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未來34天是一年中最“兇險”的時間! 趕緊告訴家人……
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終於過去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未來的這34天
是一年中最為“兇險”的時間!
出伏到秋分,8月21日——9月23日,這34天最兇險!
這34天是一年中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一天中的氣溫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涼爽,晝夜溫差逐漸拉大是大趨勢。所謂“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
而這樣的晝夜溫差,最受影響的就是血壓!
血壓波動,心血管疾病爆發!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認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
其實夏秋交替的時間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發期。心血管醫生介紹,人體本不怕炎熱,更不懼嚴寒,怕就怕“一冷一熱”這麼一折騰,於是很多人就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記住這些,才能過好這兇險的34日
一、吃好三樣
1、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夏末初秋是鮮藕上市的季節。
蓮藕新鮮白嫩,含水量足、含糖量低而含鐵量高,味道微甜鮮美。鮮藕生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熟吃能夠養血補虛、開胃健脾。
2、鴨肉
民間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從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來看,鴨肉更適合在燥熱的夏季食用。而且,夏季消耗較大,清熱解暑的同時也應該適當進補。
鴨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煮鴨肉粥、清燉鴨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
3、烙餅攤雞蛋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難熬的伏天進入尾聲,天氣開始轉涼,簡單方便的烙餅成了最受歡迎的食物。
烙餅除了面裡的營養外,其他營養素都嚴重不足。所以吃烙餅時,可以切幾片醬牛肉,加把豆腐絲,還可以加點新鮮蔬菜,如黃瓜絲、胡蘿蔔絲。
二、喝好三樣
1、綠豆粥
綠豆性涼味甘,能清熱消暑、止渴利水,是夏季防暑佳品。
從營養學角度講,綠豆皮富含多酚類物質,蓋上蓋煮沸,儘量避免接觸到氧氣,溶出的多酚類物質尚未氧化,此時清熱解毒作用最強,特別適合煩渴、咽喉腫痛、小便發黃的人飲用。
2、菊花茶
菊花味甘、苦,微寒,歸肺、肝經,適合夏季炎熱季節出現煩悶燥熱、目睛紅澀、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眼目昏花者。
現代醫學證實,菊花茶可以抗炎、抑菌、解熱,還能一定程度上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
3、薑茶烏梅飲
薑茶烏梅飲,出自元代醫學家危亦林編撰的經典醫籍《世醫得效方》。
烏梅味酸澀,性平,其酸澀之性可以收斂神氣和汗液,能生津止渴、止瀉止血。生薑性屬辛、微溫,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的作用。
將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切碎,和綠茶6克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蓋子,溫浸半小時。
該茶飲方能清熱生津、止痢消食、溫中,用於夏季各種飲食不潔或不節引起的腹瀉、痢疾等。
三、護好三處
1、護好肺
對於已經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相比寒冷的冬天,患者夏季感覺最舒服,是穩定期康復治療的“黃金季節”。
夏天養肺也面臨著挑戰,吹空調、吃冷飲都會招來寒氣,引起感冒或加重肺病,讓肺功能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迴圈。
2、護好心腦血管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腦血管疾病爆發的季節。研究顯示,氣溫達到35℃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會飆升。
這是因為身體為了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迴圈到體表,心臟等器官的供血相對就少了。
而且氣溫升高時,心跳、血流速度會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會隨之增加。
3、護好脾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而夏天既是脾胃最脆弱的時候,又是養脾胃的最佳時機。
中醫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念,飯後散步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
但“飯後”並非指吃完飯立刻就開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鐘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並且飯後半小時內不能做劇烈運動。
三伏天,人們不僅會遭受高溫燥熱的煎熬,還容易受到疾病的威脅。你知道在三伏天裡,身體最怕什麼危害嗎?
★ 以下6件事情,請大家要千萬小心! ★
1、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2、不要涼水洗澡
大汗淋漓,熱不可耐,當然想盡快降溫。有人在此時洗冷水澡,以解煩熱之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冷水的突然刺激,皮膚血管立即收縮,血迴圈阻力加大,心肺負擔加重,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體潛在細菌和病毒會乘虛而入,從而引起疾病。
3、不宜溼發睡覺
在夏季,很多人剛洗完澡洗完頭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溼氣入侵身體。所以,夏天最好把頭髮吹乾再入睡。還有最好不要10點之後洗頭,晚上洗頭因為頭皮的毛孔張開,吹風不能吹的完全乾透的關係,人會容易受涼,容易頭痛。
4、不對著空調口吹
三伏天很熱,有人剛從外邊回來或者運動回來大汗淋漓,在這時對著空調使勁吹,溼氣機會藉此機會順著張開的毛孔進入了體內,還有就是整天待在空調房裡的人,夏季就應出汗,體溼才會被排除出來,汗液排不出來久而久之溼氣就會淤積體內出不來,這樣會危及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5、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導致脾虛的根源,而脾虛就會導致體內溼氣過重。所以每天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每天睡夠8個小時。最好可以適當午睡,午覺保持在一個小時左右是最好的。
6、常坐著不動
運動,好像只是運動員的特權了,現代人是越來越不喜歡運動了,這也造成了這一代人多有亞健康的體質,其實這就是由於運動量少造成的。運動少,身體的水溼還有脂肪,各種毒素等都難以排出去。在體內越積越多,慢慢的溼氣就會越來越嚴重。
久坐會使人感到很累,而且會造成腦供血不足,導致腦營養物質和供氧減少,加重失眠、記憶力下降、乏力等,還會引發脖子僵硬。全身肌肉痠痛和頭暈、頭疼。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kwoksang”:我們這裡是八月哎
網友“使用者66xxxx658”:中藥、中醫與飲食、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