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灣機埠的機手王偉。 宋梅 攝
中新網益陽6月3日電 (宋梅)“我已經連續30年在機埠過節了,每逢端午總能遇到雨季,作為澧水的防汛首點,唐家灣機埠極其重要,作為機手,我必須24小時堅守。”6月3日,洞庭湖區普降暴雨,在湖南益陽市南縣唐家灣機埠,機手王偉像往年一樣堅守在機埠,時刻關注水文動態和機組執行情況,隨時做好抗洪排澇準備。
今年52歲的王偉是唐家灣機埠的老機手,堅守機埠已有三十二載,見證了機埠由傳統排水功能到現代科學防洪排澇全功能的轉變。南縣位於洞庭湖腹地,境內河流密佈,水域面積分布較廣,易受洪澇自然災害影響,是洞庭湖區重點防汛區域。
機手王偉像往年一樣堅守在機埠。 宋梅 攝
為減輕抗洪防澇能力,南縣在全縣多個水域交匯點建立了機埠,透過及時排澇,減少防洪抗澇壓力的,在保證稻供水充足的同時,確保區域安全度汛。經過多年發展,機埠的防洪抗澇作用日益增強,機埠內部裝置也隨社會發展,逐步智慧化、視覺化、科學化。
在機埠,機手無需每時到水文站現場觀測水位,在機房透過線上專業檢測APP即可觀測到水位實時動態,到達一定水位時,會發出提醒,並給出相應科學的指令參考。同時,機房內的裝置也已實現全程智慧化,大容量的機組運轉只需手機、電腦,便能實現操控,機手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來檢修裝置執行,檢視機組運轉情況。
儘管機埠效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機手的工作量並未因此減少。洞庭湖區的主汛期從4月初到9月底,跨度超過半年,這個時段也正是雙季稻產收的關鍵期,需要透過不定期調整水量,才能較好的實現防洪抗澇、通渠排漬的雙向功能。
基層水利夫妻就地過端午節。 宋梅 攝
“由於需要常年守在機埠,我和妻子成了同事,她是單位會計‘主內’,我是機埠機手‘主外’,常年過端午都是她在家照顧一家老小,我在機埠守好。”為了兼顧家庭和事業,1987年王偉的妻子祝桂英成為單位的會計,倆人成了同事。
30多年來,倆人相互扶持,互相鼓勵。以前單位沒有食堂時,每逢節假日祝桂英都會將家裡做好的“團圓飯”送到機埠,讓王偉在機埠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其安心工作。現在單位有了食堂,孩子也去外地讀書了,祝桂英會帶上拿手菜,陪丈夫在食堂一起吃飯,共享團聚。(完)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