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工作取得新進展,其測年技術有重大突破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9月28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釋出會,通報了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重要進展情況。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全國考古工作有序開展,取得重要進展。“考古中國”18個在研重大專案已統籌推進,系統實施254個主動性考古發掘專案,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深入推進,實證中華文明發展歷史脈絡。1157個基本建設考古專案及時、高效開展,20個省(區、市)落實“先考古、後出讓”政策措施,基本建設考古有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關強稱,西沙海域深海考古突破2000米,上海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專案啟動,水下考古亮點突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考古大會》推動“考古熱”不斷攀升。全國71家考古機構編制數增加1500餘個,8個考古專業培訓班系統培訓219名一線考古人員,考古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工作的進展情況。專案第五階段(2020-2024)開展以來,專案組不同團隊持續圍繞遼寧建平牛河梁、陝西神木石峁、延安蘆山峁、廣漢三星堆、湖北天門石家河、沙洋城河、浙江餘杭良渚、江蘇常州寺墩等遺址開展系統的田野工作,並取得了重大進展。

 

其間,核心遺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突破。例如,山東焦家遺址發現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是目前黃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城內儲存有相對完整的居住址和規劃佈局明確的墓地。遼寧牛河梁第一地點的多座建築基址確認是由9座臺基構成的大型臺基建築群,早期發現的“女神廟”即坐落在該臺基群上。

 

同時,測年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專案組突破常規檢測方法,得以對中國文明起源階段北方石城白灰面直接進行年代測定,為確定這一類建築遺址的建造和使用年代提供了準確的資料支撐,為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程序中的北方模式奠定了可靠的年代學基礎。

 

陳星燦說,專案組使用了多種分析檢測手段,如X射線衍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和碳穩定同位素分析等技術,與碳十四測年法相結合,採用貝葉斯統計和核密度估計法對測年結果進行分析,綜合分析考古遺存年代,對重點遺址的關鍵時間節點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在神木石峁與廣漢三星堆遺址的測年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古環境研究方面,專案組進一步揭示了不同遺址所在區域的基本環境特徵及主要的環境變化過程存在顯著差異。從宏觀的角度對比審視了不同區域社會複雜化程序的同異以及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大勢,初步揭示了自然環境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此外,在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工作期間,文明起源生業經濟模式研究、手工業經濟專門化研究、文明理論綜合研究也取得重要收穫,深化了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宏大程序的認識。

 

編輯 陳靜

校對 薛京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第五階段工作取得新進展,其測年技術有重大突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