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當地時間20日12時,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乘坐的飛機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他隨後前往華盛頓,並於21日恢復工作。作為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拜登日內瓦峰會最具體的成果之一,兩國大使重返駐地被視作俄美關係走出劍拔弩張狀態的積極訊號。然而,安東諾夫的飛機還沒到,美方就已發出制裁威脅。20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一邊重複著拜登有關美國尋求“穩定和可預測的美俄關係”的論調,一邊告訴美媒,美國準備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對於美俄峰會,國際社會沒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俄羅斯各方也不認為美會放棄對抗政策。但美國短短几天內自相矛盾的做法,還是令大感意外的俄媒直斥“粗魯”。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1日說,普京總統在峰會期間關於建設性態度的言論,不意味著俄已放棄對俄美雙邊關係的清醒評估。“兩國都認為此次峰會取得建設性積極成果,但這不代表美國將放棄遏制俄羅斯的政策本質。”
和美俄峰會不一致的訊號
俄羅斯駐美大使館21日在推特上釋出安東諾夫重返工作崗位的訊息時,距離因拜登稱普京是“殺手”,俄外交部召回駐美大使整整3個月。安東諾夫抵美后告訴記者,俄駐美外交官已經準備好修復雙邊關係,他將從週一開始與美方進行磋商,討論兩國總統在日內瓦峰會上提出的各種問題。
普京與拜登16日在日內瓦會晤,就兩國大使返回駐在國工作達成一致。美駐俄羅斯大使約翰·沙利文近日也證實,自己將很快返回莫斯科。安東諾夫出發前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說,他懷著樂觀的心情前往美國,對與美方進行建設性工作以建立平等、務實的關係抱有希望。但安東諾夫下飛機後,迎接他的卻是美國的制裁威脅。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20日接受CNN採訪,稱美國正準備就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被捕一事,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我們將聯合歐洲盟友,要求俄羅斯為在該國領土上對其公民使用化學制劑付出代價。我們也在準備針對此事實施另一套制裁措施。”他稱美國一直都在表明,在回應俄羅斯的“有害活動”時不會退縮,無論是干涉大選,還是納瓦利內事件。此外,美將繼續針對參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建設的公司實施制裁。
CNN稱,今年3月,拜登政府在與歐盟協調後採取行動,就納瓦利內事件對俄官員和實體實施一系列制裁,系拜登就任以來針對莫斯科的首次重大舉措。但在與普京的3小時峰會後,拜登稱會晤總體上是積極的。當被問及制裁的時間安排和具體內容時,沙利文含糊其詞,只說“一旦我們制定了確保獲得正確目標的一攬子計劃,就會採取額外的行動”。他稱,拜登已經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如果俄羅斯繼續從事類似活動,美將有更大餘地對俄羅斯進行懲罰。
“我在飛機上已經聽聞美國打算制裁。我剛剛下飛機,想說的是,這種訊號和我們在俄美峰會後收到的訊號不一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安東諾夫抵達紐約後說,透過制裁的方式無法穩定俄美關係,也無法建立兩國合作。“我已經在某個地方見到過這種情況。很遺憾,美國同行選擇的這條路不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結果,不是俄美兩國總統給出的方向。”
俄羅斯《觀點報》形容美國在日內瓦峰會幾天後就發出制裁威脅,是“粗魯行為”。該報說,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普京曾表示,如果華盛頓在會後實施制裁,將再次錯失兩國改善關係的機會。俄塔社21日報道稱,俄羅斯暗示將對美國的制裁做出回應。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0日說:“我們一直遵循對美國的非法行為採取合法回應的原則。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國一些人總是喜歡玩這種遊戲。”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評論稱,在納瓦利內事件上,普京以前沒有屈服於美國施壓,未來預計也不會。
美放風時機有何用意
沙利文發表言論的時機令外界對美方是何種用意產生猜測。《紐約時報》報道說,在美俄峰會後,共和黨人批評拜登對俄羅斯問題的處理方式,稱拜登在與普京的會面中表現軟弱。為此,沙利文20日專門在福克斯新聞臺的節目中反駁這種說法,並將日內瓦峰會與特朗普和普京的赫爾辛基會晤做對比,稱“拜登代表美國重新奪回一項使命”。德新社評論說,拜登政府在美俄峰會才過去4天就再次展示強硬,顯然與國內右翼勢力的批評有關。同時它也想向俄羅斯表明,美俄關係程序由華盛頓決定。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20日堅稱,沙利文發表言論的時機沒有重要意義。她說:“法律要求我們繼續關注與使用化學武器有關的制裁目標,從峰會前到峰會後沒有任何變化。”“美國多久以前開始遵守法律的?”扎哈羅娃21日在Telegram社交網頁上諷刺說,在談論法律之前,美國應該對其非法行為負責。她建議普薩基回想一下美國對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局勢的干預。“當造成世界數百萬人被殺害和致殘時,美國首先應用制裁懲罰自己,然後再說出‘法律’這個詞。”
在20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沙利文仍大談美國的最終目的是“穩定和可預測的美俄關係”。他說:“儘管無法想象我們會成為友邦,但我們可以減少緊張程度升級的風險,因為這最終恐會損害美國的利益。”佩斯科夫21日表示,就制裁而言,華盛頓表現出不變性,同時也表現出不可預測性。“雙方多次談到希望雙邊關係具有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俄羅斯是真的需要可預測性。但到目前為止,確實存在相當多的不可預測性。”他說,俄方正在分析形勢,考慮各種方案。俄衛星通訊社援引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成員謝爾蓋·採科夫的話說,履行俄美兩國元首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需要雙方的意願,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推到俄羅斯身上。他不點名地批評沙利文說:“發表這種宣告的政客應該明白,這不會美化美國。”
佩斯科夫21日表示,返回華盛頓的安東諾夫面臨著艱鉅工作。“在俄美關係中,最主要的是務實和清醒。”他說,兩國都認為此次峰會取得建設性積極成果,但這不代表美國將放棄遏制俄羅斯的政策本質。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援引俄政治學家薩塔諾夫斯基的話稱,即使納瓦利內事件不存在,美仍有其他制裁俄羅斯的理由。在美國內全面敵視俄羅斯的背景下,俄美關係不會得到改善。
美“反悔”令歐洲盟友警惕
沙利文20日提到美國將繼續針對參與“北溪-2”專案的公司實施制裁,引起歐洲關注。“拜登反悔了?”德國《經濟週刊》21日說,在美俄峰會前,拜登取消了制裁,據稱是為了不危及美國與歐洲,特別是與德國的關係。盟友似乎看起來越來越近,然而才過了一個週末,美國又可能出現掉頭。儘管沙利文稱“出於尊重和禮貌”放棄對歐洲企業的制裁,但制裁俄羅斯公司也就意味著制裁這一專案,必然影響專案實施。
德意志廣播電臺認為,拜登政府制裁“北溪-2”專案可能引發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的不滿。報道稱,拜登希望與歐洲夥伴的關係恢復到2016年之前的水平。儘管沒有人懷疑拜登政府的意願,但它的做法可能很快再次被稱為“美國優先”,而不是“美國回來了”。“歐洲希望與俄羅斯對話。”德國新聞電視臺21日報道說,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上週五在柏林的會晤中一致認為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對歐盟的安全“至關重要”。馬克龍表示,在對俄問題上需要尋求共同路線。
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批評美國針對“北溪-2”專案實施制裁是惡意競爭的典型案例,目的是擴大美國天然氣對歐洲出口。佩斯科夫21日說:“我們將繼續與我們的歐洲夥伴合作完成這個專案,並儘快啟動它。”
為什麼美國和俄羅斯建立一種更穩定、可預測的關係,而不是像過去幾年那樣陷入尖銳對抗如此重要?總部設在印度的獨立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的文章稱,這個問題的答案直接關係到國際體系帶來的平衡。美俄是重要的核大國,它們透過政策決定影響地區和全球事態發展的能力仍占主導地位。這不是說結束俄羅斯與西方的緊張關係,也不是說美俄在未來國際秩序等關鍵問題上的分歧都得到解決,而是如學者盧基揚諾夫所說,從“不理性的關係”向“更理性的對抗”轉變,也將是令人欣慰的發展。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林日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洋 陳欣 柳玉鵬】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入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