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視覺: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嗎? 2015.12.15日

  1 / 23入冬之後,北京的氣溫很快降到零下,中關村創業大街上也吹起資本的寒風,給幾個月前的瘋狂降了降溫。冰冷的現實給夢想帶來絲絲寒意,但仍有創業者循著咖啡的香味來到這裡追尋創業夢。攝影:鄒璧宇

  2 / 23這條步行街位於中關村西區核心位置,北臨北四環,西靠蘇州街,全長220米,前身名為海淀圖書城步行街。曾經,這裡彙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書刊,卻因網際網路逐漸沒落。2014年6月12日,中關村海淀圖書城步行街正式更名為創業大街,一批創業服務機構逐漸落戶於此。

  3 / 23經過近一年的改造升級,2015年初,創業大街已初具規模。截至今年6月,創業大街上共擁有創業服務機構37家,累計孵化創業團隊600個,其中350個團隊獲得融資。2015年底,科技部公佈了首批眾創空間名單,27個北京的眾創空間大部分集中在中關村創業大街。

  4 / 232015年4月,創業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館內正在舉辦路演,來此聽演說的觀眾反應不一。這段日子,路演幾乎每天都有,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根據經常泡咖啡館的創業者回憶,創業大街剛剛火起來的時,特別是3、4月份,經常能碰到投資人,也遇到過“煤老闆”跑來大街上找專案。

  5 / 232015年5月7日,一名創業者在創業大街上拍到了來訪的李克強總理。他很後悔,沒請人幫他拍一張與總理握手的照片。當日上午10時許,李克強總理現身中關村創業大街,與創業者交談。標誌著中關村創業大街作為全國創業創新示範街區的地位正式確立。


  6 / 23創業大街的口號也從“與投資人喝咖啡”,升級為“創業者與總理喝咖啡聊創業”。5月的創業大街熱火朝天,社會關注度達到頂峰,相關的新聞充斥著網路空間。這條220米長的創業大街上承載了越來越多人的淘金夢,許多人已下意識把創業大街掛上了“全民創業”的標籤。

  7 / 232015年5月,創業大街一咖啡館外,創業者們圍著一位央視創業欄目的女主持人發名片或推廣專案。除了洶湧而來的創業者,和前來觀摩品嚐“總理咖啡”的遊客外,社會名流與企業家也經常出沒於此。此時的創業大街就像一個視窗,展示北京,甚至中國的創業實力。

  8 / 23今年5月,在車庫咖啡3週年聚會上,創業者胡良彩介紹他的團隊與一款智慧雲暖氣的產品。透過WiFi將一臺暖器與移動裝置連線,實現遠端操作。該產品發起過眾籌,1889位支持者中有1648位支援了1元。一晃半年過去,“因為3C認證沒拿到,到現在產品都不能銷售。”胡良彩有點懊惱。

  9 / 23阿華(左)來自吉林。白天,他在免費提供咖啡的創業空間檢視留言板尋找機會,晚上在一家超市打工。單位提供住宿為他節省了不少花銷。阿華說,家人並不知道自己來中關村創業大街尋找機會,學習創業。雖然老家有穩定工作,但他並不想按部就班地過日子,所以來此尋求突破。

  10 / 23除了創業者,許多淘金者也雲集創業大街。齊律師一個人坐在創業大街的一個會議室內,觀察著四周,他最擅長操作經濟糾紛案。“最近創業的風潮漸猛,便來參觀一下。”齊律師坦言,“隨著創業公司越來越多,市場對法律顧問的需求也會增加。”


  11 / 23白天,車庫咖啡館內坐滿了開啟筆記本和電腦的創業者,到了晚上,這裡提供沙發給創業者過夜。只要30元,咖啡館就允許創業者在這裡住下來。睡覺前,創業者將牙刷、潔具和飯盒擺放在窗臺上。

  12 / 23凌晨1點左右,“道長”譚思哲在車庫咖啡的電腦面前入睡。31歲的譚思哲2014年從湖南偏遠鄉村徒步來京,希望找一個“能夠容納夢想的地方”。他找到一份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月薪2萬元,他就用工資研發產品。2015年底,他離開車庫,搬到了雷軍投資的YOU+創業公寓。

  13 / 23深夜裡,不到30歲的劉常福坐在電腦面前上網 。劉常福來自山東農村,只是在深圳幹過兩年與電腦硬體有關的工作,回到家鄉待不住又跑來北京。“還談不上創業,現在就是來學習一些經驗。”劉常福說,“在老家想幹個什麼都要憑關係,所以來北京,這裡的競爭環境相對公平。”

  14 / 23這是劉常福在圓明園附近的合租屋,這個單間是另一個創業者臨時離京讓給他暫住的。他平日大多是在咖啡館過夜。到2015年末見,劉常福在咖啡館從事服務工作已經有些日子了。“踏踏實實在北京待了一年,在創業大街的學習機會與見識的人和事都比我老家豐富很多。”劉常福說。

  15 / 23羅先琪的專案成功獲得一筆閃投資金,終於可以在中關村租一件辦公室辦公。但羅先琪加班到晚上之後,會去中關村附近的一家洗浴中心住。“洗澡加過夜只需要68,第二天還能很便捷的到達辦公室,”羅先琪說,“我在昌平租了房,但是從家到公司單程快2個小時,太耽誤時間。”


  16 / 23羅先琪辦公室的窗外就是中關村的寫字大樓。有了辦公室,羅先琪與團隊不再需要忍受創業大街喧囂的環境。到2015年底,羅先琪從洗浴中心的床位搬到了YOU+創業公寓,辦公室卻從中關村又搬到了附近蘇州街的一小區內。

  17 / 23白惠澤創立了一個為年輕人發起週末有趣活動的平臺,名聲日益漸漲。在一次他舉辦的內部聚會上,有朋友提供了場地,有食品行業的創業者提供了食物與茶酒,飯後的娛樂活動也有人提供新奇的玩具,這樣的聚會讓年輕的創業者們互相熟悉,來參加的人也希望尋找各自的機會。

  18 / 23白惠澤入住了中關村36氪孵化器,3個月內便找到了投資。隨後他帶領著團隊搬到雍和宮附近的一處衚衕裡,並費心裝修了一番。“不喜歡創業大街的浮躁,而我的創業專案最初就是從衚衕開始的。”白惠澤說。2015年底,白惠澤的專案蒸蒸日上:“未來我們計劃拓展到其他一、二線城市中。”

  19 / 23 50歲上下的陳邯平與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坐在車庫咖啡提供的電腦前忙各自的事情。陳邯平從邯鄲來到北京,希望用自己從事服裝零售業工作的經驗在電商領域有所作為。陳邯平的年紀在創業者中算偏大的,但他相信自己擁有比年輕人豐富得多的經驗。

  20 / 23晚上7點,陳邯平坐上公交車,前往約定地點,開始他的代駕工作。白天的時候,陳邯平在車庫咖啡館辦公,晚上則從事代駕的工作,掙些錢補貼在北京的開銷。2015年年底再次開啟陳邯平準備進軍電商領域的網站,網站在,但幾乎停止了更新,車庫咖啡裡也沒了他的身影。

  21 / 23北京的深冬,氣溫降至0℃以下,創業大街也逐漸冷清下來,資本寒冬對創業大街的衝擊顯而易見。12月初,車庫咖啡主持了一場創業對話,一名創業者上臺介紹自己的專案與想法,但並沒有太對人對這個專案感興趣。在創業大街待得久的人表示,投資人現在花錢日趨謹慎。

  22 / 23一個來訪者獨自坐在一間平日用來路演的會議室玩手機。即使已經進入資本的冬季,但這裡仍然是全國創業者的“延安”。過去兩年,每天都有專案獲得融資,也有終止倒閉的,但創業團隊的數量在持續上升。喧囂之後的創業大街顯得務實許多,在這裡堅守更需要的是毅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09 字。

轉載請註明: 有溫度的視覺: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嗎? 2015.12.15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