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8月12日晚,“跳入水中捨己救出5人,用生命完成最後託舉”的救人英雄蔣正全終於回了家。當天,他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其生前工作地陝西渭南舉行,儀式結束後,蔣正全的親屬攜其骨灰啟程返鄉,於21時30分許抵達重慶,不少群眾自發前來迎接,隊伍綿延數百米。
8月12日21時30分左右,一輛黑色汽車緩緩駛出收費站,停靠路旁,蔣正全的兒子抱著父親的遺像下車,隨後,蔣正全父母、妹妹也抱著骨灰盒下了車,向夾道迎接的群眾和政府工作人員表達感謝。群眾揮動花朵,車輛紛紛鳴笛,向英雄致敬。
此後,蔣正全一家坐上靈車,前往江津殯儀館,江津區公安局交巡警驍騎隊為其開道引路。
現場的一名江津區政府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從下午開始,就有不少市民自發來到成渝環線高速江津南下道口,他們手持黃色或白色的菊花,拉起自制的橫幅,上面寫著“迎接英雄回家”“致敬英雄,銘記英雄”“好男兒魂歸故里,真英雄浩氣長存”等。
新京報此前報道,8月8日,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二龍口水庫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輛白色轎車撞壞路邊護欄後落入水庫。事故發生後,在附近遊玩的蔣正全和工友狂奔200米,跳入水庫,搶在汽車沉沒前救出了車內的5人,但蔣正全因體力透支,沒能回到岸上,不幸遇難。參與救人的蔣正全等6人被授予見義勇為“陝西好人”稱號。閱讀全文>>>
昨天小編還在和同事討論一個問題,今年的夏天為什麼比往年更加悶熱,甚至在伏天體會到了一種在南方生活的感覺。
而在昨天,中央氣象臺釋出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今晨中央氣象臺繼續釋出高溫紅警。這是我國現行預警系統實行以來,第一次釋出國家級高溫紅色預警。在這場高溫天氣中,40℃變得常見,將其稱為一場“歷史性的高溫”也不為過。
關於這場高溫還將持續多久,南方多地的預報員給出了一致答案:至少“未來十天高溫天氣仍將持續”,局地最高氣溫可達44℃左右。從全國範圍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副熱帶高壓仍將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高溫天氣仍將持續發展或維持。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表示,今年的高溫天氣除了屢次重新整理氣溫紀錄,持續時間長也是顯著特徵,今年的高溫天氣開始時間偏早,預計結束時間偏晚。“這種特徵之後可能也會越來越顯著,這跟氣候變化背景密切相關。”
陳麗娟介紹,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今年6月以來我國出現的罕見高溫天氣,有可能成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一次高溫事件。
持續的高溫天氣,對於農業會有影響。6月13日以來,浙江東部、河南西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因高溫少雨,土壤墒情偏差。尤其是南方的經濟作物,高溫會影響其生長髮育。像江南地區的茶樹、部分水果作物如柑橘、芒果等會被烈日灼傷。針對這樣的高溫天氣,農業方面要及時進行補水作業,比如噴灌降溫。同時,把已經受到高溫影響的“壞果”及時清除掉,儘量減輕高溫乾旱對農業的不利影響。閱讀全文>>>
和這個夏天一樣火熱的,還有寵物市場。
誰家還沒有個“毛孩子”呢?現如今,不少年輕人工作壓力大,或者感覺生活中缺少溫暖的力量,養只“毛孩子”就成了他們的首選。那麼,你是貓派還是狗派?
狗是人類最好的夥伴,但近幾年來寵物貓逐漸佔領更多人的“芳心”,“貓奴”佔比已超過養狗人士。
資料顯示,我國寵物貓數量超5800萬隻。在網上某個“愛貓生活”小組,有近60萬人分享自己的養貓日常。貓是如何成為年輕人的首選寵物的?咱們用資料拆解超3000萬寵物貓“鏟屎官”背後的千億市場。
目前,我國寵物市場呈現出年輕化、寵齡低的現象。2021年,90後已成為養寵主力軍,佔比達46.3%,相比2020年提高8.2%。
養狗需要每天遛狗,而養貓則更省事省心。大學時喜愛看萌貓影片的李女士,畢業之後養了兩隻貓。對她來說,一方面養貓不用遛,養起來更加輕鬆;另一方面,養狗需要辦證,行政手續也相對複雜。
而被貓“碰瓷”成為多數人養貓的原因。撿到貓咪、喜歡和想要陪伴成為人們養貓的三大理由。
對於許多90後來說,養貓是個“相對省心”且“花費不算太高”的選擇。李女士表示,“養貓的開支其實不太大,如果不追求什麼都要最好的話,平均每個月花200元左右。”食物是“鏟屎官”們的必要開支。由於攝入量不同,每年狗的主糧和零食支出高於貓咪。此外,由於貓咪毛髮生長較為緩慢,美容修毛的開支也低於犬類。在驅蟲、體檢、疫苗等專案上,貓和狗的開銷相差不大。
不少年輕人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給寵物貓“體面生活”,不僅要讓它們吃好吃飽,更要讓它們過得舒坦。
寵物們生活用品智慧化升級。不僅有智慧餵食機、智慧飲水器,實現科學健康餵食,還有伴寵機器人陪伴貓咪度過獨處時間。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寵物智慧硬體產品銷量大漲,智慧飲水裝置年增速達到462%。
資料顯示,近3年來,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保持10%以上的速率擴容。2021年,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相比2020年增長19.9%。閱讀全文>>>
車企和經銷商曾經你儂我儂的關係似乎正在改變。最近幾個月,全球汽車市場關於經銷商變“代理制”的問題,引發了行業震動。
在現金流、定價權、利潤、消費者關係等領域,汽車企業正在和曾經的老朋友經銷商集團,相互拉扯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合作與博弈,正在汽車主機廠與汽車經銷商之間激烈地碰撞著。
漩渦的核心歐洲,大眾、梅賽德斯-賓士、寶馬、沃爾沃等品牌紛紛推出了“代理制”模式,這一模式將廠家與使用者直接連線,消費者透過廠家APP下訂單,並選擇自己認可的代理商,車企將車輛發到代理商,由代理商向用戶完成交付。
代理制是介於傳統授權4S店和品牌直營店之間的一種模式。代理商負責汽車展示、客戶邀約試駕、產品交付和售後;主機廠方面則負責車型定價、交易、調車,根據服務質量和數量向代理商支付佣金。
對於主機廠來說,代理制可以調動已經構建多年的傳統經銷商渠道網路,更加主動掌握價格、資金等要素,與消費者更加貼近,同時可以避開直營的成本壓力與管理效率。
但是對於經銷商來說,代理制可以實現輕資產、少庫存車的問題,但利潤率太低、佣金不足、權利被過度限制也是他們較為抗拒的原因之一。
在資訊化時代,價格透明瞭,車企和消費者的關係也越來越近了。過去消費者購買車輛、保養車輛,甚至維修車輛,都需要在區域範圍內的4S店內完成,企業想要推動銷量增長,就要依託4S店,4S店替主機廠完成車輛銷售和服務的最後一環。
但現在來看,隨著網際網路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資訊愈發透明,競爭也愈發激烈,經銷商區域優勢正逐漸下降,隨之導致的就是利潤越來越少。一些城市的4S店價格幾乎沒有差異,經銷商在賣車這個環節的利潤已經很難挖掘。閱讀全文>>>
透過打零工,今年7月剛滿60歲的喬伊和現年68歲的瑪麗亞實現了一邊打工一邊旅行的願望。
他們的經歷是美國諸多老年人打工的縮影。據《紐約時報》8月11日報道,在美國許多航空公司和酒店正為人工短缺而發愁之際,越來越多像喬伊和瑪麗亞這樣的老年人加入到打工的隊伍中來。
雖然老年人打工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折射出了美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不過,若要依靠老年人打工,恐無法填補美國空缺的大量崗位。
實際上,美國許多老年人在60歲、70歲乃至80多歲時仍在繼續工作的情況並不罕見,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期望在有價值的事業中發揮餘熱,有的希望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而更多的則是因為退休生活得不到保障。
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美國老年人就缺乏經濟保障。凱撒家庭基金會在2018年底的一項分析發現,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超過1500萬(即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老年人在經濟上沒有保障,他們的收入遠低於美國聯邦貧困線。
雪上加霜的是,不斷上升的物價在持續掏空美國老年人的儲蓄。據CNBC報道,美國2022年7月的通脹率為8.5%,雖然相較於6月的9.1%有所回落,但仍接近1980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彭博社報道指出,這對依賴固定收入和儲蓄的老年人造成重創。美國保險公司F&G近期釋出的一項調查顯示,50歲以上持有價值1萬美元金融資產的老年群體當中,五分之四的人擔心這些金融資產會在他們退休後縮水。在美國即將退休的人員當中,超過一半的人希望在退休後兼職以支付日常開銷。閱讀全文>>>
編輯 劉喆 設計 甲晨晨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