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造黑樓獲利五倍利潤 有人跟風危樓竟然有這麼多【圖】
【村支書造黑樓獲利】新聞閣2015年07月24日訊 房地產事業如火如荼,眼紅了多少人,為了讓自己多獲利,村支書造黑樓獲利,不顧他人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職權牟利,村支書造黑樓獲利,據當地多名開發商介紹,隨著當地賴以生存的煤炭行情下滑,當地房地產業受到了極大衝擊。多地出現了房屋滯銷的情況,不少在建樓盤乾脆停工,交房遙遙無期。加上有些開發商加蓋情況嚴重,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組織起來去政府反映。
2004年初,隨著煤炭行情一路走高,呂梁當地的房地產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即便是當初,正規樓盤也寥寥無幾,很多都是沒有任何手續的黑樓盤。”呂梁市離石區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當年5月,離石區上水村前支書王根平,開始在離石區龍鳳街北端搶建樓房。三個月後主體竣工,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
竣工當晚,在當地村民的反映下,離石區政府四套班子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拆除王根平所建房在內的所有搶建的違章建築。
浩浩蕩蕩的拆遷隊,在先行拆除了當地鳳山底村的幾處違建後,卻未對王根平的違建動一塊磚頭。當地官員告訴記者,當地曾多次組織包括公檢法在內的職能部門,協調組織對其進行拆除,有幾次還發生衝突,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奇蹟般地躲過幾次強拆後,王根平的大樓也越造越高。“上水村地處離石區黃金地段,寸土寸金,只要能修起來,就能賣個好價錢。”上述開發商告訴本報記者。
很快,原本四層樓的地面建築被加蓋到了十五層。2008年,王根平甚至為自己的違建申請辦理下了編號為“房權證2008B第000854號”的房產證。2009年,王根平以1.33億元的價格將黑樓倒手賣給了當地一煤老闆。
2013年,在上水村民的舉報下,這棟黑樓的房產證終於被登出了。但王根平已經靠這棟無任何手續的黑樓,輕鬆獲利上億元。
本報記者透過採訪當地開發商瞭解到,按每平方米600~700元的造價,這棟樓的造價最多2000多萬元。
眼看王根平的違建賺得盆滿缽滿,不少膽大者也跟著加入。在呂梁市離石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違建隨處可見。有的未辦理規劃手續,有的沒有土地證、有的沒有施工許可、有的超標建設,大部分乾脆什麼手續都沒有。
一些手續齊全的專案,也存在嚴重的超標建設問題。以當地泰和新天地專案為例,原設計建築面積是4.1萬平方米,在違規加蓋後達到了10萬平方米之多。
與王根平的樓盤一河之隔的虎山路上,由北至南二十餘棟高樓一字排開,有的已經封頂入住;有的建到一半停工,破爛不堪。據當地人士稱,這些房產中僅有幾幢是村民回遷房,其餘的均為“零產權房”。
違建引發強遷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拿到的一份離石區在建專案情況材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在所有76家在建專案中,僅有8家手續齊全且不存在違規情況。有31家存在未辦理規劃及其他手續。
如此大面積的違建背後,終究繞不過一個“利”字。以王根平為例,一幢投資2000多萬元的樓盤,只要找到合適的賣家即可輕鬆獲利上億。即便是沒有王根平的“好運氣”,一幢樓獲利數千萬也不在話下。
在當地,只要和村幹部商量好,便可大肆開發,此類開發投資極少,由於多數地處城區周邊,樓盤外觀、質量也有所下降,但獲利更多。
以上述虎山路眾多樓盤為例,很多都是在和土地所屬地村幹部溝通好後,便開始施工建設。行情好時,只需僱用幾輛挖機挖幾個坑,用鐵皮圈起來,豎上專案的名稱,打上類似交一萬抵兩萬的宣傳口號,便可開始對外銷售。相關土地、規劃、銷售等手續無一齊備。
在這種近乎零成本的投入下,很多人賺了大錢。一位開發上述樓盤的當地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他曾在2012年左右投資了500多萬元在村裡開發,一年後房子賣完賺了近3000萬元。
“畢竟是在違規建設,經常會有執法部門過來檢查,幾萬、幾十萬的開銷也很多,而且還有鬧事的村民,但還是個賺大錢的行業。”上述人士稱。
為了拿地,這些開發商也極盡所能,從承諾多賠款或房子,到恐嚇,再到動手打人強拆,無所不用。
呂梁某縣一集體土地在拆遷時,由於未達成補償協議,住戶不願搬遷。開發商不僅往住戶家裡扔蛇、老鼠,停水停電,還動用數百名身著迷彩服、手持棍棒的隊伍,強行將住戶趕了出去。
暴利驅使下,相關職能部門的人也開始動心。本報記者在呂梁採訪時獲悉,在成規模的樓盤背後,都有當地官員或多或少的參與。離石區就有多名城建、房管局的幹部多年來一直從事房地產開發,有的是自己直接出面,有的則由親友出面照料。
二十層高樓承重牆十餘釐米厚
據當地多名開發商介紹,隨著當地賴以生存的煤炭行情下滑,當地房地產業受到了極大衝擊。多地出現了房屋滯銷的情況,不少在建樓盤乾脆停工,交房遙遙無期。加上有些開發商加蓋情況嚴重,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組織起來去政府反映。
“一天最多時能有4家樓盤的業主過來反映問題,有的遲遲不交房,有的是因為開發商不按圖紙施工,加蓋造成採光和戶型問題。”當地信訪部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據其介紹,當地中陽縣房產部門甚至為違建樓盤印製了假房產證,業主在拿上房產證去辦理貸款時才得知是假的。至今上訴無門。
另有當地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由於缺乏監管,多數樓盤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個別二十餘層樓盤的承重牆體只有十餘釐米厚。
除牆體過薄外,一些依山而建甚至挖山而建的樓盤隱患極大。離石區地處呂梁山脈,平地稀缺。為了儘可能地蓋樓,開發商只能透過挖山獲得土地。
本報記者在當地也看到了很多挖山而建的專案,大多樓體都緊緊貼在削平的黃土山坡上。
據當地土地部門人士介紹,這種稀鬆的黃土極易發生崩塌,此前當地已經發生數起黃土崩塌事故,且造成了人員傷亡。
2013年7月,離石區某村民在搶修時發生塌方,造成了4人死亡。事後離石區政府將其定性為自然事故,並決定拆除山底搶修的違建,但在拆除幾戶後就不了了之了。最終當地政府拿出600萬元安撫死者家屬,這一舉動被不少百姓認為是為了掩蓋當地的違建亂象。
“隱患極大,但政府就是不作為,拖著不解決,是不是非要像太原城中村那樣發生坍塌事故後,才能引起重視得到解決呢?”對於當地職能部門的不作為,多位受訪者表現得極為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