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報告:尋秦記中的戰國人吃飯竟然不用筷子那用啥?

  對於穿越後的項少龍,有三大不習慣,第一個是寫字說話,項少龍穿越到戰國以後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那個時候的字,由於還沒有統一,所以各國文字也不一樣,說話也一樣,烏堡主還有趙王都覺得項少龍說話奇怪;第二個就是穿著打扮,因為要穿長袍,留長髮,所以呢對於現代人來講就很不習慣;第三個就是吃飯了,由於時代變遷,飲食文化也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戰國人的飲食文化。

  劇中的項少龍來自香港,習慣了中餐和西餐,都是有工具的,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叉子和刀,所以才一開始他就遇到了這個問題,他跟善柔一起吃飯的時候,由於不識字,所以點了一大盆飯,但是卻沒有筷子。

觀劇報告:尋秦記中的戰國人吃飯竟然不用筷子那用啥?

  於是善柔說到了箸,箸是中國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進食工具。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箸。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箸歷史已有3000多年。

  但是當時的人確實不怎麼用箸來吃飯,而是用手抓的。這個飲食結構和飲食器具有關,我們一起來慢慢看,空前發達的農業生產為各諸侯國爭雄稱霸提供了堅挺的後援,也為後來秦漢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也為秦漢時期人們的飲食提供了豐富的食品資源,促進飲食文化向精緻化的更高層次發展。這種發展首先是反映在上層貴族生活奢侈化,也只有他們才有條件講究飲食的精美和奢華。

觀劇報告:尋秦記中的戰國人吃飯竟然不用筷子那用啥?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飲食結構與商周一樣,仍然是以穀物為主食,以蔬菜、肉類、水產、果類為副食。總的來說,商周時期的糧食作物仍是戰國秦漢時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變化,如商周時期文獻中經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戰國時期則更多的是“粟菽”並重。

  粟是小米,菽就是大豆,自春秋戰國以後日益佔據主導地位,比如《管子•重令》曾經記載:“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飢餓之色。”意思是大豆和小麥不夠,工商業不禁掉的話,百姓就會飢餓,在漢代還成為口糧的代稱,如《鹽鐵論•散不足》:“十五斗粟,當丁男半月之食。”

  為什麼小米和大豆成為主食,在糧食中的地位也比過去提高了呢?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發明,改變了大豆的食用方式。過去是直接將大豆煮成豆飯吃,而大豆又是很難煮爛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將大豆磨成粉和豆漿,食用起來就很方便。同時,大豆又是一種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黃不接之時可以救急充飢,此外,大豆的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於下茬作物的生長,所以大豆的種植就日益廣泛。

觀劇報告:尋秦記中的戰國人吃飯竟然不用筷子那用啥?

  同樣的道理,過去食用麥子也是採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麥飯食用,不易消化。用石磨將麥子磨成麵粉,粒食就改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種各樣的麵食,既可口又易於消化,極受民眾的歡迎。小麥又是一種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糧食作物輪作,提高複種指數來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也是解決青黃不接之時的重要口糧。

  而作為南方主糧的水稻,雖然早在商周時期的黃河流域已有種植,但面積不大,在糧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時期還是珍貴的食物,《論語•陽貨》說:“食乎稻,衣乎錦,於汝安乎?”可見只有上層貴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種植自然不廣。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可以明白,項少龍作為送嫁將軍的時候,公主小倩和趙雅吃飯,雖然是手抓的,但是吃的是白米飯,這是貴族的體現。因為那個時候的白米飯是奢侈品。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38 字。

轉載請註明: 觀劇報告:尋秦記中的戰國人吃飯竟然不用筷子那用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