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夢想正青春 青年強則國家強 | 面對使命擔當 不同時代青年給出近乎一致答案
央視網訊息: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如此銳氣,二十後生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穿越百年,面對使命、擔當,不同時代的青年給出了近乎一致的答案。
1921年7月23日,一個永載史冊的日子。這一天,13位中共一大代表,同2位共產國際代表在上海一幢石庫門建築裡,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何叔衡不過45歲,最年輕的劉仁靜只有19歲,以後改變整個中國面貌的中國共產黨,最初就是由這樣一些年輕人成立起來的。那一年,作為13位一大代表之一,毛澤東只有28歲,這也是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
1916年,27歲的李大釗從日本乘船回國,他帶著救國救民的使命和朝氣蓬勃的進取精神,期望能改造舊中國,尋求救亡圖存之道。李大釗在《警告全國父老書》說:“同人等羈身異域,切齒國仇,回望神州,仰天悲憤。以謂有國可亡,有人可死,已無投鼠忌器之顧慮,宜有破釜沉舟之決心。”
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恩師的挽留、同窗的勸說沒有阻止他回國的腳步,他決心為祖國的科研事業發光發熱。1958年秋天,領導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如果明知道未來的日子條件艱苦、需隱姓埋名,一走就不知何日是歸途。去,還是不去?鄧稼先用1964年10月戈壁灘上壯觀的原子彈蘑菇雲告訴了我們答案。
1959年10月,36歲的鐵人王進喜作為全國勞動模範到北京參加國慶10週年慶典,當他看到公共汽車上揹著一個大包袱,感到很好奇,有人告訴他那是煤氣包,因為國家缺油,公共汽車改燒煤氣了。國家缺油到這個程度,對石油工人來說實在是說不出來的痛楚。這位堅強的西北漢子蹲在街頭哭了起來。1960年4月,大慶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井噴,在投放重晶石粉等多種方法失效的情況下,王進喜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
2021年4月13日下午16時,26歲的“95後”姑娘王霜在奧運會女足預選賽亞洲賽區加時賽中勁射破門成功反超比分,最終全場比賽結束,中國女足總比分4:3淘汰韓國女足成功衝進東京奧運會。賽後,梅開二度的王霜不禁淚灑賽場,這樣喜悅的淚水,比預想中來得晚了太久。挺過了疫情所帶來的封城、挺過了漫長的恢復期、挺過了傷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最重要的舞臺上,王霜終於等來了屬於球隊和自己的閃耀。加油,鏗鏘玫瑰!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每隔10年就有一代人被稱為“垮掉的一代”。其實,中國從來就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一代代“永不彎曲的青年脊樑”。疫情期間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當中,“90後”“00後”約佔三分之一。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樑,成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