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萊蕪水文站工作人員正在涉水測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竇永瀚 濟南報道

唐代詩人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曾寫道: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講的是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的景象。

放在現代,想必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在“河水漲落”的背後,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稱自己為“水文人”,善用專用又精密的儀器,常生活在河庫邊,衝鋒在潮來之時。天上下雨下雪,第一個知道的是他們;河流結冰融冰,也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近年來,這群和水“打交道”的“水文人”,已不再侷限於用傳統又複雜的方式守護我們,而是利用起各種高科技手段,打造現代化自動化的監測系統。

3月11日早上,記者來到位於萊蕪區的濟南市水文局萊蕪水文中心,下河灘、進泥地,親身體驗了一把“水文人”的別樣生活。

150公斤的“魚”形似火箭 游出水文資料

圍起柵欄、擺置草皮,在萊蕪水文中心雨量站,四五個監測裝置各顯神通,銀色的金屬桶是全自動雨量計,圓桶樣盛滿水的是蒸發自動監測儀……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鉛魚”

指著地上一支長得像火箭的鉛砣子,萊蕪水文中心副主任田斌說:“測河道流量絕對是個體力活,這東西叫‘鉛魚’,小的有10公斤、50公斤重,大的150公斤重,是我們汛期實測河道流量的‘神器’。”據田斌介紹,“鉛魚”是一個實心鉛塊,前端安裝流速儀可以在湍急的河道中將其放到需要的位置進行測速,透過訊號系統將流速資料實時傳輸到操縱檯,完成流量測驗。

50公斤的“鉛魚”看起來個頭大不,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搬起一個時才發現,這玩意特別沉,很費力抱起來後,挪步都困難,要是一不小心砸到腳,絕對要骨折。看到記者穿著一件長款外套,工作人員連聲提醒:“小心些,鋼絲繩上都打了黃油,別把衣服弄髒了。”關於這個大塊頭的作用,田斌告訴記者,結合實時水位資料,計算出相應的流量,再利用“鉛魚”進行實時測量,可以及時修訂水位流量關係線,為預警預報洪水起漲過程提供有效依據。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田斌給記者展示水文測量儀器

“除了‘鉛魚’,我們還有雨情報警系統,達到設定的數值,就會自動給我們打電話報警。”田斌說,降雨量達到0.5毫米,系統要實時顯示,達到中雨、大雨、暴雨級別,又會分別報警,單獨設定的重點流域雨量到達相應級別,還要報警。

無人值守的小樓自動監測 掌握一手水位資訊

田斌現在負責水文站標準化建設,他告訴記者,目前萊蕪水文中心管轄中小河流水文站9處、水位站8處、雨量站68處,透過現代化水文站建設,目前已經實現雨雪量、水位、流量、蒸發、墒情等水文要素的自動監測。

在田斌的指引下,記者一行打算去看看基本無人值守的測站如何正常執行。作為國家二類水文站,萊蕪水文站建在萊蕪區鳳城街道辦東方紅村,站立於大汶河邊,圓頂黃牆、兩層樓高,彷彿歐式小別院。資料顯示,這座水文站建於1960年,雖然經過翻新過和遷站,但仍頗具歷史韻味。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田斌在萊蕪水文站觀測臺

推開門走進站內,工作人員陶鋒正坐在裝置前監測資料,“纜道房內設一個浮子式水位計及顯示終端。”由於無人值守,我們參觀發現,站點內還特地安裝了監控攝像頭。

“看,這些顯示屏資料,就是我們用全自動纜道和雷達波裝置同步自動測流得到的流量。”陶鋒今年29歲,已經工作5年。作為水文站的“老行家”,他介紹起水文監測十分生動有趣,“我們需要重點關注雨量、水位和流量,為防汛作依據。水文站就相當於我們布點在前線的‘哨兵’,散落在全市各大重點防汛地帶,哪裡的江河水位高、水庫蓄水超警戒線、實時雨量多少,流量多大,它們都第一時間掌握。”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陶鋒在測速雷達全自動纜道控制檯檢視資料

在旁的工作人員李彬話不多說,馬上演示起水雨情監測平臺的操作流程,以萊蕪水文站為例,他熟練雙擊站點名,大資料資訊立馬彈出。當下大汶河上游河段的水位顯示179.14米,“按標準,這裡的警戒水位是182.14米,一旦超出,系統就會自動發出水情預警,站點顯示從藍轉紅。”李彬說。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流量線上監測在手機上就可以實現

記者發現,每個水文站點,每分每秒都在監測,每5分鐘計算一次雨情、水位的變化,系統裡,過去任意時段的站點水位變化,甚至此刻水位的變化過程圖都能直觀呈現。

“5G+人工智慧+水文”的現代化監控建立起示範標杆

“現在是枯水季,我們可以看到龐家莊2小時內的降水量是1.5,全區就那裡降水量較大,而全月降水最多的是漸河站,達到了4.0。”回到水文中心,田斌來到電腦前檢視當日降雨情況。螢幕上顯示的是“萊蕪水文資訊管理系統”監測的各項資料,還有各河流、水庫和水文站的實時監控。

記者看到,系統中降雨、水庫、河道、墒情、地下水等資訊都一目瞭然,包括各大中小型水庫的水位、蓄水量,主要河流的洪峰統計,都用資料直觀地展現在觀測者眼前。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在萊蕪水文中心,電子大屏上顯示各水庫、河道的水位資訊

據瞭解,針對近兩年超級颱風擦肩而過和氣象部門關於可能發生極端天氣事件的預測,萊蕪水文中心運用物聯網技術啟用“5G+人工智慧+水文”的水文現代化監測模式,切實提升防災應急快速反應和技術支撐能力。

“我們完成線上實時雷達波流速監測,實現了人工監測與線上監測同步對比分析,為全面實現水文現代化建立了示範標杆。”萊蕪水文中心主任鞏玉軍介紹,透過充分利用升級水利科研專案在萊蕪站河道標準斷面安裝超聲波流量監測裝置,採用M序列廣角聲波擴頻調製技術及其相關的訊號處理演算法、北斗/GPS雙源自適應時鐘同步技術,目前已基本實現測站水情測報的全自動化,為防汛測報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水文資訊管理系統使各地降水量一目瞭然

“下一步,萊蕪水文中心將進一步改造提升各級水情資訊服務系統、洪水預報系統、應用支撐系統等,著力提升水情預警公共服務能力,儘快實現雨情、水情、墒情等監測要素的處理和服務智慧化。”鞏玉軍告訴記者。

不再“艱苦”的水文工作者使自動化模式變為現實

雖然每天水文資料會自動傳輸到系統,但站點的工作人員還是要準時前來核實資料。翻開值班表看看,萊蕪水文站的2名工作人員常年駐守,值班的時候每天早上8時報汛、核准裝置監測資料、整理水情資料。參加工作5餘年,見證歷年的颱風,陶鋒算是“老資格”,他要負責排班、站點管理。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既然有了監測裝置,我們為什麼還要盯在這裡。”陶鋒說,其實每年臺風期都有人擔心他們的安全,喊他們離開,但大家還是選擇站好每一班崗,報準每一次水位數。每當被質疑的時候,不善言辭的陶鋒也不願做過多解釋。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陶鋒和李彬的涉水膠鞋整齊地擺放在水文站

水文測報工作雖然艱苦,但陶鋒覺得,現在的測報條件比起父輩們真是進步太多:測報站房進行了翻修,工作、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測報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幾年前測報員上吊廂還需要兩岸人工拉扯,現在變成了電機操作,而且隨著鋼測橋的建成,各種先進儀器的搭載,汛期的洪水測報坐在機房裡對著電腦操作就可以完成了。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水文現代化建設的投入,山東對水文測報能力提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020年召開的全省水文工作視訊會議上,有關領導要求,對照“到2022年底,初步建成站點佈局合理、採集要素齊全、傳輸穩定可靠的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網”的目標要求,深化水文改革創新,堅決摒棄傳統落後生產方式,廣泛採用現代資訊科技,依託先進科技手段和技術裝備,努力做到監測手段自動化、資訊採集立體化、資料處理智慧化、服務產品多樣化,建立與時代發展同步的現代水文業務體系。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濟南市水文局引進了先進的BOD機器人分析儀

據瞭解,濟南市水文系統已經這樣做了。據濟南市水文局局長侯恩光介紹,2020年,濟南實施專用地下水自動監測井建設三年攻堅計劃,投資206萬元分三批新建改建監測井60眼,到年底所有建設專案全部完成,實現地下水資料整編井監測自動化。同時,實驗室自動化儀器裝置替代人工檢測分析,達到水質檢測全程無人值守,水質分析自動化率達95%,自動化程度位於國內同行業一流水平。“有人看管,無人值守”的新模式將成為現實。

“從保障人員安全的角度而言,非接觸式監測一定是水文測報能力現代化建設最理想的發展方向。”侯恩光堅信,水文測報能力和管理模式的提升,也必將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80 字。

轉載請註明: 走進與水“打交道”的這群人:用重150公斤的“魚”監測資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