原則,即出口管制應充分保障發展中國家的正當發展權益。各種限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發展的國際條約中,都規定各國不受歧視地和平利用相關物項和技術的權利。2021年11月,第76屆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透過決議,強調各國享有以和平為目的進行裝置、材料以及科學技術交流的不可剝奪的權利。發展和完善出口管制不應損害發展中國家的此類權利,而應促進以和平為目的的國際科技合作。

堅持非歧視原則,即出口管制相關多邊機制應增加代表性和開放性。在出口管制國際治理中,發展中國家理應享有平等的發言機會和話語權。一些出口管制相關多邊機制應向所有嚴格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的國家敞開對話、交流、合作的大門,不斷增強國際出口管制協調合作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61 字。

轉載請註明: 郭曉兵:堅持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