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中國新聞網

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的”尋夢環遊記“

記者:袁秀月 張曦

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斷告別。

畢業時,與老師告別;出行時,與親友告別。

在中文的日常語境裡,告別往往被“再見”替代,我們不願輕易一別兩寬,更期待他日再相逢。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資料圖:4月1日,民眾在河北石家莊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死離別時,我們往往手足無措,總以為這是歲月的終點。

其實不然,就像動畫片《尋夢環遊記》裡的那句經典臺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只要我們一直思念著那些逝去的生命,他們就會永遠存在。

這也就是清明節的意義。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尋夢環遊記》劇照

“外婆,我們可以永遠不分開嗎?”小時候,我常抱著我最愛的外婆發問。

外婆總會把我抱得更緊,跟我講人生在世,總有一別。年幼的我聽後大哭大鬧,要外婆拉勾,許諾永永遠遠在一起。彼時我不知道永遠是多遠,只是害怕失去親人,因為他們像是刻入生命的光,我不能接受光芒黯淡,總希望時光靜止。

外婆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走不出悲傷的情緒,我翻閱了很多書,我想知道,外婆去了哪裡?如果真的有奈何橋,她會忘了我嗎?

直到看了《尋夢環遊記》,才理解了死亡的奧義——死亡其實沒那麼可怕,過世的家人只是換一個地方繼續生活。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尋夢環遊記》劇照

電影裡,亡靈世界裡並非每個人都能出去探親,只有被人供奉照片的人才有資格。如果這個人在人世間被徹底遺忘,那他將化作金色的粉末,迎來真正的死亡。

也就是說,人有兩次死亡,一次是停止呼吸,一次是在世界上不再被人記得的時候。

中國人的清明節,就像是一場“尋夢環遊記”,我們雖然無法再觸控那些熟悉的故人,但希望透過各種方式來保持和他們的情感聯結。

有人會選擇在墓前獻花,有人會選擇端起酒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還有人選擇透過網路,寫信給另一個時空。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資料圖:長春民眾透過在“思念樹”上懸掛漂流瓶寄語的方式寄託哀思。張瑤 攝

有人寫給亡夫:“向你通報,我們的寶寶很優秀!我們的寶寶碩士終於畢業了。”

有人悼念父母:“爸爸媽媽,我現在過得很好,要是你們還在該有多好,我買車了,我們可以一起旅遊了。”

有人思念孩子:“如果你還在,現在會不會已經結婚了?你的房間還是原來那樣,一點都沒有變。”

這不僅是一個告別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療愈的過程。我們相信,只要愛在,人們就永遠不會走散。

錢鍾書和女兒錢瑗去世後,楊絳在《我們仨》裡寫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資料圖:圖為錢鍾書(左)、楊絳(右)夫婦看望著名女作家冰心。 中新社記者 陳鋼 攝

談到死亡,我們有太多的恐懼,我們總害怕失去。

其實,人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各種失去,我們會失去青春、失去朋友,也會失戀、失業、甚至失去希望。

網上常常有一個問題:如果生命還剩一天,你會做什麼?有人說會去陪伴家人,有人說會去勇敢告白……

只有在談到死亡時,我們才會去思考什麼是生活裡最重要的存在。

不是薪水,不是學歷,不是房子車子,而是我們內心最柔軟,卻又常常被忽略的存在。

就像我們總以為時間還長,不在意一朝一夕。有網友曾回憶,最後一次接到父親的電話時還在抱怨工作太忙,無法回家吃飯,沒想到這通電話竟是永別。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曾說:“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麼,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補充。”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資料圖:人們用獻花的方式悼念故人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死亡的另一個意義是映射出認真生活的重要性。

最近,國內很多高校紛紛開設的“死亡教育課”,更有大學生模擬臨終告別,同學們分別扮演逝者、逝者的親朋好友,體驗了告別儀式的全過程。

有學生說:“在扮演過程中我也真實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需要更多去陪伴我們所珍惜、所愛的人,對我來說有很大的教育意義。”也有網友從旁觀者的角度得到啟發:“生命其實特別脆弱,說不定在未來某個時間就停止呼吸了。”

在《素履之往》中,木心曾說:生命好在毫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也許好好對待死亡,也能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人雖逝,但回憶永存。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如《尋夢環遊記》裡那首歌所唱的:“雖然我身在遠方,你依然住在我的心裡。”

今天,我們悼念亡者,也要記得,珍惜當下,好好生活。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攝影:翟璐 繪圖:張艦元

編輯:高萌

責編:王珊珊

RECOMMEN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50 字。

轉載請註明: 只要記得,死亡就不是終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