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妻子也拉入了“防疫”大軍
王建新在搬運消毒物資。
王建新在超市幫園區釆購生活物資。
作為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園區品牌宣傳員,我主要負責實時釋出園區疫情訊息,更新園區疫情防控動態。如此,我才有幸見證那些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故事。王建新,就是這些平凡人中的一位。王建新,湖北赤壁人,共產黨員,1979年參加工作,2003年加入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下屬公司華科物業,承擔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在內的6個園區的物業保障工作。
黨員就該留下來
“我是一名黨員。”提到當初為什麼放棄回老家、留下來抗疫時,王建新如此回答。
疫情暴發後,採購防疫物資是園區防控的關鍵。如何找到防控物資,幫助園區解決眼下危機,成為王建新的工作。
在做物業工作之前,王建新曾做過採購,以前的工作讓他看到了一絲機會。翻開通訊錄,一一撥通電話,可防疫物資太少了,幾通電話打完,事情仍沒進展。直到聯絡上茅店的一家供應商,可商家防疫物資也所剩不多。多次電話央求後,老闆才把僅剩的200個消殺噴壺給王建新。
疫情防控期間,王建新主要負責華科物業6個專案的消殺物資分發,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跟不同的人對接,明確每一件防控物資發放落實。那些被密密麻麻的數字、人名填滿的物資分發表,見證了王建新的工作。
疫情防控後期,物資匱乏的問題緩解。但新問題出現了,如何把各地分發給園區的物資運回來?特殊時期,搬運物資是一件高難度事情。防疫物資運輸不僅需要膽大心細,還要駕駛技術。“我是老駕駛員,我去搬。”王建新說。
他拉著妻子一起抗疫
起初,妻子對王建新春節放棄回老家、留下來抗擊疫情就有點埋怨。一聽到要跑來跑去運物資,就更反對了。“我們年紀都大了,身體比不了年輕人,老家還有老母親在。要真出點什麼事情,不僅幫不了忙,還連累別人。”妻子如此勸說王建新。
可王建新決定了的事情,就必須做。妻子嘴裡埋怨、勸丈夫放棄,最終抵不過丈夫的堅持,看著早出晚歸的丈夫,聽著新聞裡疫情播報,於心不忍代替了反對。
2020年1月30日,看著丈夫在寒風凜冽的夜晚,還要去茅店運消毒液,一個人運回來太困難,妻子主動提出要去幫忙。後來,王建新索性把妻子也拉進園區疫情防控中,擔當志願者。
冬天寒風刺骨,物資分發點每次都不一樣。為了能夠按時運回物資,王建新和妻子要提前出發,從排隊領取物資、運輸搬運、清點登記入庫到分發完畢,完成一次運輸至少需要五六小時。一桶消毒液50公斤,王建新和妻子兩人負責搬運入庫分發,褲子都不知道被消毒液浸廢了幾條。
王建新運輸防疫物資的足跡遍佈全市,搬運物資包括消毒液、手套、防護服、口罩及各類生活用品。
透過四道關卡送園區住戶就醫
2020年2月17日,園區物業公司接到一名員工求助資訊:這位患有失眠症的員工需要藉助安眠藥睡覺,藥在2月12日已經吃完。沒有藥物,就無法睡覺,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想請物業人員上報社群,送自己去漢口定點醫院拿藥。
園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向社群求助未果後,領導小組立即向光電辦求助,得到指示後,迅速安排求助者去醫院。當領導小組問王建新是否願意開車送病人去醫院時,“我當時啥也沒想,我是黨員,我可以去,我也應該去。”王建新說。
那時,全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各區域之間的人員,如無特殊原因,不能自由流動。“從園區到漢口的醫院,我過了四道關卡,花了3個多小時,太不容易了。”現在回想起來,王建新還感慨萬千。
2020年4月初,園區迎來複工復產的關鍵時期,王建新與同事們再一次投入到園區安全復工復產中。一直忙到中秋節,王建新才回老家見到了久違的親人。
9月29日,王建新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他所在的公司被評為2020年度武漢市服務行業抗疫先進企業。
作者:鄭婷(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園區品牌宣傳員)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