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編譯 賈曉靜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散,但身在倫敦、特拉維夫和紐約的許多人已逐漸放下焦慮,謀劃起如何安排這個暑假。對他們來說,疫苗的出現意味著,世界終於開始恢復正常了。
“疫苗這個現代醫學的奇蹟,對人類的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英國《每日電訊》報寫道,“隨著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人數的下降,預測者開始大膽想象,在經歷了16個月的痛苦之後,好日子將再次到來。”
然而,最近出現在印度和巴西等國家的悲慘場景,講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幾周來,在疫苗接種不及時的國家,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都出現了激增。
過去一週,印度的確診病例呈井噴式增長,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視。美國“石英”網站稱,這個人口大國正在成為全球疫情的中心:“關於不堪重負的醫院和火葬場的報道源源不斷地出現,讓世界再次清楚地意識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
“在社交媒體和電視錄影中,不時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絕望的人們在醫院外為獲得氧氣而苦苦哀求,或者在街頭為喪生的親人哭泣……”美聯社寫道,“網路上流傳著令人心碎的照片,因缺乏氧氣而垂死的病人艱難地喘息。這些畫面再次提醒我們,危機仍在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WHO)稱,發生在印度的情況是一次“毀滅式的提醒”,告訴人們新冠病毒“可能帶來什麼”。該機構的資料顯示,2019年新冠病毒首次出現至今,全球新增感染病例始終處於“最高”水平,從未減少。
《每日電訊》報援引衛生專家和經濟學家的警告稱,在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世界裡,新冠疫苗的有或無,形成了巨大的鴻溝:“在這個日益分裂的世界上,有疫苗和沒有疫苗的人群之間的差異在不斷擴大,這種‘不平等’可能讓一切變得更糟,數百萬人或將陷入‘更大的不幸’。”
專家指出,在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率較低的國家,人們可能受到一波又一波感染和死亡的衝擊,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到明年甚至更久之後。為了阻止疫情發展,一些國家可能需要再次實施封鎖措施,並承受由此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損害。
印度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執行主任韋維卡南德·傑哈教授告訴《每日電訊》報,“未來的世界可能變得非常不平等,比我們迄今看到的還要不平等得多”。“在經濟欠發達國家,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接種了疫苗,這意味著明年,這些國家可能再次面臨流行病浪潮。”
一個公認的趨勢是,全球疫苗供應的不平等將不斷惡化。目前,英國已向其近一半人口提供了至少一劑疫苗,美國40%的人口得到了接種,但全球接種的比例仍不足7%。WHO於4月下旬表示,整個非洲大陸只得到了全球2%的疫苗配給。
今年1月,印度總理莫迪宣佈印度已經“擊敗”新冠病毒,然而,在這個自稱“全球藥房”的國家,國民的疫苗接種率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石英”網站稱,印度是世界主要的疫苗製造者和出口者之一,合同義務意味著,數百萬劑性命攸關的疫苗不能留在本國,而是交付給發達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傑弗裡·岡本告訴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前全球最嚴峻的現實是那些最貧窮的國家無力應對疫情危機:“明年,(疫苗生產商)才會考慮向這些國家提供疫苗。”
在傑哈教授看來,當前的全球疫苗交付存在嚴重不平等,但長遠來看,搶購疫苗不會永遠“保護高收入國家”:“變異病毒會傳播到歐洲和北美,其中一些突變會繞過疫苗產生的抗體,所以人們仍然會受到這些突變的影響。”
“疫情下,我們應該加強合作,而不是製造更多不平等。”傑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