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九二共識”達成30週年,學者:未來應構建兩岸經濟融合新平臺

由 公羊淑軍 釋出於 綜合

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30週年,兩岸關係卻面臨嚴峻而複雜的局面,臺灣民進黨當局從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發展至否認其存在。如何打破當前政治困局?

 

8月30日,“九二共識”3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來自兩岸政策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60餘人參會研討。

 

其間,臺灣經濟資深專家、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教授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提出,30年前達成的“九二共識”,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基石,兩岸貿易額已從1992年的74.1億美元增至去年創紀錄的3283.4億美元。同時,臺灣對大陸累計投資規模佔臺灣對島外累計投資總額的70%-80%。

 

曹小衡認為,民進黨當局否認“九二共識”,並未扭轉兩岸經貿合作愈益緊密的大趨勢。他建議,未來應構築兩岸間的經濟融合新平臺,透過民間推動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發展,助推兩岸關係衝破當前複雜局面。

 

福建平潭,平潭海峽公路鐵路大橋。作為大陸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以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為目標。王東明 攝/IC photo


新京報:“九二共識”達成30週年,兩岸關係卻遭遇“寒潮”,你認為當前困局有解嗎?

 

曹小衡:我提供一組數字:1992年,兩岸貿易額是74.1億美元,次年翻番。到去年,兩岸貿易額已達創紀錄的3283.4億美元。根據臺灣方面研究,臺灣對大陸投資累計達2000億-3000億美元規模,佔臺灣對島外累計投資總額的70%-80%。這得益於大陸在經濟方面的改革開放,也得益於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已經達成30週年了,現在兩岸關係碰到一些問題,但我相信,隨著大陸經濟進一步改革開放,一些困難我們是能夠克服的。

 

新京報:如何理解兩岸政治與經貿的關係?

 

曹小衡:“九二共識”奠定了兩岸經濟合作的基礎。隨著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兩岸經濟關係性質明確,即兩岸經貿交流屬於中國主體同其單獨關稅區(臺灣)之間的經貿交流,納入對外經貿管理體系進行管理。隨著兩岸經濟合作的發展,兩岸經濟關係開始走向規範化軌道,兩岸經濟合作逐漸制度化。

 

新京報:也就是說,“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共識推動了經濟合作。你認為,持續擴大的經貿合作會讓兩岸的政治“寒潮”也熱起來?

 

曹小衡:按照商務部、中國海關提供的資料,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累計總量是2萬億美元。臺灣有關機構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是42%左右。這些資料都表明,兩岸的經濟聯絡非常密切。更重要的是,目前兩岸經貿往來的格局主要是在2010年到2016年間構造出來的。它在規範、有效地運作著,想要阻擋它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一背景下,只要我們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維持兩岸經貿緊密合作的趨勢,同時由兩岸的有識之士盡最大努力去修復和維護“九二共識”,我們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難。畢竟,今天的中國跟30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可以說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21年2月21日,福建連城,春節假期過後,多家臺資棒球用品生產企業裡的工人們正忙於趕工生產棒球系列產品。張斌 攝/IC photo


新京報:當前,兩岸經濟合作方面有什麼特點?

 

曹小衡: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變局主因有二,其一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崛起。2021年,僅中國大陸的GDP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就超過18%,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約為25%;其二是科學技術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使人類的地理空間與時空限制被打破,國際分工、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等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市場。上述這兩大態勢彼此影響、互為因果,形成多極格局取代單級強權格局,已勢成必然。百年變局對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是挑戰也是機遇。當前,中國大陸經濟已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經濟正由“重視數量”轉向“提升質量”,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升級”,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對兩岸經濟合作而言更多是機遇。兩岸企業也有更多機會攜手突破,由“趕超型”企業蛻變為“領跑型”企業。

 

海峽兩岸的經濟聯絡、生產網路、要素流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密切,兩岸經濟主體愈來愈被視為各自生產經營網路中的一個節點,這一特點又決定了兩岸需進一步攜手。

 

新京報:你對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有什麼建議?

 

曹小衡: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及合作的深化,除了需要加強在高階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人才創新創業、更高層次的產業鏈等方面的力道外,還需要有一個新的、更高的平臺,使兩岸在合作的內容、模式、路徑上能不斷創新。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兩岸經濟合作深化的新平臺將落腳於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不僅有助於兩岸經濟合作的要素流動障礙降低,形成兩岸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更是臺商臺企參與中華民族經濟復興程序、與祖國大陸一起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力量的重要平合。

 

此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也有機會成為兩岸業界攜手走向國際的新模式,是臺商臺企在適當時候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參與有關遊戲規則制定、參與危機防範機制建立、參與區域經濟結構重構的重要路徑。

 

2021年12月13日,江蘇海安,高新區臺商產業園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趕製供應國內外市場的鋰電池產品。圖/IC photo


新京報:針對打破當前政治上的困局,你有什麼看法?

 

曹小衡:面對當前兩岸關係的複雜局面,推進兩岸經貿發展的主導力量在兩岸民間。

 

未來若干年,兩岸民間經濟合作將在以下三方面著力:在區域層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打造臺商投資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新區、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等對臺合作平臺,深化廈門對臺合作支點建設。鼓勵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臺資企業聚集區發揮優勢,支援合資企業轉型升級,引導其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

 

在產業層面,在強化製造業合作的同時關注服務業,特別是推動兩岸金融合作,支援兩岸資本市場開展多層次合作。2009年以來,兩岸簽署了《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和包括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三項金融監理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標誌著兩岸金融合作步入實質性發展新階段。從資本市場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臺灣地區已建立起較為完善、成熟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兩岸在資本市場中的主機板市場、場外市場、升降轉板、資本監管等領域存在很多的合作機會,兩岸可以透過全方位的合作在資本市場上達成優勢互補、獲得雙贏。

 

在企業層面,推動兩岸企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鼓勵兩岸企業相互持股、合作創新、共創品牌、共拓市場,催生一批新的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中華企業,持續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

 

【名詞解釋】

 

“九二共識”

 

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受權就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事宜進行協商。經過當年10月香港會談及其後一系列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共識,後來被概括為“九二共識”。其核心意涵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從而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