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作者:風千里

2019516日,遼寧旅順海軍基地內,原隸屬於北部戰區海軍的4051型驅逐艦“大連”,“開封”,“遵義”和“桂林”號四艦,安靜地停靠在軍港內,艦上懸掛滿旗,顯得莊嚴肅穆。不久,4艦艦艉的海軍旗同時降下,岸上的海軍官兵列隊向這4艘守衛祖國海疆超過30年的老軍艦致以最後的敬意。
一次性退役4艘軍艦,在新中國海軍歷史上實屬罕見,而曾經陣容龐大的051家族,如今也只剩下南部戰區海軍驅逐艦2支隊的“湛江”和“珠海”二艦還在堅守崗位了。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2019516日,北部戰區海軍的四艘051型驅逐艦退役】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畫家何岸於80年代創造的油畫作品西沙之晨,背景正式舷號165051型湛江艦。051型的身影,構成了那個年代國人對海軍艦艇最直觀的印象】
故事還要從上世紀60年代說起。在建國之初,我國的海上力量極為薄弱,依靠有限的軍艦修造能力和從蔣軍接手的一批美製日製老舊軍艦,新中國海軍隊伍逐步成型。隨後,我國從蘇聯花費重金購買了4艘鞍山級驅逐艦,並從蘇聯全套引進了“里加”級護衛艦的生產圖紙與技術,研製出我們第一代護衛艦。隨著新生力量地不斷加入,我軍的驅護艦隊伍漸具規模,但隨著我國海防局勢的不斷變化以及國外海軍技術與理念的不斷更新,這些代表40年代水平的軍艦顯然已經難當大任,海軍部隊急切需要一型噸位大,續航遠,且同時具備防空,反艦與反潛作戰能力的多用途驅逐艦。

【剛剛移交給人民海軍的4艘鞍山級驅逐艦,此時艦上的主戰武器依舊是火炮與魚雷】

早在1957年,根據中蘇條約,我國就引進了蘇制56型“科特林”級魚雷驅逐艦的全套圖紙以及其裝載的TB-8型蒸汽輪機組實物,原計劃由一機部(即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設計院牽頭,在56型的基礎上研製我國首艘導彈驅逐艦。該計劃被命名為“017”專案,到1960年,新艦的設計圖紙已經初步完成,正在準備交付上級部門進一步討論時,中蘇關係全面破裂,加上困難時期的破壞,整個017專案停擺,僅剩下蒸汽輪機與艦用合金鋼的研製計劃還在艱難維持。

直到1965年,我國全面啟動“東風-5”型洲際導彈的研製工作,由於該型導彈計劃向8000公里外的南太平洋發射,需要出動測量船開赴太平洋對彈頭濺落點進行資料監測與打撈,而這種大張旗鼓的遠海行動怎麼能少了航程遠,航速快,且裝備反艦導彈的導彈驅逐艦充當護航力量。環顧我國當時的海上主力戰艦,竟無一艘可以發射反艦導彈,服役中的成都級護衛艦與被譽為“四大金剛”的鞍山級驅逐艦此時還沒有經過現代化改裝,還在使用火炮和魚雷作為主戰武器,於是被束之高閣的017專案又重新啟動。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蘇聯56科特林級驅逐艦二檢視】
1966年,當時的第六機械工業部(即六機部)正式下達了自行研製國產導彈驅逐艦的命令,基於017專案取得的科研成果,新的研製專案代號051。這個重任落在了當時擁有豐富研究經驗的大連造船廠和武漢701所,701所負責艦船總體設計,由總設計師李復禮與副總設計師潘鏡芙負責。根據六機部的研製要求,新型051艦在未來主要擔負遠洋編隊護航、掩護核動力或常規潛艇透過外海島鏈區,以及在洲際導彈試驗海域外警戒等任務,為此需要051艦具有續航力強、速度快、穩定性好等特點,在具備強大反艦功能外,兼具一定的防空能力。
限於當時國外先進技術對中國的封鎖,701所的研製方案中,051艦所有材料、輪機裝置,電子系統和武器裝備都必須全面立足於國內,這對於當時國內的軍工科研水平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好在中央對051專案極為重視,701所接收設計任務後,國內十餘個部委,上百家工廠與科研單位都參與了進來,701所得設計工作進展迅速,到1966年底,已經完成了所有圖紙設計和模型耐波測試,交付大連造船廠進行試製建造。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051型導彈驅逐艦二檢視】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051型副總設計師潘鏡芙(左)】
新艦的研製工作可謂命運多舛,先是中蘇關係破裂導致被擱置,在大連造船廠接手701所的設計指標與圖紙時,又遇到了工廠缺乏建造驅逐艦經驗的問題,大連方面還要專門派遣技術人員分別前往武漢701所、裝置配套工廠和海軍院校熟悉設計工藝資料,學習艦上操作指揮系統與主輔機系統。在一系列細緻入微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後,到1968年底,051型首艦終於在大連造船廠的船塢中正式開工。
恰在此時,特殊年代的高峰破壞,對工廠的建設又造成了極大干擾。在施工整整一年後,船體終於正式合攏,但艦船核心單元如主機、鍋爐等裝置卻因生產進度緩慢遲遲未到貨,時間不等人,大連造船廠只得採用先組裝主甲板,完成艦體建造,預留吊裝口後帶裝置到齊後再進行核心部件的加裝工作。
就這樣,到了1970年的730日,051型驅逐艦首艦“濟南”號終於趕在了八一建軍節前夕順利下水,隨後到了當年年末才終於開始海試。由於很大裝置和作戰裝備因研製進度緩慢而未安裝,此時的“濟南”艦到處都是用於補裝的吊裝口,原本計劃裝備的海鷹-1號還沒有完成艦上測試,指揮與電子系統的安裝位置更是空空如也,好在該艦船體質量過硬,在幾個月時間裡順利通過了16次海試,並通過了國家驗收。到1971年的最後一天,濟南艦計劃中的所有艦上系統全部到位並完成安裝測試,終於交付給北海艦隊使用。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即將下水的051型首艦濟南號,此時它的舷號還是223

70年代的濟南號,此時舷號已改為105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197882日,鄧小平登上濟南艦視察】
70年代初的北海艦隊,主力艦隻還是50年代購買的4艘“鞍山”級驅逐艦,並且尚未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這點家底讓肩負恭維京津重任的北海艦隊時常有力不從心之感,而濟南艦的入列讓這一情況得到了極大改觀。相比較鞍山級只有1675噸的標準排水量,濟南艦標準排水量達3250噸,全長132米,比鞍山級大了一圈,而且兩臺動力強勁的453型蒸汽輪機使其具有36節的最大航速(相比之下鞍山級只有32節,因為航速快,加速效能優異,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051型被海外媒體戲稱為“導彈驅逐艇”)。
最讓官兵們印象深刻的是艦舯部安裝的兩具三聯裝反艦導彈發射架,配備6枚海鷹-1號艦艦導彈,相比較為東海與南海艦隊的6601型裝備的上游-1號導彈,海鷹-1號無論是飛行時速、射程還是射擊精度、抗干擾能力都有了顯著提升,而海鷹-1號的戰鬥部重達500kg,足以摧毀當時世界上任何一艘萬噸級的巡洋艦,這讓北海艦隊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現代反艦能力。而新研發的雙管130毫米大口徑半自動裝填艦炮,也賦予了該艦冠絕全軍的對海攻擊能力。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051型裝備的130毫米雙聯主炮擁有較強的對海攻擊火力】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正在進行海鷹-1導彈吊裝作業的南寧艦】
濟南艦一入役就立刻得到了北海艦隊官兵們的好評,加上當時三大艦隊對導彈驅逐艦需求量極大,上級部門的訂單如雪片一樣飛來。在完成設計定型後,大連造船廠就開始騰出船臺,開足馬力生產051艦,還聯合上海中華造船廠和廣州造成廠一同加入這場造艦浪潮中,以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到1972年,大連造船廠建造的另外兩艘051初期型驅逐艦“西安”(舷號105)和“銀川”艦(舷號107)先後下水,他們與濟南艦一起成為北海艦隊的新銳力量,並且在1980年東風-5型洲際導彈的試射時,三艦全部參與並完成了為測量船護航的艱鉅任務,在航程萬里的護航任務中,051型表現出優越的穩定性和適航能力,證明其達到了當初既定的設計要求。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試射海鷹-1導彈的西寧艦】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拆除尾主炮塔,加裝直升機機庫與甲板的濟南艦】
不過進入80年代,表現優異的051型已經顯得有些落後了,基於蘇制56型驅逐艦的設計,051型雖然能夠滿足60年代提出的護航與作戰要求,但落後的指揮系統與電子裝置讓在80年代後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海戰中變得無所適從,701所對051型長達20餘年的一系列改進計劃就此開始。最先實施的改進方案是051D型,相比於初期型號,該改型在動力裝置上改進了鍋爐進氣口,提高了進氣量,加強了主機的工作效率。同時換裝海鷹-1甲型導彈,控制精度和抗干擾能力進一步提升,射程接近100公里,具備了超視距攻擊能力,此外原有的61式雙聯51毫米副炮被更換為射速更高的76式雙聯37毫米艦炮,並配備了副炮專用的火控雷達,對空射擊精度大為提升。而全艦最重要的改進當屬裝備國產新一代352型對海搜尋雷達。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鷹擊-8型艦艦導彈】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本世紀初進行消防演練的開封艦
整個051D型先後建造了6艘,不過應該看到,D型的改進方案雖然提高了對海與對空作戰能力,但在8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提升程度有限,而且艦上的生活設施沒有質的改變,船員居住空間小,環境差,缺少空調裝置與專用廚房,在遠洋航行中,官兵們無法人生艙內狹窄潮溼的環境,只能到甲板上做飯。同時原始的敞開式艦橋設計也讓該艦缺乏核生化三防能力。因此到了051型中期改型051DT以及後續的051G型時,設計人員將改進重點放在了提升三防能力和改善官兵生活質量上,特別是到了設計051G時,封閉式艦橋,獨立廚房和空調設施,讓艦上官兵的作戰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同時,老舊的海鷹-1系列導彈也被撤換下來,原有的巨大旋轉式導彈發射架不見了,換成了新型鷹擊-8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四聯裝箱式固定發射架,同時艦上8成以上的電子裝置都被更新,還換裝了極具90年代特色的76A式雙37毫米自動裝填機炮。截至1991年,051艦已經有17艘下水服役,形成了新中國海軍最龐大的一個驅逐艦家族。同時在此後的不斷現代化改裝中,也成為我國新型海上武器的試驗平臺,比如TAVITAC綜合化艦載作戰指揮系統,艦載直升機起降技術,DR-1160拖曳式聲吶等等,我國的國防科技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湛江艦屬於051G型,是051系列的最終改型,該艦目前仍在服役】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退役後移交給青島中國海軍博物館展出的濟南艦】
進入21世紀後,隨著052B/C/D等先進型號驅逐艦的先後入列,老舊的051艦逐步退居二線,目前除了南部戰區海軍的兩艘90年代前後服役的“湛江”和“珠海”二艦外,051艦已經全部退役。
作為我國第一款國產導彈驅逐艦,051艦實現了我國海防事業零的突破,同時在其漫長的服役史中,又扮演者承上啟下的角色,見證了我國海軍從黃水走向藍水的關鍵時刻。而大批退役的051艦,一部分被改裝成海監巡邏艦,以另一個角色繼續守衛著祖國海疆,一部分移交給海軍試驗大隊,更多的則是奔赴博物館和各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國防教育戰線上繼續發揮著老兵的餘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11 字。

轉載請註明: 經典油畫“西沙之晨”,背景051艦,見證海軍發展,今剩2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