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最新裁定支援中國,但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孫立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近日,世界貿易組織(WTO)釋出中國訴美國反補貼措施世貿爭端案裁決,認定由於美方未履行世貿組織生效裁決,中方在貨物貿易領域每年可對美實施6.45億美元貿易報復。

早在2012年5月,中方就向WTO起訴美方對華太陽能面板、鋼管等產品實施的反補貼措施。雖然2015年1月WTO上訴機構和專家組報告裁定中方勝訴,但美遲遲未能糾正錯誤做法,導致2016年4月在中方要求下WTO啟動執行專家組程式,2019年10月中方向爭端解決機構申請貿易報復授權。時至今日,歷經近10年的時間,中方終於打出了一場漂亮的反補貼“阻擊戰”。此次勝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世貿最新裁定支援中國,但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WTO再次彰顯難得的正義和公正。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粹主義蔓延的背景下,美國實施貿易保護措施“上癮”,WTO等多邊國際機構主導力和影響力遭“美國獨大”削弱。此案的裁決對限制美國貿易霸凌,遏制反補貼措施濫用導致的全球“破窗效應”,重振公正、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向性作用。讓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看到,曲折中前行的國際貿易體系仍有可塑空間。WTO裁決本案,對美國歧視性反補貼措施的蓋棺定論,就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正義守護。

讓美國悉心編織的謊言不攻自破。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遏制中國經濟崛起,美國在多邊領域為中國“量身定做諸多施壓藉口”,在所謂的反補貼領域也是如此。美國長期將中國國有企業視為“公共機構”,肆意擴大反補貼範圍和幅度,誣稱“中國非市場經濟”“國企和補貼導致不公平競爭”等。以此為由,美國對華加徵高額關稅。而WTO的裁決,直接戳穿美國長期編織、屢試不爽的謊言,使其在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時缺乏依據,失去道義基礎和國際公信力。

及時為中國相關企業“止損”。雖然2012年中國就已將美國歧視性反補貼做法訴諸WTO,但美國始終置多邊規則於不顧,繼續採取相關保護措施。中國相關企業對美出口受阻、失去海外市場、競爭力受損,遭遇巨大的實際經濟損失。WTO授權中方貿易報復,不僅可增加中方在後續中美經貿互動中的叫價“砝碼”,也可幫扶相關企業儘快降低進入美國市場成本,減少經濟損失。

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一次多邊勝訴難以徹底解決美國濫用救濟措施的保護主義做法。有三重潛在風險需要警惕:

一是美國的變本加厲。被WTO強制“教育”後,美國仍不思悔改,反而猛烈回擊。1月27日,USTR發言人亞當·霍奇稱,世貿組織今天做出令人深感失望的決定,反映了上訴機構的錯誤解釋,損害世貿組織成員保護其工人和企業免受中國扭曲貿易補貼的能力。

事實上,早在2020年美國商務部出臺《關於反補貼利益及專向性規定的修訂》,賦予美國針對匯率問題採取反補貼措施的權利;2021年4月美國國會發起《消除全球市場扭曲以保護美國就業法案》,醞釀在更廣領域、針對包括跨國補貼在內的更多企業實施反補貼措施。這意味著美國或在反補貼措施上繼續“做文章”,難以真正收斂。

二是國際經貿秩序失調。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已經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最大破壞者,以上訴機構法官任命為“砝碼”迫使WTO進行符合美國利益的改革。此次裁決,再次觸碰到了美國的敏感神經。

USTR稱,今天的決定強調了改革世貿組織規則和爭端解決的必要性,這些規則被用來保護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做法,破壞公平、市場化的競爭。《巴倫週刊》指出,WTO做出當前裁決正值拜登政府與WTO廣泛接觸對話,以改革多邊貿易機構之際。此舉或激發美國主導國際反補貼新規建立、加速改革WTO機構。而以美國意志為轉移、缺乏代表性的多邊機構改革必然引發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不滿,加劇國際貿易體系失序。

三是中美經貿關係再生波瀾。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階研究員查德·鮑恩表示,如果中國選擇實施WTO授予的報復性關稅,將“打破中美間脆弱的貿易休戰狀態,重新引發中美貿易戰和關稅升級風險”。但是,中方更不會在自身權益受損的情況下無動於衷。因此,美國不思悔改、一意孤行必將引發中美新的經貿緊張,不僅雙邊利益受損,也會給疫情下全球經濟艱難復甦帶來極大的風險和衝擊。

由此可見,解決問題的關鍵和主動仍在美方。希望其懸崖勒馬,遵守WTO裁決結果,放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與中國在內的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一道,推動WTO朝正確的方向進行必要改革,增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71 字。

轉載請註明: 世貿最新裁定支援中國,但潛在風險仍需警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