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6日晚,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2比48的投票結果,確認艾米·科尼·巴雷特成為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填補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後留下的空缺。作為美國曆史上第5位女性大法官,巴雷特的到來有望進一步重塑聯邦最高法院格局,使該院由保守派主導的局面持續更長時間,可能影響未來數十年的判決立場。從長期來看,如果最高法院的立場嚴重失衡,可能面臨更多裁決爭議,令本已“極化”的美國社會進一步撕裂。
△艾米·科尼·巴雷特
共和黨強推“快速確認”
參議院10月26日晚以52比48的投票結果確認巴雷特的提名,她將成為美國曆史上第115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第5位女性大法官和目前最年輕的大法官。這樣一來,最高法院將由6名保守派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保守派有望長期主導最高法院。
參議院所有民主黨人都對巴雷特的確認投了反對票,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珊·柯林斯也投了反對票,認為在如此接近11月3日大選日的情況下,倉促確認大法官人選不合時宜。但在共和黨的多數黨地位面前,他們無法阻擋這一任命。
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25日下午就以51比48票的投票結果,表決透過限制對提名案進行辯論,為26日晚進行的最後表決鋪平了道路。由於參議院共和黨人以53比47的席次佔據多數,加上沒有跡象顯示會有3名以上共和黨人“倒戈”,因此當時就已確定巴雷特將順利獲得金斯伯格去世後留下的大法官終身職位。
彭博社分析稱,在被視為美國進步女性偶像和爭取女性法律權益的先驅、自由派旗幟性人物金斯伯格去世僅38天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他在參議院的共和黨盟友就推動了對巴雷特的“快速確認”,希望她能迅速到位,避免一旦今年的大選結果像2000年那樣取決於最高法院的裁決時,法院卻陷入僵局。
當然,這也是特朗普和共和黨人在大選前讓最高法院整體“右傾”的一次良機。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喬納森·特雷認為,由巴雷特法官在持槍權和移民案件上的記錄來判斷,金斯伯格過去投票有多左,巴雷特在最高法院的投票就將有多右。
現年48歲的巴雷特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此前擔任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目前與丈夫傑西居住在印尼安納州南本德市。她的丈夫此前是一名聯邦檢察官,目前在一傢俬人公司工作。他們夫妻二人有7名子女,其中兩名領養自海地。
巴雷特曾擔任已故大法官斯卡利亞的法官助理,她曾評價斯卡利亞為當時最高法院中“最堅定的保守派”。與她的精神導師斯卡利亞一樣,巴雷特也是法學概念上的原旨主義者。原旨主義認為,法官在解釋憲法中的詞句時,需要以原作者們創立憲法時的原意出發。很多自由主義者反對這種嚴格的方式,他們強調與時俱進的重要性。
不過,在參議院聽證會期間,巴雷特試圖淡化外界對她擁有黨派或個人觀點的看法,她表示:“法官必須根據法律被書面寫下的形式,而不是以法官希望法律被書寫的形式運用法律。”她還表示,“政策決定和價值觀上的判斷”應該由選舉產生的政客做出,而非最高法院的法官們。但很少有民主黨人相信,她在最高法院工作時會偏離一貫的保守派立場。
△彭博社報道,參議院確認巴雷特成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最具爭議的提名
金斯柏格今年9月去世,特朗普隨即宣佈會在11月大選前提名新的大法官取代她的空缺,民主黨人批評稱,金斯柏格的空缺應該由大選後產生的新總統來提名填補。在這種情況下,巴雷特的“快速確認”極具爭議性,充滿了黨派對立色彩。
前總統奧巴馬2016年也曾面對類似情況: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當年2月去世,距離大選不足一年時間,他當時嘗試提名時任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首席法官加蘭德填補斯卡利亞的空缺,但遭共和黨人批評,理由正是空缺應由新任總統提名填補。
當時的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為加蘭德的提名召開聽證會,指責奧巴馬不應在總統大選年提名大法官人選,參議院最終沒有處理加蘭德的提名。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提名戈薩奇填補斯卡利亞的空缺,後者於2017年4月上任。
△《政客》的民調顯示,只有37%的人認為,應該由特朗普在大選前任命大法官
特朗普的計算
巴雷特畢業於聖母大學法學院,曾任已故保守派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卡利亞的助理。金斯伯格去世後,她是特朗普“面試”的唯一人選,被特朗普寄予厚望。
分析認為,特朗普選擇提名巴雷特,可能帶來一系列政治好處:首先,金斯伯格被視為美國進步女性“偶像”,如今特朗普又提名一名女性大法官,即便兩人立場不同,但對部分選民來說仍有意義;其次,巴雷特在墮胎、醫保、控槍、移民等一系列問題上持保守立場,深受美國社會保守派和宗教右翼人士歡迎,能夠穩固共和黨的基本盤;此外,巴雷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而天主教徒是關鍵搖擺州如賓夕法尼亞州的重要選民群體,提名她可能有助於特朗普爭取更多支援。
(央視記者 顧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