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會”的“吹牛幹部”越少越好

“啥都會”的“吹牛幹部”越少越好

日前,《半月談》報道了基層當前存在一些“啥都會”幹部,一些人形象地稱之為“黃牛幹部”“吹牛幹部”和“最牛幹部”。這些幹部表面上看起來“啥都會”,然而“有的是被動無奈,有的是主動吹噓,還有的是權力加身後的自我膨脹”——可以說,這些“啥都會”幹部,反映的是基層政治生態中一些不夠健康的問題。 

“黃牛幹部”俗稱“老黃牛”,往往乾的都是最累、最重的工作。在單位裡,他們看起來是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實際上心中難免有怨氣,有時也是敢怒不敢言。可以說,這些“黃牛”幹部實在是事出無奈,因為被動緣故才像“啥都會”的幹部。這些幹部恐怕也不是“全能”的,他們雖然很忙碌,但有時並不能保證效率。 

如果說“黃牛幹部”最多隻會導致效率低下的問題,“吹牛幹部”和“最牛幹部”則會對基層政治生態產生不容小覷的危害,滋生腐敗等問題。 

顧名思義,“吹牛幹部”就是很會給自己造勢和表功的幹部,工作上未必靠譜,但很會自我表現。有人曾這樣描述此類幹部的形象:彙報成績時當仁不讓,把計劃當成績,把“盆景”說成“森林”,將“調門高”當成“站位高”,奉行演技好就是能力強。現實中,這類幹部的身影並不少見。他們可能活躍在各個基層的政府部門,雖然工作只做了一點,但在向領導表功的時候,很會花言巧語,讓人“眼前一亮”。 

從本質上看,這類幹部已經背離了為政者的初心,他們並沒有把主要心思放在為民眾謀福祉的事業上,而是總想著怎麼給自己樹立形象,尤其是給上級領導留下正面印象。在近年媒體曝光的一些落馬官員的案例中,就時常能看到一些腐敗官員很善於自我表現。因此,這種愛吹牛的習慣若得不到糾正,就有可能演化成更加嚴重的問題。 

“最牛幹部”堪稱“吹牛幹部”的加強版,他們往往已經成為某個政府部門的負責人,手上握著不小的權力。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更加謹慎,反而產生了高人一等的心理,覺得自己是“最牛的”,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個幹部。當然,這種所謂的“最牛”不過是他們自以為是的稱號,不會有人真的因此尊敬他們,只會有一些人因為權力而諂媚他們。 

對於不同型別的“啥都會”幹部,應對方式也要因人而異。對“黃牛幹部”,要切實落實減負措施,卸下他們沉重的負擔,讓他們在真正可以發揮才能的崗位上潛心耕耘。而對於“吹牛幹部”和“最牛幹部”,則要“動真格”:不論是透過廉政教育還是工作監管,都應該讓這類幹部心存警惕,從觀念和行為上約束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份”——應該讓他們清晰地看到,追求虛名與濫用權力只會讓自己偏離正軌,只有在民眾心中獲得良好的口碑,真正為百姓謀福祉,才會得到真正的尊敬。 

僅僅因為獲得一定權力就忘乎所以的幹部,註定是走不遠的。既然選擇了在政府任職,不論是什麼背景的幹部,都應該堅守底線,恪盡職守,審慎地運用手中的權力。讓權力始終服務於民眾的事業,而不是滿足一己之利,這樣才能保證基層政治生態的清淨與健康。希望隨著媒體不斷曝光這類“啥都會”的幹部情形越來越多,這些不健康的現象越來越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25 字。

轉載請註明: “啥都會”的“吹牛幹部”越少越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