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我們談到了老兵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有朋友想要深入談一談,我們這篇文章便來聊聊部隊中老兵對戰鬥力的影響。
首先這個老兵的概念可以有多種解釋,既可以指年紀大的退役軍人,也可以指參軍時間較長,有豐富經驗,但年紀卻未必大的軍人。本文語境下的老兵,指的是後者。
打個比方說,有的戰士在十三四歲參加紅軍,全面抗戰爆發時才十八九歲。單純以年齡來說,自然不大,可就戰鬥經驗而言,那肯定是老兵。而換句話說,有的戰士參軍時已經20多歲了,可能比所在部隊的指揮員年紀還要大,但在戰鬥經歷和經驗方面,自然還是新兵。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時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的楊成武才23歲。隨後晉察冀軍區成立後,楊成武更是擔任了一分割槽司令員。
楊成武當時所率的獨立團1700餘人是晉察冀軍區建制最大的紅軍部隊,幹部戰士也都非常年輕,但論戰鬥經驗來說,大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這些老紅軍隨後成為了晉察冀主力1團、2團、3團的核心。
上述三個團在編成時總兵力有7000多人,除了老紅軍成分及少量有從軍經歷的兵員外,大多數都沒有作戰經歷。而且這些新兵中,有不少人的年紀可都比分割槽司令員楊成武和相當多紅軍幹部的年紀還要大。
不過這些老紅軍骨幹雖然年輕,但能力極強,能量極大。
紅軍主力在改編為八路軍時都是壓縮編制的,因此老紅軍的戰鬥骨幹當班排長都綽綽有餘,幹部們更是可以越級使用。豐富的戰鬥經驗和堅定的革命信仰使得這些年輕的紅軍老戰士極具感染力,新戰士在老兵的言傳身教下進步也非常快。
而到具體戰鬥時,我軍的傳統歷來是黨員和老兵打頭陣,指揮員們都是“跟我來”,而不是某些軍隊“給我上”的風格,讓新兵們去貿然上陣,招致重大傷亡。
這樣的戰鬥,老的戰鬥骨幹往往最初的傷亡會很大,但卻帶動了新戰士的快速成長,這便是我軍主力部隊能越打越多,越戰越強的重要原因。
以120師717團在1938年2月的三交鎮、平社、石嶺關戰鬥來說。
在三交鎮戰鬥中有統計的10名犧牲者中,老紅軍有7人;在平社戰鬥中犧牲的19人中,老紅軍有14人;在石嶺關戰鬥中犧牲的16人,其中9人為老紅軍。
而就120師在1937年8月到1938年6月的戰鬥統計而言,全師傷亡4027人,其中包括1名團長、1名團政委、1名團參謀長、1名團政治處主任、1名政治股長、5名團政治工作員、5名營長、4名營教導員、6名副營長、4名參謀、75名連長、49名連指導員、24名支部書記、15名副連長、185名排長、27名副排長、550名班長。
很明顯,傷亡人員中班以上指揮員的比例是很大的,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老紅軍骨幹或是新兵中剛剛培養出來的班排長。
筆者家中有老人是第一批參加120師平山團(新718團)的新戰士,在回憶第一次對日軍作戰的經歷時,便這麼說道:
我們之前都是在山裡種地的小夥子,沒見過槍,上戰場後一開始也沒有槍,在山西寧武打仗的時候,部隊要過日本兵的火力封鎖線。那時候的日本兵打槍很準,有的新戰士還沒看到日本人在哪裡就被打倒了。我們連長是江西過來的老紅軍,為了掩護新戰士,就這麼犧牲了……
當時我們部隊的新兵大都是華北農村的青壯年農民,從農民到士兵的轉變並不是以參軍為界限的,更關鍵的是參軍後在血戰中的成長,唯有百鍊,方能成鋼。
全面抗戰初期的日軍是其戰鬥力最強的時候,而且武器裝備對我軍有著絕對優勢。在刺刀見紅的血戰中,不是誰都可以穩如泰山的。在這種時候,老紅軍發揮出的作用是極大的。
這些老戰士戰鬥經驗豐富,戰鬥意志也極其頑強,雖然裝備差,但戰鬥力卻沒得說。
像平型關那種戰鬥,組織力和戰鬥意志差的部隊極可能反倒會被日軍打崩,要知道在平型關戰場的日軍可不僅僅是後勤和汽車部隊,其野戰主力部隊在八路軍的包圍戰打響後便不斷衝擊試圖解圍。戰後,八路軍繳獲了1門92式步兵炮和高階作戰地圖,這也不是日軍後勤部隊的裝備。
而在部隊發展後,老兵大量分流,戰鬥力如何保持呢?答案很簡單:讓新兵儘快成為老兵。
國內有些軍隊的打法是以巨量的新兵的傷亡為代價,不斷累積老兵;但這種打法的代價實在太大,部隊的凝聚力也很成問題。八路軍的打法則是以老帶新,老兵要起帶頭作用,即老兵在平時培訓新兵,戰時則打頭陣、做榜樣,而不是讓新兵貿然衝擊。
這樣融合在老部隊中的新兵成長就極快,而新部隊也透過老部隊的幫扶戰鬥力進步很快,往往一年左右甚至幾個月時間就被鍛煉出來。
所以我們在看人民軍隊在戰爭中的作戰傷亡時,經常會發現我軍在武器裝備遠不如敵軍的情況下,戰損反倒未必很多。除了戰術上的原因外,這種獨特的練兵機制使得老兵成分高,戰鬥力強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以日軍來說,老兵不斷傷亡和被抽調,而其新補充的兵員質量降低。到抗戰後期,其戰鬥力就比較差了。因此敵後戰場自1944年起便開始反攻,日軍的新兵蛋子們龜縮據點內,只能是處處捱打,而捱打只能鍛煉出捱打的戰鬥力來。
其實老兵和新兵的問題,在任何一支軍隊中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我軍人民軍隊的性質與其他軍隊有所不同,故而我們詳細談了一下。瞭解了這一點,便更能理解為什麼只有我們的軍隊能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還能越打越多,越戰越強。
而就一般的軍隊來說,其實新兵和新部隊很難得到老兵與老部隊的這種幫扶。
拿國軍來說,不同派系之間的軍隊極少能夠正常合作,比如中央軍就經常讓地方軍去消耗,而當中央軍吃癟了,地方軍卻看笑話的情況廣泛存在。
在抗戰中,國軍的作戰經驗和教訓也很少跟兄弟部隊分享,如淞滬會戰時各路軍隊是逐次增兵的,但之前參戰部隊的經驗拿不到,那就只能自己摸索。如川軍、桂軍上陣後,都因缺乏對日軍認識而招致重大傷亡。
“八百壯士”中大多數都是補充的保安團兵員
從具體的某支部隊來說,讓新兵(包括非本系統的兵員成分)打頭陣其實也很普遍,從壯丁到戰士,連飯都吃不飽,就匆忙上陣,傷亡可想而知。
當然了,像後一種情況其實也是世界上很多軍隊的通病。不少軍隊中的老兵都很能打仗,其中老兵油子卻也不在少數。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有的部隊主動進攻時沒有多少力度,因為老兵油子多,打仗滑頭,新兵戰鬥經驗少,衝不動。可要是將這種部隊包圍,老兵油子們就要發力了,再不打部隊都沒了,這時候此類部隊就又是另外一番戰鬥力了。
當然了,老兵也都是從新兵過來的,如何從新兵成為老兵,其實都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而在戰場上,任何正常的軍隊都想以較小的損失換取較大的戰果,像那種以自身損失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軍隊是極少的。
因此在可選範圍內提高參戰部隊的老兵成分便是很常見的一種做法。
比如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補充部隊的兵員中便有相當一部分老兵。
在1951年1月4日毛主席的電報中便強調:在全國範圍內徵調老兵(除新疆及入藏軍),不但對志願軍的補充有極大意義,對整個人民解放軍亦有極大意義,因為這樣就使整個人民解放軍的各部分均有志願人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這件事的教育意義是很大的。
此後到3月底,12萬名補充兵員中,有4萬名老兵便是從國內各部隊中抽調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人民解放軍的絕大多數部隊都有派兵到志願軍入朝參戰。
而美軍此時也在不斷補充老兵到朝鮮戰場,因此1951年的美軍其實戰鬥力是最強的。但即便最強美軍,在火力遠超於我的情況下,也難以將我軍打垮。
我軍採取的方式是輪戰,國內很多部隊都被輪換到朝鮮練手,就具體部隊的補充而言也是新老兵都有。
美軍在1951年中期後採取的方式是部隊番號不變,但兵員則採取積分輪換制。到1953年9月,美軍輪換了73萬餘人,平均每月輪換2.5萬人。
所以美軍參加朝鮮戰爭的人數也是很多的,但這種輪換制度使得美軍中戰鬥骨幹流失很大,部隊凝聚力降低。往往一支部隊中老兵剛有了與志願軍作戰的經驗,其就要回國了,補充來的又是新手,如此迴圈可想而知。因此1952年到1953年,美軍的戰鬥力是在逐漸下降的。
志願軍採取的部隊輪換制,雖然新上陣部隊沒有與美軍交戰的經驗,但這些部隊中老兵成分本來就高,加上我軍特別注重經驗總結與分享,新部隊上陣時陣地上還有之前部隊的幫傳帶,因此很容易上手。
此時加之志願軍鋼鐵後勤線的形成和火力的大增,在前線與美軍的交戰中,勝率極高。所以有的志願軍老戰士回憶,這時候偽軍比美軍還難打,因為偽軍老兵成分高,美軍老兵流動性太大,自然也就是這個結果了。
美軍也不傻,為什麼偏偏會用這種策略呢?
因為跟志願軍打仗著實是令美軍抓狂,其慣用的飛機炸、大炮轟的戰術打不垮志願軍,而志願軍又頻頻用夜戰、近戰和冷槍冷炮戰術對付美軍,這使得一線美軍計程車氣非常低。相對於戰鬥經驗的缺失,士氣問題更為嚴重,因此才不得不採用積分輪換制。
所以,同樣是老兵,對戰爭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會打仗,同時還要能打仗才行。
當然了,各國情況不同,新老兵的問題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限於篇幅,我們就談到這裡了,希望能夠加深大家對這一話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