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拜登嚴重降低了大國間戰爭威脅的門檻

拜登總統星期二參觀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時強調中俄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日益增加的威脅,並宣稱嚴重的網路襲擊可能導致與主要大國間的“真正開火交戰”。這不僅是警告,更像是對中俄發出的戰爭威脅。

眾所周知,網路攻擊的政治性質通常很難釐清,而美國又是網路攻擊IP地址最大的來源國。拜登的話嚴重降低了大國之間進行戰爭威脅的門檻,讓人擔心美國的戰爭機器在由一個極不負責任的團隊掌控。

就在星期二稍早時,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新加坡發表了一個演講,他在全方位攻擊中國之後表示,美國並不尋求對抗,他作為防長致力於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穩定的關係,包括加強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危機溝通。星期三,正在印度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新德里會見達賴的代表。

美國在對中國實施戰略性“全場緊逼”,這讓美方近來“不尋求與中國對抗”的表態顯得十分虛偽。奧斯汀的演講實際上把地區內所有國家分成了“中國”和“其他國家”,美國嘴上說不要求東盟國家選邊站隊,其實它透過拉攏和脅迫想要實現的恰是這個目標。美國當前這樣表態不過是權宜之計,因為它眼下的確不具備這一能力,中國是東盟幾乎所有國家第一大貿易伙伴。

美國的對華政策包含了最惡毒的地緣政治目標,但只要它願意至少暫時不升級為包括軍事衝突在內的戰略對撞,我們就不妨順勢而為,維護中美關係的最後底線——和平。但同時我們須放棄任何幻想,為中美關係的惡化突破底線做全面的最壞準備,確保臨危不亂,並積極積累戰略主動。

加快擴大中國經濟和市場規模是我們打破美國圍堵的關鍵著力方向。它與中國的長期改革開放政策一脈相承,只需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順理成章實現。我們現在需要加強意識的是,發展好經濟已是中國對美鬥爭的主戰場,是今後一個時期最大的政治。中國的所有縣市、所有行業事實上已經連線到對美鬥爭的大戰略上,中國的GDP每接近美國一步,就是敲響一聲美國霸權主義的喪鐘。

光是經濟遠遠不夠,中國的國防實力是對美競爭最具直接威懾力的槓桿。無論臺海還是南海博弈,中國都必須剝奪美方能夠戰勝中國的把握。我們的經濟和技術能力已經讓這個目標變得十分現實。

事實上,美軍在臺海戰勝解放軍的信心已經垮掉了,中國大陸的臺海軍事鬥爭準備對美臺產生了不斷擴大的真實威懾力。美國在南海仍試圖展現優勢,中國須全力促成該地區軍事力量對比的可信扭轉。

美國海軍的水面力量優勢會持續一段時間,中國除了奮起直追,更要加強部署在陸上但能在戰時打擊美軍南海水面大型艦隻的導彈力量。我們可以大規模擴充這一力量,一旦美國挑起南海軍事對抗,讓它在南海的所有大型艦隻同時被中國陸上導彈瞄準。

美國前高官去年在《外交》雜誌上撰文,鼓吹美國需擁有72小時消滅中國南海海軍的可信能力,威懾中國。中國需反過來形成迅速消滅美軍南海力量和附近軍事設施的可信能力,針鋒相對地威懾美軍。

這一切是迫使美國在南海保持冷靜的基礎,對塑造地區國家針對中美博弈的態度亦很重要。美國雖是世界最大軍事力量,但它在中國家門口打不過我們,這必須成為真實的區域形勢,也成為區域國家的共同預期。

中國不與美國全面軍備競賽,但在中國近海,我們需要堅決做到在軍事能力上壓倒美國。中國的國防預算只佔GDP的1.3%左右,美國是3.5%左右。中國有充足的後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在不遠的將來讓全世界都相信,中國不去世界上挑釁美國,但美國如果來臺海或南海同中國作戰,解放軍一定能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81 字。

轉載請註明: 社評:拜登嚴重降低了大國間戰爭威脅的門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