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14歲的兒子,青春期叛逆,不寫作業,厭學嚴重,父母一教育就頂嘴對峙……

作為家長,你會選擇苦口婆心的勸導,還是疾言厲色地訓斥?

前段時間,遼寧有位父親,卻給出了不同的答卷。

他說服了家人,辭職帶著兒子走遍全國,打算用陪伴和腳步,引發孩子對人生更多的體驗和思考。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這位父親的決定無疑是大膽的,但是這份苦心卻很值得動容。

其實,相比旅行本身,更可貴的,是父親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看到了孩子尖刺下的迷茫。

所以,他沒有選擇對抗,而是轉變角色,努力走進孩子的世界。

所謂叛逆期,並非孩子簡單的作對,相反,它是孩子成長中的高速發展期。

父母只有讀懂孩子的變化,理解孩子內心的湧動,才能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迎接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

叛逆,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前不久,林心如在一次採訪中感嘆,4歲的女兒海豚開始變得叛逆。

比如,為了玩玩具,她會選擇自己留在家裡,還會抗拒地對媽媽說:“走開”。

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就出現叛逆,令很多人驚訝不已。

我們常常以為,叛逆是青春期孩子才有的特徵,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個體心理學上,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叛逆。

比如兩歲的口頭禪是“我不要”;7歲開始出現和大人頂嘴、唱反調。

到了12歲左右,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的叛逆會到達一個頂峰。

然而,所有階段的表現,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特徵:孩子反抗大人的安排,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

嬰兒期時,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模糊,隨著不斷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在不斷覺醒。

於是,他們開始表達不同的主見和決定。

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交友,都不願再聽從父母的安排。

所謂叛逆,不過是孩子心智成熟的標誌,是他獨立人格的開始。

如果父母不理解這種心理,依然像對待孩子那樣事無鉅細,就很容易產生衝突。

北京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王佔郡,分享過女兒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他送女兒去上課外班,女兒坐在後座上,手裡拿著一杯咖啡在喝。

他擔心弄撒,就隨口提醒一句:放在卡座上,別把咖啡灑了。

沒想到,女兒立刻煩躁地衝他大喊:我剛想放,你就提醒我,你說我放了,到底算你的還是算我的?

王佔郡趕緊向女兒道歉,收回自己的話。

叛逆期的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似乎敏感而又矯情。

但是,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自己做主代表著自尊,代表著獨立。

而,自尊、獨立,重於一切。

父母越壓制,孩子越容易走偏

許多父母會發現,小時候乖巧的孩子,到了中學突然叛逆了。

他們無法理解,那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孩子,忽然間變得“面目全非”:疏離、尖刻、暴躁...

這個時候,父母的本能反應也許是“收緊”,比如更加嚴厲地管控孩子。

可是,自由和獨立,就是叛逆期孩子最大的主張。

父母的壓制和管束,就像在給彈簧不停施壓,最終迎來的是孩子的徹底爆發和失控。

看過一檔教育節目,13歲的女孩李卓卿令父母頭疼不已。

父母眼中,女兒一直很乖巧,成績也很優異。可到了初二,女兒突然像變了一個人。

她對學習不再用心,沉迷電視劇和網路小說。父母的教育和提醒,會讓女孩煩躁不已。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為了矯正女兒,媽媽採用強硬的對抗,比如關掉電視,收走手機。

跟在女兒身後,不斷催女兒去寫作業。

然而,隨著媽媽的訓斥和嘮叨越來越多,李卓卿的舉動也越來越激烈。

她情緒失控,摔碎了杯子,撕毀了試卷,甚至動手攻擊媽媽,直到爸爸將她拉開...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媽媽崩潰又痛心,可她沒有意識到,女兒的失控正是源於自己的步步緊逼。

孩子慢慢長大,學習不再是生活唯一的重心,她開始要求自由和尊重,渴望獨立自主的權利。

父母壓制得越狠,孩子反叛得就越厲害。

最終,父母越是阻攔的事情,孩子就偏要做。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表面上,叛逆孩子對父母的衝撞和不耐煩,是針鋒相對。

可實際上,是父母看不見孩子的內在需求,依然用嘮叨、說教、監視、甚至暴力的方式去管控孩子。

所謂叛逆,不過是孩子為了做自己,被迫選擇了對抗而已。

三個關鍵詞

幫助孩子走過叛逆期

叛逆期孩子,最大的訴求是打破父母的桎梏,努力做自己。

外界的控制和阻力越大,孩子的抵抗就會越厲害。

作為成長的必經階段,父母的應對方式,決定了孩子行為的最終走向。

理解孩子的叛逆根源,避開鋒芒,才能夠幫助孩子順利走過叛逆期。

1、肯定,允許孩子表達不同的意見

叛逆是孩子的本能,是他們擺脫父母控制的必經階段。

父母先從心理上接受孩子可能的變化,才不會因為被挑戰而失去理智。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要求自己做主,比如安排自己的生活,對諸多約束感到不滿。

一味的說教和打壓,很容易引起反感和衝突。

父母要學會放手,不要再事無鉅細的管控,允許孩子主導和嘗試。

否則,即便孩子此刻被迫服從,未來也有可能會爆發。

甚至出於報復父母的心理,為了反抗而反抗,最終誤入歧途。

2、尊重,遇到事情多商量少命令

叛逆期的孩子,自我和獨立意識很強。

一方面,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肯定;另一方面,最怕被父母當做孩子來命令。

作為父母,要學會把孩子當做平等的決策者,而不是被動的執行者。

比如,遇到問題時,注意溝通的語氣,多采用和孩子商量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命令。

否則,孩子會覺得自尊受挫,明知道父母是對的,行動上也偏要唱反調。

溫和而尊重,才是教育叛逆期孩子的正確方式。

3、陪伴,情感才是引導孩子唯一的線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李玫瑾教授說過:

這個階段,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因為,情感才是引導孩子唯一的線。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歌手白舉綱青春期時非常叛逆,不是打遊戲就是KTV唱歌喝酒。

有一次過生日,他照舊請同學吃飯,喝醉了才回來。

父親什麼都沒有說,在給他的信中寫道:

“兒子,我知道對於你來說,這也許能夠使你開心,或者這是你叛逆期發洩的方式。但是我希望,你自己不要受到傷害。”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父親的愛和陪伴,讓他在莽撞中摸索,有過迷茫,卻沒有喪失方向。

他慢慢找到了喜歡的事情,未來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如果叛逆期的孩子拒絕引導,那麼我們不妨保持觀望和陪伴。

相信只要有情感這根線,孩子最後就不會走得太偏。

如果每個青春的孩子,在要求獨立時,得到的是理解和尊重,是肯定和欣賞。

如果每個叛逆的孩子,在內心迷茫時,得到的是關注和陪伴,是溫柔和引導。

那麼,叛逆就會成為孩子成長最大的契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40 字。

轉載請註明: 叛逆其實是好的開始,父母只要做到這幾點,孩子想變差都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