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黃浦江上又多一條過江通道!40分鐘車程縮短到5分鐘,行人、非機動車今後也能走

由 濮陽南煙 釋出於 綜合

今天上午10點半,

昆陽路越江大橋主線建成通車,

黃浦江上又多了一條過江通道。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排隊等候的司機於師傅

告訴新民晚報記者,

通車後驅車從位於奉賢區的

莊行鎮端出發,

5分鐘後就能抵達

對岸閔行區的馬橋鎮端。

而以往需繞道走滬閔公路

跨越黃浦江,

費時40多分鐘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歷經1191天施工,大橋如期交付

黃浦江上的橋樑,形態各異,個性十足:有的一跨過江,有的下設橋墩;有的是雙塔,有的是拱型,還有直線型……作為黃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橋,昆陽路越江大橋採用了在江面中央設橋墩,建造技術最為成熟的斜拉橋模式。而在建造過程中,這位“新成員”也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新紀錄:

黃浦江上“紮根”最深的大橋。昆陽路越江大橋主橋用了70根70米長的鋼管樁,在建設之初就重新整理了上海市內河航道橋樑樁基深度和難度的紀錄。每根豎起時相當於25層樓高度,重達60噸。在打樁時,總錘擊數達到35萬次。

考慮到減少對航道的影響,昆陽路越江大橋的引橋採用了橋樑預製裝配技術。引橋中的雙根雙節立柱達到23.15米,是目前上海預製拼裝立柱的最高紀錄。

隨著通車,昆陽路主橋也正式被命名為“閔浦三橋”,是繼奉浦大橋、閔浦大橋、閔浦二橋(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段)、虹梅南路隧道後,周邊地區市民穿越黃浦江進入市區的第五條通道,由上海公路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隧道股份上海路橋承建。昆陽路越江通道工程的通車,填補了從閔浦二橋至松浦大橋之間近10千米的空白

隧道股份上海路橋現場專案經理吳駿告訴記者,自2017年7月25日在黃浦江打下第一根樁,建設者們經歷了江中超深鋼管樁打設、水下圍堰、水上平臺施工、新冠疫情等多個挑戰和考驗,最終歷經1191天的日夜兼程,實現了大橋的如期交付。

大橋暫不能“走”,人非通道預計年底開放

昆陽路越江大橋工程範圍全長約3.49公里。其中,黃浦江大橋長約1.94公里,寬 28.5米,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時,限高5米。主橋造型上,選用了別緻的“鑽石型”索塔設計,宛如倒置的高腳杯,啜飲黃浦江水。

圖片來源:上海城投

值得一提的是,昆陽路越江大橋是一座能“走”的大橋,在設計初期便考慮到行人與非機動車過江通行需求。橋面採用錯層佈置,上層供機動車輛通行,下層供人非通行。行人與非機動車上橋無需透過引橋的超長坡道,而是搭乘分佈在兩岸的16部大型垂直電梯。需要注意的是,人非通道由於部分設施仍在建設,此次暫不對外開放,預計將於今年底完成施工並開放通行。

昆陽路越江大橋同時也是一座具有“數字檔案”的黃浦江大橋。從建設伊始,大橋的各項基礎資料就進行數字化、資訊化備案,不僅提升了建造中的安全質量,對竣工交付後的運維也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條件。

在昆陽路越江大橋引橋、接線道路的瀝青鋪設過程中,還首次採用了無人攤鋪機編隊,在攤鋪、溫度監測、初壓、復壓整個過程中,多臺機械裝置依靠5G通訊技術、北斗定位導航系統以及大量感測器不斷反饋和修正,沿著預先設定路徑分組進行多個工序的瀝青攤鋪施工。

從1975年松浦大橋通車以來,上海45年間共建成通車了13座黃浦江大橋,極大改善了浦江兩岸的溝通交流。而黃浦江上的大橋故事,好戲未完,“新丁”嘉松公路越江大橋和S4公路奉浦東橋都在加緊建設中,將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通道。

昆陽路越江大橋建造大事記:

2017年10月30日 主墩鋼管樁最後一根打樁

2018年2月5日 主墩鋼套箱吊放

2018年3月16日 主墩承臺封底

2018年6月25日主墩承臺澆築完成

2018年12月29日 主塔下橫樑澆築完成

2019年7月7日 大橋主樑“零號塊”吊裝完成

2019年11月15日 大橋主塔結構封頂

2020年5月28日 大橋主橋正式合龍

2020年10月28日 大橋主線正式通車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裘穎瓊 陳夢澤)

編輯:龔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