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調解俄烏衝突”成輿論熱議焦點,中國、印度角色受到關注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王盼盼 柳玉鵬】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4日在接受西班牙《世界報》採訪時表示,歐美均無法充當俄烏衝突的調停人,只有中方能做到,中國必須發揮作用。他的這一表態引發多方關注。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5日就此作出回應稱,中方認為,解決烏克蘭危機,要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辦事,要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要堅持透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與此同時,“誰能調解俄烏衝突”成為國際輿論熱議的焦點,中國、印度被頻繁提及,以色列、土耳其等國領導人則展開行動,進行斡旋。俄羅斯《生意人報》6日評論稱,從俄烏近日的外交活動來看,雙方可能在調解人的參與下以更復雜的形式決定衝突的未來。

“一定是中國,我相信”

在擔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前,博雷利曾任西班牙外交大臣。西班牙《世界報》4日稱,博雷利在採訪中為歐盟在俄烏衝突中採取的措施辯護,稱“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將是一種巨大的虛偽和歷史性的失敗”,但同時警告,俄羅斯是核大國,“我們將做必要的事情,但不要大張旗鼓”。

博雷利稱,歐盟的方案是懲罰俄羅斯經濟及支援普京的寡頭。歐盟“從來沒有考慮過軍事幹預,北約也沒有,因為那將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歐盟同時將幫助烏克蘭,為談判和停火提供機會,進行外交干預。“但外交不能只有歐洲或美國,中國在這方面可以發揮作用”。

當被問及“為什麼你覺得中國會做調解員”時,博雷利稱:“因為別無選擇。我們(歐盟)不能成為調解人,這是顯而易見的。不可能有諾曼底模式。也不可能是美國。還有誰?一定是中國,我相信。”他接著說,這只是他的想法,歐盟沒有正式要求中國當調停者,但“既然它(調停者)必須是一個大國,美國和歐洲都不能,那只有中國可以”。

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5日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凡是有助於緩和局勢和政治解決的努力,中方都支援。凡是不利於推動外交解決而是拱火澆油使局勢升級的行動,中方都反對。我們鼓勵俄烏直接談判,也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直面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尋求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中國印度角色受關注

俄烏衝突爆發後,中國一直在與各方保持溝通,表達中方立場。英國《金融時報》6日報道說,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前一天稱,他已收到“中國有興趣調停這場戰爭”的保證,“中國外交有足夠的工具來發揮作用,我們認為它已經參與其中……並且他們的努力將會成功”。報道沒有說明庫列巴是在什麼場合做出上述發言的,但稱在此之後,關於北京可能充當調解人的辯論愈演愈烈。但《金融時報》似乎並不相信這一說法,該報採訪的幾個專家甚至質疑中國調解衝突只是個“煙幕彈”。

《華盛頓觀察家報》5日稱,美國向來在歐洲扮演“安全保障者”的角色,而歐盟建議中國調停俄烏衝突,意味著就在美中兩國進行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之際,“中國將前所未有地在歐洲展示自身的影響力”。

“中國作為全球和平調停者的利與弊”,倫敦國王學院學者奇諾·里奧尼5日在香港《亞洲時報》撰文稱,如果中國成為調停者,對西方來說既有弊又有利。一方面,外界將鬆一口氣,因為這將提高阻止戰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倘若中國引領有關各方實現新和平,這將成為北京的重大外交和公關勝利,同時也將成為美國的挫折。文章認為,中國接下來的舉動將取決於衝突形勢發展。“與俄羅斯不同,中國更傾向於規避風險。現在預測中國的下一步行動為時過早,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國正在謹慎權衡所有選項。”

據印度亞洲通訊社報道稱,庫列巴5日發表講話,呼籲包括印度在內的所有與俄羅斯有特殊關係的國家告訴普京“這場戰爭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關於印度,庫列巴稱:“印度是烏克蘭農產品的最大消費國之一,如果這場戰爭繼續下去,我們將很難播種新的作物。所以,即使就全球和印度的糧食安全而言,停止這場戰爭也符合最大利益。”

“現代外交”網站5日發表印度學者費薩爾·艾哈邁德的署名文章說,烏克蘭戰爭必須結束,但誰帶頭調解,是一個具有極大戰略意義的問題。“也許,只有一個國家,即中國,在印度的支援下,可以干預和促成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和平協議。”文章稱,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強勁而持續,同時也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與歐盟(包括幾個北約國家)保持著良好的經濟和戰略關係。印度在歷史上也一直是俄羅斯的貿易和戰略伙伴,並與歐盟保持著良好的接觸。因此,印度也有能力與中國一起成為調解人。“印度和中國必須舉行雙邊討論,為俄烏之間的斡旋制定務實的路線圖”。

以色列、土耳其展開斡旋

與此同時,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正在展開斡旋活動。據《華爾街日報》6日報道,以色列總理貝內特5日秘密訪問莫斯科,與普京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會談。其辦公室表示,貝內特與普京的會晤是“在美國政府的支援下”進行的,以色列還與德國和法國進行了協調。這個週末,貝內特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3次交談。6日,貝內特在對以色列內閣的講話中表示,即使前景渺茫,以色列仍將繼續努力在俄烏之間進行調解。

法新社稱,迄今為止,貝內特沒有加入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譴責,而是強調以色列與莫斯科和基輔之間的牢固關係。但分析人士指出,貝內特影響俄羅斯立場的機會很小。

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分別與俄烏領導人通話。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土耳其總統發言人卡林表示,澤連斯基在與埃爾多安的電話交談中表示,他已準備好與普京在伊斯坦布林或安卡拉舉行會晤。普京在與埃爾多安的通話中表示,只有在基輔停止敵對行動並滿足俄羅斯要求的情況下,俄羅斯才有可能暫停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他還提請土耳其總統注意,基輔拖延談判程序的任何企圖都是徒勞的。

德國《世界報》6日引述義大利《新聞報》的報道稱,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應該站出來,調解俄烏局勢。報道認為,如果默克爾能出面,在最危險的時刻飛往莫斯科和基輔,就立即停火的條件進行談判,烏克蘭局勢的持久解決就有希望。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目前無論是中國、印度或其他國家都無法調解俄烏關係,因為時機尚未成熟。當前俄烏雙方各自有堅守的底線,俄羅斯在沒有達到既定目的之前不會停止戰場上的行動,且俄羅斯當前還佔據優勢並有戰鬥力。而烏克蘭目前既拒絕承認東部兩個州的獨立,也不同意從憲法中刪掉尋求加入北約,雙方立場相差甚遠。

錢峰認為,對俄烏關係進行調解的時機應該是雙方陷入僵局,或勝負態勢已經明朗的時候。作為地區大國,中國和印度都可以扮演調解者的角色,但俄烏關係背後牽扯到的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立場。美國視中國為對手,不太可能同意讓中國來做調停人,因為這相當於送給中國一個提升國際形象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而言,印度比中國更為合適。

持續關注俄烏衝突的軍事專家宋忠平也表示,當前調停的時機並未出現,無論哪個國家都不太合適。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俄烏衝突背後是美國影子。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86 字。

轉載請註明: “誰能調解俄烏衝突”成輿論熱議焦點,中國、印度角色受到關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