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蘇伊士運河

外媒眼中的蘇伊士運河

這次擱淺事故的主角“長賜”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之一。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綜合編譯 袁 野

19世紀,150萬名勞工經過10年努力建成了蘇伊士運河。2021年,一艘巨輪僅用幾分鐘就把它堵得嚴嚴實實。整個世界的海上貿易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自1869年開通以來,這條193公里長的人工水道一直是地緣政治衝突的潛在爆發點。以下外媒的報道有助於人們理解這條運河舉足輕重的地位。

蘇伊士運河在哪裡

運河透過紅海邊的埃及城市蘇伊士連線到地中海邊的塞得港。它使歐洲和亞洲間的航運更加便捷,船隻無需繞行非洲最南端,航行時間由此縮短了幾天甚至幾周。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蘇伊士運河是最長的無船閘運河,連線著不同海拔的水域。由於沒有船閘,船隻從一端到另一端的航行時間平均約為13到15個小時。

是誰於何時修建

BBC稱,早在19世紀中葉埃及被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法國投資者就開始構想這條運河。施工於1859年年初在塞得港開始,工程歷時10年,總共動員了150萬名工人。

運營該航道的政府機構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稱,當時,每10個月就有兩萬名農民被徵召參與工程建設,“勞動強度大、痛苦,報酬微薄”,許多人死於疾病。

運河建設工程進展緩慢,最終造價約為最初預計的5000萬美元的兩倍。

哪個國家控制著運河

英國《衛報》稱,英國自運河建成後長期控制著這條交通大動脈。經過多年的談判,英國於1956年撤走軍隊,埃及隨後將運河國有化,引來了以色列、英國和法國的聯合入侵。

這場危機導致運河短暫關閉。1957年年初,在聯合國監督下,各方達成協議。聯合國首次向該地區派出維和部隊,危機結束。這一結局被視為埃及的勝利。

運河是否曾被關閉

《衛報》稱,埃及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關閉運河近10年,當時,該水道成為以色列和埃及對壘的前線。14艘貨船困在運河中無法脫身,後來被稱為“黃色艦隊”。1975年,運河重新開放。

自那之後,運河曾因意外數度關閉。2004年一艘俄羅斯油輪擱淺,運河關閉了3天。日本和新加坡各有一艘貨輪發生過類似事故,但都在幾個小時內得到解決。

運河裡能走多大的船

BBC稱,擱淺的“長賜”號由中國臺灣的長榮海運集團運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之一,長度與紐約帝國大廈的高度差不多。19世紀運河剛開通時,世界上根本沒有這麼大的船。

由於船越造越大,蘇伊士運河的水道多次拓寬和加深,最近一次是6年前,耗資超過80億美元。

什麼原因導致擱淺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長賜”號發生事故時周邊能見度不佳,還颳著強風。船上堆積如山的集裝箱像帆一樣,據信是這種作用把船推離航道,導致船頭撞進河堤。

“長賜”號的船東將面臨數百萬美元的索賠和緊急救助服務費用。埃及急於重開運河。2020年,埃及透過收取“過河費”獲得了56.1億美元的收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45 字。

轉載請註明: 外媒眼中的蘇伊士運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