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國航空服務已覆蓋82.6%的脫貧地區人口

由 太史憶秋 釋出於 綜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麗梅)今天,在國新辦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交通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的釋出會上,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透過三組資料介紹了民航發展服務脫貧攻堅工作的情況。董志毅表示,我國航空服務已覆蓋82.6%的脫貧地區人口。

  第一組資料,截止到2020年,我國的頒證運輸機場達到了241個,比2012年新增58個。特別是在新增的機場中,近50%位於脫貧地區。

  第二組資料,截止到2020年,全國的航線達到了5581條,比2012年增加了3124條,增幅達到了120%。目前,能夠確保脫貧地區機場每天至少有一個航班聯通省會的區域樞紐機場,最多中轉一次可以聯通到國際的樞紐機場。

  第三組資料,截止到2020年,全國的航空人口數已經達到了3.8億,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增航空人口數達到2.1億,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市居民享受到了航空服務,脫貧地區的機場旅客吞吐量從2012年約2800萬人次增加到了2019年的7800萬人次,增幅超過170%。我國的航空服務覆蓋了全國92%的地級行政區、88%的人口和93%的經濟總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董志毅表示,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到,民航業在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了獨特優勢。一是改善了邊遠地區的交通條件。在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建設一個機場、開通一條航線就可以使地方與省會城市的通行時間縮短4-18個小時。去年12月,新疆于田機場通航,于田至北京的通行時間縮短到了5個小時,這使庫爾班大叔騎毛驢上北京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二是優化了邊遠地區的投資環境。因為有了機場,青海的花土溝實現了旅遊零突破,德令哈地區產業園入住了浙江企業,無人機物流配送的試點使四川雅江的松茸採摘時間時效提高了56%,當地居民收入比原來提高了4倍多。三是拓展了邊遠地區的致富之路。推動扶貧產品進機場、上飛機,為脫貧地區帶來直接的收益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