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他們聽見了宇宙的聲音--記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郭爽
在一片嘈雜的背景噪音中,一聲“噗”的清脆聲響,如水滴落水,持續時間短暫得不到1秒,這正是由引力波轉化成的宇宙之聲。
這個聲音源自13億年前一個雙黑洞系統的合併,由此產生的引力波訊號經過13億年漫長旅行,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個探測器捕捉到。
2017年10月3日,為探聽到這一“宇宙之聲”作出貢獻的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性格各異,組成了一支互補的團隊:韋斯來自美國東岸的麻省理工學院,是位言行稍顯拘謹的實驗物理學家;索恩來自西岸的加州理工學院,是位風趣活躍的理論物理學家,與韋斯是LIGO的聯合創始人;巴里什也來自加州理工學院,曾主持過國際直線對撞機專案(ILC),因優異的科研管理經驗而擔當LIGO專案主任。
遺憾的是,LIGO聯合創始人、英國實驗物理學家羅納德・德雷弗於今年3月去世,未能見證這一榮譽。他與韋斯、索恩共同獲得2016年邵逸夫天文學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
雷納・韋斯--LIGO的“發明者”
雷納・韋斯的生日是9月29日,對於剛過完85歲生日的他來說,諾獎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我認為這是對背後千名科研人員的認可”,他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
此前他已獲得很多獎項,他甚至說,這些獎令他有些不安,“我會用90%的獎金幫助研究生,但我並不是一個英雄”。
出生於德國的韋斯在上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用鐳射干涉技術來探測引力波的實驗構想,這是LIGO裝置的基礎。隨後,韋斯遇到了索恩,二人仔細研究了探測引力波的可行性。韋斯推動了儀器方面的科學研究,使得LIGO相關裝置達到了足夠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最終捕捉到了“宇宙之聲”。
2015年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後,韋斯和索恩緊緊擁抱在一起。韋斯說:“如果我們能把這一訊息告訴愛因斯坦,那麼他的表情一定會很好玩。”百年前,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基普・索恩--LIGO的“代言人”
“引力波將成為未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人類探索宇宙的強有力工具,” 77歲的基普・索恩獲獎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全人類的勝利。”
不過,他說1000多名參與引力波探測工程的科學家沒能分享這一獎項,“有些令人失望”,但他還是十分榮幸能夠代表他們接受這一榮譽。
擅長科普寫作,語言表達能力極強的索恩被認為是美國引力波探測專案公認的“代言人”。1970年,年僅30歲、打扮“嬉皮”的他成為加州理工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他“任性”地依照個人興趣,開創了物理學多個分支領域,促成了引力波探測各相關領域研究的大發展。
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研究成員、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陳雁北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索恩的學生。他對新華社記者說,索恩推動了引力波探測研究合作,幫助搭建了整個研究理論框架,促成了這一領域研究“大生態”的發展。
索恩不僅對科研充滿激情,還是一位在文學和藝術領域遊刃有餘的“跨界達人”。2009年退休後,他前往好萊塢參與電影製作。首部電影便是著名的《星際穿越》,索恩擔任科學顧問。這部科幻電影成為很多物理課堂的必放影片。
索恩撰寫的科普書籍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其科普演講節目在媒體上反覆播放,他推動科幻小說新的創作方向……正是索恩等人的努力,讓全世界無數年輕人開始對引力波、相對論、時間旅行等話題著迷,激發更多年輕人投身自然科學探索。
巴里・巴里什--LIGO的“大主管”
對於81歲的巴里・巴里什來說,獲得諾貝爾獎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特意設了一個鬧鐘,等著接諾貝爾獎團隊的電話。果然,電話在凌晨2:41分響起,早於他的設定鬧鐘4分鐘。
“雖然我們有一些預期,但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保密工作還是做得非常好,”他告訴美聯社記者。
曾主持過國際直線對撞機專案的巴里什在科研專案管理方面特別有一套,威望極高。早期LIGO專案內部也曾充滿競爭、矛盾和對立,一度關係僵化。負責該專案的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脾氣”和“秉性”各異,在合作中遇到很多問題。直到加州理工學院找到巴里什來主持實驗工作,才逐漸把兩個學校的合作拉上正軌。
他於1997年至2006年擔任LIGO專案主管,把早期“各自為政”的幾個研究小組,成功轉化為由100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高效的國際大科學合作工程。他在採訪中說,是科學目標和不斷的技術挑戰激勵著他堅持走下去。
美國《科學》雜誌在一篇關於巴里什的報道中寫到:“他雖然沒有發明LIGO,但是他讓LIGO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