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家裡有娃,老母親除了要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還要隨時應對孩子比天氣變化還快的情緒。你看著這會兒正玩得開心,哪曾想下一秒就烏雲密佈,開始生氣、發脾氣、大哭大鬧。唉,誰家還沒個“愛作妖”的娃呢!一般這個時候,媽媽開始都是耐心安慰,但隨著孩子哭得越來越兇,媽媽的耐心也消耗殆盡,最終也忍不住向孩子發脾氣。十有八九的媽媽都是在和孩子發完脾氣又後悔了,但是下一次又會如此,陷入惡性迴圈中。那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好的處理方式呢?家長切忌“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為何孩子都喜歡發脾氣?

媽媽們經常想不通“就那麼大點的事,他怎麼就生氣了?”、“動不動就發脾氣,是心理有問題嗎?”其實媽媽們多慮了,孩子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隨著孩子的發育長大,慢慢有了“自我意識”。當孩子的行為受到限制,或者是意志和他人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孩子就會很激動,甚至情緒崩潰。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受語言發育以及情緒表達的影響,還不能準確說出他的感受,所以就會透過發脾氣、哭鬧的方式來表達。

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孩子發脾氣要如何處理?

1. 保持鎮靜

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也會受到感染。從而說出一些難聽的話,或者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切記,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首先要保持鎮靜。如果是在家裡,你可以帶孩子離開發脾氣的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平復下情緒。如果是在外面,家長可以抱抱孩子,用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講話,儘量讓孩子安靜下來。

2. 不要講道理

有些家長喜歡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講道理,企圖讓孩子聽懂道理,然後停止生氣。事實卻是,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的那些道理他根本就聽不進去。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他,情緒變得更激動。

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3. 引導孩子認識情緒

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孩子發脾氣,十有八九是不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家長來引導了。比如媽媽可以抱著孩子說“你搭了好幾次積木都沒有成功,是不是有點著急,想要快點把它搭好呢?”家長在平時也可以給孩子傳遞“難過”、“傷心”等表達情緒的詞彙,這樣孩子下次出現這種情況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發脾氣。

4. 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情緒的正確表達是很重要的,一個能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情商一定低不了。同樣還是搭積木這個例子,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搭了幾次都搭不好,可以先找找原因,是哪裡出問題了。如果還是不行的話,可以叫媽媽幫忙,咱們一起想辦法。”我常常跟孩子講“遇到任何事情,我們先去想辦法。自己沒有辦法,找大人幫忙,生氣、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孩子發脾氣要不要冷處理?

有些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選擇冷處理,覺得孩子自己“作”一會兒,沒人理他慢慢也就好了。從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來講,是不建議這樣做的。因為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其實還是想要得到家人的關注的,如果家長選擇了冷處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受重視的,會失落,也不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但是具體也要看家長和孩子平時的相處模式。

我平時教導孩子“在我們心情不好,發脾氣的時候自己先冷靜,等心情平復了再說話。”像昨天,淘淘自己玩的不開心過來就向我的頭拍打了幾下。我當時也很生氣,但是什麼也沒說,繼續做自己的事。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走到另一邊。過了一會兒,淘淘走到我身邊說“我們聊聊剛剛發生的事情吧。”我明知故問“什麼事?”“就是我打你頭的事。”然後我們把事情說開了,孩子向我道歉,我表示原諒,最後一個擁抱化解了所有的不愉快。

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淘媽說:其實我覺得,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我們大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發脾氣,何況是幾歲的孩子。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自己先保持冷靜,不要以發脾氣“回擊”。教孩子認識情緒,正確表達情緒,相信孩子也會表現越來越好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1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發脾氣,家長別“以牙還牙”,這幾招更管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