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本文轉自【環球資訊+】;

阿富汗歷史已經翻開新的一頁。阿富汗塔利班明確承諾,將忘掉過去並集中精力重建國家。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阿富汗塔利班進入首都喀布林幾天後,當地許多地區的生活已經恢復正常。

此時,這個在美國20年戰爭破壞下已滿目瘡痍的國家正迫切需要國際社會伸出援手。然而,不願承認失敗的美國顯然不會讓這一切順利實現。

對阿富汗的新一輪“扼殺”

制裁阿富汗塔利班顯然是美國在戰敗後的第二招棋,而配合制裁的則是陰險的“經濟脅迫”。

在阿富汗塔利班接管喀布林當天,美國政府就為切斷塔利班的財源,迅速凍結了阿富汗中央銀行存在美國的總額近95億美元的國家外匯資產。這大約相當於阿富汗年度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一。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華盛頓郵報》報道,拜登政府凍結了阿富汗的國家資產

被凍結的不只是阿富汗自己的資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規模數千億美元的新一輪特別提款權(SDR)普遍分配方案本月23日生效。但在美國的阻撓下,阿富汗已註定無法得到自己為數不多的份額。

由於拜登政府施壓,在塔利班接管喀布林之後,IMF已表示,將阻止阿富汗動用約4.6億美元SDR緊急貨幣儲備。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在此經濟困境下,阿富汗貨幣兌美元匯率暴跌,一度創下86阿富汗尼兌換1美元的歷史新低。與此同時,阿富汗國內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飛漲,民眾生活受到嚴重衝擊。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當地時間8月25日,喀布林民眾在銀行外排隊取錢。

除了凍結阿富汗國家外匯資產和IMF緊急貨幣儲備,美國還在加緊封堵阿富汗未來的經濟出路,包括中斷對阿富汗每年大約30億美元的援助。這筆錢約佔阿富汗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

在美國的示範和壓力下,阿富汗經濟嚴重依賴的外國援助面臨“斷供”危險。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日前在新聞釋出會上稱,在美國之後,北約也暫停了對阿富汗政府的援助,“沒有轉賬,沒有任何支援”。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斯托爾滕貝格

此外,德國、瑞典、芬蘭等國也在近期同時發聲,宣佈暫停向阿富汗提供發展援助。

凍結外匯儲備、截斷援助資金,讓原本羸弱不堪的阿富汗經濟和民生遭到進一步打擊。用英國查塔姆研究所高階研究員瓦蘇基·沙斯特里的話說,“形勢非常嚴峻,阿富汗人必須為迎來更艱難的生活做好準備”。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瓦蘇基·沙斯特里

美國這樣搞了幾十年,但結果……

如果說“沒收”阿富汗資產是對阿的經濟脅迫,明示盟友對阿“斷供”是對盟友的政治脅迫,那麼這兩種手段都早已被“美式脅迫外交”用得爐火純青。

事實上,“脅迫外交”(coercive diplomacy)這個詞原本就是美國的“獨家專利”。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早在1971年,斯坦福大學教授亞歷山大·喬治就與人合著《脅迫外交的限度》一書,首次提出“脅迫外交”的概念。這本書在概括當時美國對寮國、古巴、越南的政策後解釋稱,“脅迫外交”的核心就是美國藉助其綜合實力逼迫他國按照美方要求“做出改變”。

從美國的霸權主義本性看,可以說美國是最有實力也是最有意願搞脅迫外交的國家。美國政府自己也從來不避諱使用“脅迫外交”一詞,比如曾把1994年迫使海地軍政府下臺譽為“美國脅迫外交的範例”、在2003年將追加軍費中的303億美元明確列支為開展“脅迫外交”等等。

“脅迫外交”的第一塊“試驗田”就是拉美這個“美國後院”。就拿凍結外匯儲備和阻止動用SDR來說,早在阿富汗之前,委內瑞拉就已經“領教”過了。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美聯社當時的相關報道截圖

美國不僅對拉美國家大搞“脅迫外交”,對其他國家更沒閒著。為了應對“潛在戰略對手的挑戰”,美國從敲邊鼓到硬施壓,在全球四處威逼利誘,甚至強行把自己的盟友綁上戰車。

丹麥《政治報》今年早些時候披露,美國駐丹麥使館曾要求該報說明是否使用了中國相關科技企業的電子裝置,並威脅“如果拒絕提供有關資訊或使用這些企業裝置”,美使館或將終止訂閱該報。

對這一無理要求,丹麥《政治報》斷然予以拒絕:“我們做不到,我們也不想這樣做。”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丹麥《政治報》網站報道截圖

再比如“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美國一直向德國施壓,試圖脅迫其同自己一道制裁俄羅斯。但德國最終選擇不按美國的步調行事。在德俄兩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北溪-2”專案目前已接近竣工。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對俄羅斯進行的任內最後一次訪問中,俄總統普京向默克爾獻上了鮮花。

無論美國願不願意承認,它幾十年的“脅迫外交”多數都以失敗告終。

早在2003年,美國布蘭迪斯大學教授羅伯特·阿爾特等一些學者就研究了美國自冷戰結束到2003年這12年裡的“脅迫外交”案例,並寫下《美國與脅迫外交》一書。阿爾特在書中指出,“脅迫外交”政策“失敗多於成功”。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美國與脅迫外交》書籍封面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諾德·坎特也曾親口承認,“脅迫外交”看似能夠以低廉的代價實現重大戰略目標,但其實很少有例子表明它真正有效。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阿諾德·坎特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指出的,當前阿富汗發生的事情清楚地告訴人們什麼是美國所講的規則,什麼是美國所謂的秩序。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美國可以肆意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軍事幹涉,而不必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負責;美國可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而不必徵求國際社會,哪怕是其盟國的意見;為了維護‘美國第一’,美國可以任意地抹黑、打壓、脅迫、霸凌其他國家,而不必付出任何的代價,這就是美國想要的秩序。”

記者丨王雨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56 字。

轉載請註明: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外交失敗之“脅迫”篇:屢敗屢用的“軟刀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