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六七 審丨高靜
韓國總統一直被人們戲稱為“苦差事”。自建國以來,韓國的總統身上似乎就揹負著一種神奇的魔咒,有的流亡,有的自殺,有的鋃鐺入獄,下場大多十分淒涼。也因此,韓國政壇在私下裡經常有一些“傳說”。近幾日,文在寅因為在主持國務會議的時候沒有戴眼鏡,引發了民眾的種種猜想。
為了平息輿論,青瓦臺甚至專門釋出了宣告,表示文在寅的這一做法“並無特殊原因”。青瓦臺官員還特意說明,文在寅在讀書讀報的時候,經常摘掉眼鏡,因此輿論不必為此發散太多。
韓國民間文化造就“迷信”氛圍
文在寅的眼鏡之所以能在韓國引發熱議,與當地根深蒂固的文化淵源有很大關係。韓國民間盛行各類教會,甚至連不少政府官員都參與其中。以疫情為例,實際上,韓國兩次疫情大規模爆發的起點,都是當地教會的集會。
從新天地教會到“愛第一”教會,這類層出不窮的民間信仰給政府帶來了不少麻煩,也導致韓國民眾對於“非自然”的事件有著特殊的執著。“總統的眼鏡”,就是這些傳說中流傳較廣的一個。
“總統做得久,不要戴眼鏡”
韓國曆史上,算上現在在任的文在寅,一共有三位習慣戴眼鏡的總統。之前的兩位,分別是尹潽善和崔圭夏。其中,尹潽善僅在任9個月,就因為朴正熙發動的軍事政變下臺,而崔圭夏也是僅僅在任8個月,就被政變推翻。
因為這兩段歷史,因此在韓國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即“總統想要做得久,輕易不要戴眼鏡”。因此,文在寅摘掉眼鏡,被民眾視為具有某種政治隱喻。
青瓦臺:並無特殊原因
青瓦臺沒有解釋文在寅為何摘掉眼鏡,因為根據官員的說法,文在寅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是始終都佩戴眼鏡的,是純粹的巧合,“並無特殊原因”。
實際上,從2017年當選至今,文在寅已經在任超過三年,總統雖然不說做得多長,但和之前兩位“戴眼鏡”的相比,也實在不能說短了。不過,這種民間傳說,能夠沸沸揚揚到青瓦臺都要出來回應,不能不說是一樁奇觀。
韓國國內輿論對於文在寅此次眼鏡事件的炒作,也許也跟近期頻繁動盪的國際局勢有關。近些日子,韓國的鄰國日本和盟友美國,都在面臨著領導人更迭的動盪期,而國際組織WHO和WTO也都面臨“換帥”問題。如何增加民眾的安全感,可能是現在的韓國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