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邊境調整機制說易行難

  日前,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INTA)召開了關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討論,這也是歐洲議會對該機制的首次辯論,面對議員各式各樣的問題,國際貿易委員會委員卡琳·卡爾斯布羅表示要“堅持汙染者付費原則”,再次表達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落地的決心。

  碳邊境調整機制是歐盟“綠色協議”減排計劃中的關鍵部分,要求更準確地反映進口產品的含碳量,對於不符合歐盟碳排放標準的進口產品進行徵稅,以避免歐盟減排的努力被歐盟以外國家生產產品時的碳排放所抵消。

  然而,碳邊境調整機制自公佈以來便備受爭議,儘管歐盟曾試圖取得各方理解與支援,此次歐洲議會辯論更是再次突出該機制對於歐盟減排計劃的重要性,但各方能否真正接受、機制能否得到落實仍需打上一個問號。

  不能忽視的是,碳邊境調整機制確實存在增加貿易壁壘的可能。在歐盟委員會2021年7月正式提出CBAM的立法倡議後,歐洲議會於9月將相關立法規劃交予內設的環境委員會主導處理,同時決定由國際貿易委員會等予以協助提供立法意見。不難看出,儘管歐盟方面聲稱碳邊境調整機制只是氣候工具,但該機制一旦實施,毫無疑問將影響到歐盟與貿易伙伴的關係。卡琳·卡爾斯布羅在議會辯論中對此也未曾掩飾,直截了當地表示,該機制“是解決氣候危機的工具,但它會對貿易產生影響”。

  該機制規定,歐盟進口商需要申報所進口產品包含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按照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TS)中的價格購買排放量相等的證書。對於碳市場建設尚未完全成熟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所生產產品的碳排放量必然相對較高。此舉無疑會削弱發展中國家在歐盟境內的競爭力,這或將在無形中造成新的貿易壁壘。

  儘管在議會辯論中歐委會官員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以避免碳關稅造成的貿易壁壘,但同時也明確指出“歐盟不會給予豁免權”。面對此種情況,如同歐洲議會議員提出的問題那樣,歐盟如何與非歐盟國家進行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推廣?歐盟的決定使得包括髮展中國家在內的各方必須向歐盟的碳排放標準看齊,但各方是否能接受歐盟先發制人的標準設定尚未有答案。

  與此同時,碳邊境調整機制具體條款的設定仍有諸多不確定性。目前而言,碳邊境調整機制僅覆蓋鋼鐵、水泥、化肥、鋁和發電五大方面,今後必將擴充套件到更多的行業,如何對各行業碳排放量進行計算,判定哪些行業需要納入;如何合理分配使用該機制為歐盟帶來的收入;如何確定正式實施該機制前的過渡期時長;如何在實施過程中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合理銜接,這些是歐洲議會議員關心的問題,更是歐盟下一步需要進行深思的問題。

  應對氣候變化各方責無旁貸,推出符合自身情況的應對工具也是一種主動作為的積極表現,但無論何種工具均需考慮各方因素,真正落實並非易事。雖然歐盟內部碳邊境調整機制程序如火如荼,但能否落地、如何實施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錢 通)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04 字。

轉載請註明: 碳邊境調整機制說易行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