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如此高頻率的高層外互動動,著實罕見。
一個BBC記者,本週多次被外交部點名,甚至引發了華春瑩與BBC至少11個來回的“論戰”。
BBC駐華記者沙磊未履行手續非正常離任,卻“反咬”一口,自稱受到中國政府的壓力和威脅。事實果真如此嗎?
還有BBC記者在記者會上“喊冤”,華春瑩再次給BBC上了一課:可以不喜歡中國,但是必須要真實報道,不可以造謠,這樣才對得起你們“百年老字號”的牌子!
雖然一些西方媒體仍在造謠抹黑新疆,但身正不怕影子斜,本週新疆迎來了一群貴客:上合組織秘書長和多國駐華使節及外交官一行三十多人。
看多了BBC的虛假之言,不妨聽聽去過新疆的他們怎麼說。
除此之外,本週還有5國外長先後來華,王毅外長也剛結束中東之行。近段時間以來,如此高頻率的高層外互動動,著實罕見。
1
4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釋出會很特別。
雖然“藍廳”裡的話題非常多元,但在當天幾乎成了“BBC專場”,華春瑩在臺上的大半時間都在與BBC記者辯論,來回“交鋒”至少11次。
眾所周知,BBC在涉港涉疆問題的新聞報道中,完全喪失了媒體的客觀中立,大量偏見和歧義的資訊,甚至不惜製造假新聞。為此,外交部曾多次點名批評。然而,本週BBC駐華記者沙磊更是自編自演了一場戲,汙衊“中國政府對其施壓”。而所謂的“外國駐華記者協會”也在宣告指責中方環境惡化。
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剛剛得知沙磊不辭而別。他是非正常離任,因為他沒有履行一個外國駐華記者離任前應該履行的手續。”華春瑩對此解釋道。根據中方相關規定,外國常駐記者離任前應辦妥相關手續。沙磊離境前未以任何方式告知中方相關部門,未履行正常離任手續,目前沙磊常駐記者證已經過期,已不再具有外國常駐記者身份。
另外,華春瑩還表示:新疆有一些民眾和實體因為沙磊的涉疆假新聞利益受到損害,打算起訴沙磊。不過這完全是民間行為,與中國政府無關。或許這才是沙磊不辭而別的原因。
對此,華春瑩一連四問:“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是,他跑什麼?為什麼如此倉促離境?他擔心什麼?害怕什麼?只有一個合理解釋:心虛。”
對沙磊非正常離任一事,BBC卻以偏概全、倒打一耙,對此華春瑩在會場上也與BBC記者一番唇槍舌劍。華春瑩表示:BBC擺出一副受害者的架勢,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事實上,在BBC涉華假新聞問題上,中方才是受害者。
華春瑩再次例舉了大量的事實和資料,予以駁斥,此處由於篇幅不一一贅述,但有兩個細節很能反映問題。
第一、在華春瑩指出BBC報道大量不實報道而被網友稱為“偏見廣播公司”時,BBC記者反問她是否認為BBC報道不友好。
華春瑩舉了一個該記者的例子:“我記得你的一個採訪影片,你在採訪一位中年男子,問他疫情後中國恢復如何,他哈哈大笑,說‘反正比你們國家強多了’。對此你也如實報道了,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歡樂。”由此她表示,希望BBC能客觀公正地報道,拉近兩國距離,消除隔閡。
隨後華春瑩還真誠地說:“也許BBC一些人跟我們的想法不太一樣,他們可以不喜歡中國,但是必須要真實報道,不可以造謠。”
第二、華春瑩在比較法國監獄幫助囚犯再就業和新疆促進就業,目的是突出西方媒體的“雙標行為”,不料BBC竟然曲解為:“剛才提到法國監獄,並把法國的犯人和新疆的民眾作比較,是說新疆民眾如同生活在監獄中嗎?”
好一個移花接木、偷樑換柱,難怪華春瑩說了一句:“你這就是一貫的BBC思路。”
2
“歡迎國外各界人士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這從來不是一句空話,中方說到做到!
3月30日至4月2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以及二十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外交官一行三十多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參觀訪問,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大使陪同訪問。
三十多位外國友人去了哪裡?根據官方披露的資訊顯示,一行人赴烏魯木齊、喀什和阿克蘇三地參訪,參觀了新疆反恐和去極端化鬥爭主題展、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喀什古城、艾提尕爾清真寺、柯柯牙綠化工程紀念館等。
熟悉新疆的讀者應該知道,無論是烏魯木齊還是喀什,都曾發生過暴力恐怖事件,如今隨著反恐和去極端化鬥爭工作的開展,當地居民安居樂業。 這一事實無疑是回應負面涉疆言論的最好例證。
我們再來看看外國友人怎麼說的。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說:“參訪期間,我看到新疆各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改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與此同時,各民族的傳統與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將有利於新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伊朗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克沙瓦爾茲扎德表示:“恐怖主義曾給新疆造成了極大災難,伊朗也深受其害。新疆的快速發展證明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是成功的,西方卻說新疆存在‘種族滅絕’,其實根本沒有這種情況。”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說:“各國都有權選擇自主發展的道路,疫情特殊時期更不應該開展霸權外交、詆譭他國並散佈虛假資訊。我們支援中國的新疆政策,並願意與中國開展更多合作。”
新疆的大門是敞開的,但同時中方也堅決反對任何居高臨下的有罪推定。
3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場涉疆問題新聞釋出會舉的一個例子,值得深思。
最近,某廣播公司記者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棉花加工廠採訪時,只是在廠外轉了一圈,並沒有進入工廠瞭解情況,就在報道中誣稱:“中國正迫使數十萬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棉田中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 該記者在阿克蘇庫車石榴籽服飾有限公司採訪時,在未徵得被採訪物件同意的情況下,強行拍攝,與該公司工作人員發生爭執,所釋出的報道更是生拉硬套,甚至將庫車石榴籽服飾有限公司人員說成是“政府官員”,誣稱“多次遭到不同身份的官員阻攔”。
不過好在,國際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愈發看清了一些西方反華勢力炮製的涉疆謊言。
“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 華春瑩再次向國外各界人士發出邀約,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我們也相信,謠言止於智者,公道自在人心。”
3
繼俄羅斯外長後,多國外長近期相繼訪問中國。
3月31日至4月3日,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4個東盟國家的外長和韓國外長相繼訪問中國。而王毅外長則剛剛結束中東六國的出訪行程,國防部長魏鳳和對歐洲四國的訪問也在星期三剛剛結束……
如此高密度的高層接觸,有媒體大呼罕見。不僅如此,會談的地點也很不尋常:東盟4國外長齊聚福建南平,韓國外長鄭義溶則將訪問廈門。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明年也將迎來中韓建交30週年。此次外長們密集訪華,無疑體現了中方同近鄰們常來常往、越走越親的深情厚誼。
值得一提的是,王毅與馬來西亞外長希沙幕丁共見記者時,希沙幕丁用中文表示,馬來西亞和中國是“一家人”,王毅國務委員是“我的兄長”。
“這段溫暖的互動,讓我們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中馬之間的友好和熱烈,可以說這是中馬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一個生動寫照。”華春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