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只“腳”左右左右踏步走 7600噸老建築完成整體旋轉

198只“腳”左右左右踏步走 7600噸老建築完成整體旋轉

圖說:喇格納小學位移至新址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歷時18天高難度“行走”,太平洋新天地商業中心專案地塊內的喇格納小學,在今天下午1點多順利“搬遷”至新址地下室頂板上。據專案總承包方上海建工一建集團介紹,此次平移工程完成了向西北方向弧線形一次整體旋轉20.97度,位移61.7米的“大挪動”。

中午12點多,記者在專案現場看到,這幢總重約7600噸的老建築下方,安裝了多隻藍色“小腳”,正等待平移到最後指定位置。上海建工一建集團副總裁花力告訴記者,這198只“小腳”是步履式行走器平移裝置,每個可以提供200噸豎向承載力,透過分成A、B兩組,調整步履行走器的角度和行走速度,來實現靈活走位,達到一次整體旋轉的效果,而原理就如同人左右左右向前邁進一樣。“相比常規的拖車平移或裝軌道平移方案,採用步履行走器平移安全性更高且造價更低。整個平移過程無人化操作,既節約人力,又提升了速度,比先旋轉後直線平移至少節省3天工期。”

198只“腳”左右左右踏步走 7600噸老建築完成整體旋轉

圖說:藍色“小腳”步履式行走器平移裝置

此次平移難在哪裡?花力表示,以往平移的建築,大多是矩形建築,而喇格納小學校舍總體呈T字型,共5層,是一幢異形建築,容易在平移過程中產生扭轉變形。此外,在校舍原址的下方,還有一個70年代地下人防結構,在平移前也進行了保護性剝離。為此,專案部根據平移方案的比選,最終確定採用工藝成熟可靠、風險可控的步履式行走器平移裝置,在原址提升70釐米後,一次旋轉平移到位的方案。

因地塊規劃需要,喇格納小學要從原址“搬家”。這座建於1935年的老建築,解放後一直作為學校建築使用,曾是比樂中學、盧灣區第三中心小學等學校的校舍,現在是黃浦區文物保護點。

198只“腳”左右左右踏步走 7600噸老建築完成整體旋轉

記者獲悉,此次平移工程還創下了多項行業第一新紀錄:上海第一次採用步履行走器平移的文物建築;上海第一個T形結構保護建築旋轉平移工程;上海第一次採用弧線旋轉一次到位的平移專案。

其實,將保護建築整體移動早已不是新鮮事。從上海第一個平移的老建築——外灘天文臺開始,四明公所、玉佛禪寺、劉長勝故居、上海音樂廳、查公館等不少老建築,都依靠“平移”這個大招,被保留下來,並且煥發了新生。

上海第一個平移的老建築:外灘天文臺

1993年,外灘的道路要進行改擴建,而天文臺正處於規劃後中山東一路中央,為了保護這座當時已近150歲的國寶級老建築,相關部門決定將它整體東移動。當時還沒有成熟的老建築平移技術,天文臺一天也只能移動幾釐米。即便如此,最後這個重達450噸的天文臺還是成功移動了24.5米,而且沒有絲毫損壞。

上海第二個移動的建築:四明公所

1998年,因籌建中國人壽大廈,四明公所門樓整體平移了23米,西側用新設計建造的屏風玻璃跟相接的高樓相隔離。

上海距離最長的“移動”:劉長勝故居

2001年,靜安規劃開發九百城市廣場,當時已經有著80多歲的劉長勝故居需要被保護性平移。這個時候建築平移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採用採用轉角平移法,只用了30多個小時就完成了33米的平移。

劉長勝故居的整個平移工程分為兩期進行,而二期工程整整讓建築移動了100米。

上海首個平移兼“長高”的平移:上海音樂廳

2003年,為了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寬建設,上海音樂廳開始了平移工程。而這次的平移與以往不同的是,上海音樂廳是一邊升級改造,一邊平移的。工程過程中,先在原地頂部加高了1.7米,然後開始向南平移,平移66.46米以後,又在新地址上,又往上頂升了1.68米,音樂廳面積足足增加了4倍。

上海第一個爬坡升高的歷史建築:查公館

2010年2月,因地鐵13號線以及大中裡(今興業太古匯)專案的規劃建造,這棟近百年曆史,面積1780平方米的大宅整體東南方向整體平移了57.6米,同時還升高了0.4米。這也是上海第一例採用爬坡升高的建築物平移。

上海最大老建築平移工程:梅林正廣和大樓

這棟6層,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在2013年11月,經過18天挪動提前到位,在離原址38米外的濟寧路口重新安家。

上海首個古寺“移動”:玉佛禪寺大雄寶殿

2017年,百年古寺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向北整體平移30.66米,並抬高1.05米,騰出公共活動空間,其內部佛像及文物同步完成平移。

【來源:新民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48 字。

轉載請註明: 198只“腳”左右左右踏步走 7600噸老建築完成整體旋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