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提督
1962年的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總共打了32天,卻帶給了“南亞霸主”最深的恐懼。面對不可戰勝的中國軍隊,縱橫南亞、自我感覺良好的印軍一潰千里。解放軍18軍軍長、印度人心中的“喜馬拉雅戰神”張國華中將戰後向中央彙報時,竟然感嘆自己從來沒打過這麼簡單的仗。
(注:被尊稱為“喜馬拉雅戰神”的張國華中將)
中國軍隊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用“摧枯拉朽”完美概括,解放軍單憑實力一路平推就將侵略軍打回了老家,其中最精彩、最具戰爭藝術性的就是邦迪拉戰役了。
當時是10月下旬,克節朗—達旺戰役和瓦弄戰役剛剛結束,印軍精銳第7旅、第11旅全軍覆滅,遭受重創的印軍只能收縮爪牙、舔舐傷口以圖再戰。印軍第四師沿著色拉、邦迪拉一線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利用險要的地形和充沛的火力牢牢扼住瞭解放軍南下的道路。
(注:解放軍在攻山)
這時,印軍全軍上下開始瀰漫著一股“高枕無憂”的安逸氣氛。縱觀整場戰爭,乃至印軍參加過的所有戰爭,印度軍人都似乎帶著一種與生俱來、深入骨髓的懶惰氣息,一旦感覺自己安全了,便會迅速放鬆警惕。哪怕此時的新德里已經挖起了戰壕和防空洞,處在第四師保護下的印軍居然“毫無戰爭氣氛”(第四師師長A.S.帕塔尼亞報告語)。從這一點上,就可以斷定:印度必敗,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但不論怎麼說,當時第四師的一字長蛇陣還是讓解放軍頗為頭痛。這種長蛇陣本不難破,但是在奇絕險峻的西藏地區就變得十分棘手。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經過中國偵察兵反覆勘探和藏民的熱心幫助,一字長蛇陣的弱點被發現了:貝利小道。
(注:1913年,為了協助麥克馬洪爵士劃定藏印分界線,探險家F.M.貝利上尉與勘察員摩斯赫德上尉徒步入藏,發現了這條可以直插色拉與邦迪拉的小道)
這條貝利小道就像是三國時期的子午谷一樣,可以直插印軍防線腹心,但是非常難走,根本沒有路。而且萬一印軍在小道盡頭佈置重兵,豈不是拿戰士們寶貴的生命開玩笑嗎?
正當指揮部為走不走貝利小道犯難時,一封電報讓張國華將軍下了決心:我軍偵察兵冒死潛入勘探,發現小道盡頭登班駐守印軍兵力薄弱,可以一戰而下。既然印軍鬆懈大意到如此,那我們中國人就絕不做錯失良機的諸葛亮,一個字:幹!
(注:解放軍在西藏山間行軍)
1962年11月13日,第11師組織1500餘人的奇襲部隊,兵出“子午谷”,經過6天5夜強行軍,硬是在荒涼陡峭的貝利小道趟出了一條勝利之路。18日凌晨,登班軍營迎來了遠道而來的客人,還在睡夢中的印軍稀裡糊塗的丟了性命,一字長蛇陣被截斷了。意識到危險的印軍終於慌了,緊急調動了警衛旅聯隊意圖奪回登班,但他們明顯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警衛旅聯隊在登班被中國奇襲部隊打得潰不成軍,全部逃散到深山老林中,幾周之後才有零星計程車兵在印度本土被找到。
(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印度兵)
不過,此時解放軍第55師對色拉的印軍62旅的強攻並不順利,即便是印軍主力無法增援色拉,但是憑藉地形與火力優勢,55師的幾次進攻都被打退了。關鍵時刻,還是印軍幫了中國大忙——師長帕薩尼亞感覺在登班北側的德讓宗指揮部受到威脅,遂命令62旅放棄陣地快速回援師部。本來解放軍對縮在烏龜殼子裡的62旅感到難以下手,突然發現印度人出來自尋死路,真是喜不自勝,趕忙拿出了最熱情的歡送方式——炮火和子彈為印軍餞行。激戰30分鐘後,55師輕易地將62旅打散,還一鼓作氣奔襲德讓宗,意圖將第四師師部拿下。知道大勢已去的帕薩尼亞最後還送給解放軍一個大禮包——他不顧解放軍部隊已經拿下了登班,仍舊命令手下的65旅快速南撤,導致3000多印度兵在登班的山間公路上擠作一團,被55師和11師前後夾擊包了餃子。
此時的印軍兵敗如山倒,漫山遍野都是潰兵,當然也就沒有人給還在邦迪拉的48旅發報通知德讓宗失守,所以48旅旅長古爾巴克什·辛格准將仍然派出了由2個步兵連、4輛坦克、2門山炮組成的特遣隊支援德讓宗。這支特遣隊運氣太差,正巧碰上了奔襲邦迪拉的解放軍部隊,被迅速殲滅了。不過,特遣隊還是忠於職守地給辛格准將發了“中國人來了,我們完了”的電報。
辛格准將知道大勢已去,遂命令48旅撤退。不過,由於平時在後方過得太舒服,48旅撤退的速度太慢,還是被追擊的解放軍狠狠打了一下,撤退變成潰退。
至此,色拉、登班、德讓宗、邦迪拉一線全部光復,中印邊境東段的戰鬥基本結束。不過,在這最後的最後,還有個小故事。追擊48旅的解放軍一個連由於追的太快,與大部隊脫節,當他們追擊的敵人被幹掉時,他們恍然才發現,眼前不再是一眼看不到邊的山巒、樹林、積雪,而是一片遼闊的大平原——印度本土。雖然最後中國主動停火,但是它用風林火山般的有力反擊向世界證明:我們可以打到新德里,這不是一句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