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解放軍和一座“國潮館”同框。1949年8月4日,湖南長沙和平解放;8月5日,人民解放軍進駐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6軍的部隊進入長沙城區時,途經湖南省國貨陳列館的瞬間被鏡頭定格。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46軍的部隊進入長沙,從湖南省國貨陳列館前經過(湖南省國貨陳列館供圖)。
這座有著近90年曆史的大樓位於長沙中心城區,1932年10月1日落成開業。作為百貨大樓,它陳列銷售的商品卻很“單一”——專營國貨。
它誕生的20世紀30年代,中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大量洋貨湧入國內,國內工商業遭到極大衝擊。提倡國貨,支援本國工商業發展成為民眾共識,全國各地有識之士和民族企業家奮力鼓與呼,積極行動。在湖南,留美歸來的劉廷芳負責籌建本地的國貨陳列館。
湖南省國貨陳列館採用廊柱式設計,16根圓柱並排,氣勢壯觀,廳堂寬敞,從周邊建築中“脫穎而出”。
1932年落成時的湖南省國貨陳列館(湖南省國貨陳列館供圖)。
32歲的劉廷芳作為第一任館長,在《開館宣言》中說道:“國貨陳列館,一方面負提倡國貨及指導生產者改良國貨之責;一方面又負區別國貨與外貨,而使民眾認識國貨之責。”
湖南文史研究專家陳先樞、梁小進編寫的《老照片中的長沙》一書中這樣描述:前棟一層為商場,招商承租,但一律限售國貨。二、三層則陳列全國各大城市的名產國貨和本省各地區的特產,以供參觀及為客商服務。
這座陳列館除了是當時“國潮單品”的展示和銷售的平臺,還初具當代大型商場的雛形——酒家、理髮室、圖書館等配套齊全,還有播放國產電影的影院和供遊客休憩的花園。
新中國成立後,湖南省國貨陳列館幾經更名、改建和恢復,從湖南省百貨公司中心門市部到中山路百貨大樓,不變的是經營國貨的傳統。
湖南省國貨陳列館展出的“老國貨”、包裝紙等物品(2021年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宇簫 攝
現在,來到長沙中山路的湖南省國貨陳列館,16根圓柱高聳,光彩依稀。湖南省國貨陳列館運營負責人、友阿婚慶總經理李淑華介紹,國貨陳列館的規模和設計已經不適合作為大型綜合商場來運營,而是走了一條以婚慶為主題的差異化、專業化經營路線,但是經營國貨的理念始終沒變,“它對我們來說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情懷。”
李淑華告訴記者,在國貨陳列館輝煌的歷史中,有多名各級勞模從這裡產生,這座建築所代表的愛國奉獻精神一直激勵著大家。她說:“隨著近年來國貨的興起,蘊藏在國貨裡的中華傳統文化仍在延續。”(完)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