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一次自上而下的穩經濟行動。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昨天,上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人們跑去理髮店剪頭髮,去外灘散步,去公司上班。

一座靜默了2個月的城市終於動了起來。緊隨其後的是,如何讓經濟也跟著動起來。上海已有準備,在5月29日釋出了重振經濟“50條”。

實際上,這是一次從上至下的穩經濟行動。

5月25日,一場萬人級別的穩經濟會議引爆經濟圈。前天,國務院已經下發了一攬子穩經濟政策33條。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就在昨天,又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強調了加快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這幾天,全國各省份各地區的穩經濟政策也蜂擁而來。

截至目前,包括上海、浙江、廣東、天津、吉林、湖南等在內的多個省、直轄市釋出了穩經濟實施方案,以及青島、台州、西安高新區等也釋出了措施方案。

小巴梳理後,做了一個簡單的歸類:

1.助企紓困

房租和人工,是中小企業的開支大項。

各地政策中,對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承租國有房屋,都給予了3—6月的免租金政策。

這方面,上海的政策力度最大,對承租國有房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直接免除6個月房租。同時,鼓勵商場、商務樓、產業園區等非國有房屋業主或經營管理主體,給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減免6個月房租,然後政府來補貼這些非國有房屋業主30%的免租金總額,最高300萬元。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在用人成本方面,普遍性的措施是期限內允許部分企業緩繳社保、公積金。

民營企業吸納了90%的就業。不少地區的政策提到對企業發放穩崗補貼。

比如,上海針對餐飲、零售、旅遊等困難行業,不裁員少裁員的,給予600元/人的穩崗補貼,最高300萬元。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對招收應屆生的企業給予“保崗補貼”,按照企業招收應屆生的人數,上海給予企業2000元/人的補貼,青島為1000元/人,廣東為1500元/人。

此外,政策中還提到了關於加大退稅、減稅的力度,加大政府採購支援中小企業力度,以及降低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用網成本等許多助企相關政策。

2.擴投資

國務院的一攬子政策中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加快今年已下達的3.45萬億元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並且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

換言之,讓各地政府趕緊發債、趕緊花錢搞投資帶動經濟。

各地的投資專案各有側重。比如上海提到了“舊區改造”,浙江提到了“水利專案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湖南提到了“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

3.促消費

實際上,自4月以來,各地的促消費政策就沒斷過。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該“發消費券”還是“發現金”,也一直被熱議,目前各地以發放消費券為主。

比如,5月29日,雄安發放了5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滿減紅包;5月30日,深圳市也發放了3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

促消費少不了“提振車市”。

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帶頭下發促汽車消費“大禮包”:部分30萬元以內乘用車購置稅減半。就在同一天,工信部等四部門發通知,正式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各地也紛紛出臺了提振車市的具體措施:上海新增4萬張牌照額度,純電動汽車置換補貼1萬元/輛;廣東省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實施0.3萬—1萬元/輛的購車補貼;深圳新增2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不超過1萬元/輛的補貼。

4.穩外貿

除了投資、消費,外貿這駕馬車也少不了。早在5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關於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提出了13項暢物流、保訂單、拓市場的措施。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上海、浙江、湖南等多地提出了穩外貿政策。其中,上海提出了一連串的穩外貿政策,還提到一個細節——滯港費和滯箱費。

鼓勵港口企業減免特定時期內的貨物堆存費,鼓勵航運公司減免特定時期內的滯箱費,倡導港航相關企業減免外貿進出口相關物流操作費用。

這是以往所沒有的。從2020年以來,期間貨物在港口的滯留,滯留期間的滯箱費是船公司收的,滯港費是港口收的,而這些負擔全部被壓在企業身上,這個細則的推出將為企業減輕不少負擔。

5.金融支援

國務院的一攬子政策中,就包含多條與金融相關的政策。

比如:鼓勵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住房與消費貸款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對感染新冠或隔離或因隔離失去收入的人群,也同樣享受個人住房、消費等貸款延後還款,延長貸款期間、延期還本等措施。

還包括: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援力度、繼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等政策。

各地的金融政策也都圍繞國務院的指導性政策拓展和細化。

除了以上幾大類,國務院一攬子政策還包括保基本民生、保產業鏈供應鏈、保糧食能源安全等眾多政策,小巴不再一一舉例。

接下來,我們請出兩位大頭,一位大頭從宏觀層面分析了當前政策的待完善之處,另一位則是企業代表,訴說了企業的心聲。接下來就來看看。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政策如何更加有效?

首先,對於目前經濟對政策的需求,得做出一個大致方向的判斷,究竟是需要刺激還是需要兜底?

回顧2020年,中國疫情最先平穩下來,我們以經濟刺激政策為主,也獲得了成績。但疫情至今三年,國家不易,企業不易,個人也不易,政策上一直在做金融方面的文章,本身政策就有遞減效應。我的建議是財政要多動一些,這時候更需要財政紓困的“兜底”。

其次,具體到政策中,需要考慮究竟幫誰,幫企業主還是幫僱員,怎麼幫?是直接改善他們的現金流,還是改善流動性?

從目前各地政策看,主要以幫扶企業為主,且以改善流動性為主。比如退稅、減稅、社保緩繳,金融支援如低息、延期還本金、公積金緩繳等。

但企業能享受流動性改善政策的前提是,它們還存活著,還需要融資。實際上很多企業不需要融資,甚至連主體都沒有了,這時候這些政策就沒有了抓手。

我認為從政策組合上,現在政策需要在兜底方面做文章,金融方面更多做配合和協同。

那麼,財政兜底的物件是誰?三年疫情下來,誰最需要幫助?答案是低收入群體。而目前的消費券主要還是在刺激消費上,買家電、買電子產品、買汽車,有多少是用於剛性支出?這意味著,目前的政策在幫助低收入人群方面,多多少少是有一些門檻的。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同時,幫助低收入人群還要從制度和實施環節上,進行科學論證和測算,因為幫助這類群體意味著付出沒有回報。

幫助低收入群體渡過難關,補貼也罷,現金也罷,減免也罷,帶來的收益可能不是區域性的,有可能是全域性性的,但背後的幫扶可能是區域性的。這就面臨一個問題,這筆錢由誰來出?這時就要考慮到政策的成本和效益的匹配問題。

還有一個公平性問題,無法兼顧公平的話,政策執行會很難,社會阻力也會很大。

因此,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比2020年來得更復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會無比複雜。

目前,國務院釋出了一攬子政策,從大門類、行業方向上做出方向性指導,具體到各地需要根據地方特點去細化政策,因為中國的區域特點和差別很大,這方面要在機制上給予地方一定靈活性,同時中央財政也要給地方提供必要的支援。

各地方需要結合轄域特點,系統性地出臺政策,而且一定要十分具體和細化,否則一定會影響到政策的實效。政策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一定會十分複雜,需要權衡的因素會很多,所以在推進中要做好政策的動態評估,及時糾偏。

不可忽略的是,現在很多地方政府的可用資金已經十分緊張,手上的存量資產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變現,債務融資的預算剛性又很強,所以各地政策所需的增量資金如何募集是個棘手的問題,但又必須解決。因為有些問題久拖不決,今後解決起來成本會更加巨大。

因此,我認為政策制定要以問題為導向,從問題反推出針對性的政策,從問題出發去仔細琢磨政策,還要考慮政策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甚至要考慮解決的這個問題現在還是不是問題,畢竟咱們現在的時間已經很緊張了。

*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單位意見。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上海怎麼樣才能恢復信心?我作為一個在上海生活了快20年的外地人,也作為一個開了六年公司的創業者,想寫幾條建議。

1. 釋放善意

各種輿論資訊都在說著如何更好地復工以及如何解決企業的問題,但是我真實的感受是,辦公場所告訴你“復工可以,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再提出申請”,至於以下幾點怎麼做到,有沒有可能做到,他們不關心。

這個城市的善意應該是,如果你符合標準,那麼你就可以。

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各種機構各個組織開會,明確地告訴這些部門,現在的政策不是做不到就不能怎麼樣,而是如果怎麼樣,你就可以正常。

2. 管理調整

這一次疫情因為網格化管理,居委和街道的管理身份開始浮出水面,所有的決策所有的行為都必須透過這個關口才能夠解決,同時這個環節能力的參差不齊開始顯現。

疫情期間的管理,所有組織架構都是一個準則:不犯錯,讓大量的個體做出了非常多的犧牲。

疫情結束後需要讓這樣的管理模式更好地“藏起來”。

圍繞這個關口也衍生出了新的經濟模式,關於團長關於團購,這種典型的渡口經濟,也就是雁過拔毛,什麼時候團長模式徹底消失,可能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恢復到正常。

3. 城市交底

上海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人口的樞紐。上海有沒有可能出臺一些措施讓大家放心大膽地來,生活起居和交通是否能夠提供定向保護。

解封之後也不知道未來能否出差,其他城市也彷彿驚弓之鳥這般有上海過來的一律“7+7”,這時上海是否也可以承擔起和其他城市溝通的工作?

各個城市也需要讓上海恢復到當初的那個狀態。一次商務出差就是一次實打實的經濟帶動,這一塊的需求應該得到更多的保障和給予方便。

4. 基層能力幫助

比如說很多公司開票機都在公司開不出發票,這個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現在開出的發票快遞到外地很痛苦;很多電子發票雖然很方便,但是有大量公司不認可也不方便,有沒有一個手把手教科書。

現在我們更需要底層幫助。幾乎所有企業都是死於現金流斷裂,背後的一種原因可能就是發票開不出來。

5. 感謝與懲惡

感謝被忽略的群體,從異地來支援的外賣小哥快遞員先生,他們在盡最大努力維持城市的基礎物資運轉。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也需要感謝在這裡生活的每一個人的犧牲。

另外也總有一小部分人在發著國難財,如果惡不能懲治,那麼就有人會用各種力量阻礙大家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6. 容缺性服務辦理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聽到“疫情期間配合一下”。疫情結束後,各個行政職能部門是否也需要有這樣的態度——對個體各種需求辦理能夠配合一下,對個人採取容缺性服務,允許某些內容的缺失並且給予提前辦理的服務。

7. 裝扮以及儀式感

希望上海從現在開始裝扮自己,道路的植被可以修剪了,區域性的花卉可以鋪設好,各種旗幟和展板也可以適度更新。

這樣的儀式代表著和過去告別,也代表著這個城市新的開始。

以上對上海復工的建議,對其他城市也同樣可參考借鑑。

本篇作者 | 李夢清 | 當值編輯 | 範程遠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 鄭媛眉 | 圖源 | VCG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51 字。

轉載請註明: 這輪穩經濟,比“刺激”更重要的是“兜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