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報告:心術 《史記》人物的文化意義之十六

  心術 《史記》人物的文化意義之十六

  2017-08-22

  宏道者

觀劇報告:心術 《史記》人物的文化意義之十六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被同代人視為真龍天子,被後代人視為英主明君,最優異者如唐太宗李世民,其文韜武略、為人處事都是超級水平,其它開國皇帝的人品才幹與李世民相比,都要打個大折扣了,尤其是漢高祖劉邦!

  舉兵起義之前的劉邦,是個標準的流氓無賴,在家鄉臭名遠揚。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他當時是“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村幹部,是個地地道道的芝麻官,官雖不大,毛病很多,“亭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欺上辱下、酗酒賴債,尋花問柳,習以為常。經常帶著狐朋狗友到兄長家蹭飯,其嫂子不勝其煩,一次敲鍋以表厭憎,他才收斂但卻記恨在心。縣太爺家擺宴席他也敢去蹭,那天蕭何是主管,宣佈賀禮在一千元以上的人才能進雅間坐上座,劉邦一分錢都沒帶卻欺騙說他要送一萬元賀禮,蕭何於是讓他坐了上座,他在宴席上耍酒瘋,大放厥詞。身為亭長,他在辦公場所嬉戲胡鬧,將同僚夏侯嬰打傷,上司追查此事,夏侯嬰為包庇他做偽證被揭發蹲了一年牢。他到街上吃飯喝酒一向都是“打白條”,從不掏錢,飯館老闆到年底討債無望只好撕掉欠條一筆勾銷。劉邦對儒生看不慣,經常把儒生帽子搶過來,在其中當眾撒尿以示侮辱。他這些流氓習性,當了皇帝之後雖有收斂,但也時有發作。一次大臣周昌進宮給他彙報工作,一進門就看到劉邦摟著戚夫人摸奶親嘴正在纏綿,周昌想回避,卻被劉邦叫住,他剛跪在地上給皇帝行禮,劉邦就抬腿騎在他的脖子上嘻嘻哈哈大笑大叫起來。

  元人睢景臣在《高祖還鄉》中,根據民間傳說,記敘了“劉三”的惡行,“春採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這段話,與《史記》的記載相補充,一副流氓嘴臉,躍然紙上!

  時勢造英雄,正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點燃的起義烽火,將劉邦這樣的鄉村流氓推上了歷史舞臺,就像於建嶸筆下的“流氓父親”一樣,他搖身一變,成了起義者,成了革命領袖,此時,其流氓性格竟然化身為一種特異功能,將人品能力都比他強得多的人聚集到麾下為他效力,最終打敗了洋溢著貴族氣質和英雄氣概的項羽,成了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這種特殊的性格,可稱為“帝王心術”。

  野人有詩云:金玉誠可貴,子女情無價,若為權力故,二者皆可拋,這四句詩,說的是劉邦這號人的絕情之處,這是他們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常人貪財愛貨,易被兒女私情所惑,但劉邦這類人卻不同,他們從年輕時起就揮金如土,四海為家,一般人孜孜以求、斤斤計較、耿耿於懷的東西在他們眼裡都是蠅頭微利、過眼雲煙,從不縈懷於心,顯得極為豁達大度,瀟灑出塵。

  劉邦正是這樣,一次他被項羽的軍隊追殺,兒子和女兒都在他的馬車上,他嫌車上人多馬跑不快,就幾次將孩子推下車,棄之不顧,滕公下車將兩個孩子抱上車,招惹劉邦生氣,竟舉著劍追殺滕公。他的父親被項羽逮住,項羽為逼迫劉邦投降,將老頭捆綁在案板上,聲言劉邦如不從命,就將老頭剁為肉塊下鍋,劉邦回答項羽:“咱倆曾在懷王面前結拜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要把他剁了下鍋,請給我也分碗肉湯喝”!他原本是個好色之徒,打下咸陽,進了秦宮之後,看到佳麗如雲,興奮不已,立即就要住進秦宮享樂。但是張良警告他這樣做是重蹈亡秦覆轍,必然招致秦人的反叛,而且項羽大軍眼看就要到來,天下鹿死誰手還是未知數。劉邦聽完後,立即放棄原來的打算,命令軍隊撤出咸陽城,對百姓秋毫不犯。年輕時的劉邦經常賴債不還,好賺人便宜,那是因為他窮,沒有錢。起義後,作為逐鹿天下的一方雄主,該花錢的地方,劉邦視金錢如糞土,例如為了離間項羽高層,他給張良、陳平、酈食其等說客的活動經費動輒上萬兩黃金,而且從來不問具體的開支明細,任由他們自主支配。

  諸多史料表明,劉邦對戚夫人感情很深,她帶給劉邦很多歡愉。在戚夫人的一再勸說下,劉邦想廢掉呂后所生兒子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但此舉遭到朝臣們的一致反對,連“商山四皓”也出面為太子站臺。最後劉邦忍痛割愛,放棄了廢除太子的想法。劉邦此舉顯然是從劉家皇權的穩定性考慮的,在涉及到權力的關鍵時刻,他放棄瞭如膠似漆的私情,正像他為權力而放棄珍貴的金銀財寶一樣。常人處事從私情好惡出發,劉邦從權力利害出發,擴充權力穩固權力是利,反之為害。他以權力為目的,對人之常情的“絕情”和對金銀財富的揮灑,正是他帝王心術的體現

  這種心術還體現在用人方面。在劉邦的意念裡,打江山靠人才,人才頭上必須戴“緊箍咒”,身上最好有汙點以便操控,如此方可當太平皇帝,高枕無憂。

  劉邦身邊謀士戰將一大堆,但他最不放心的就韓信和蕭何,這兩人不但人品才幹出眾,手握重權,而且擁躉很多,人脈盛廣。劉邦一方面重用他們,讓他們為自己打天下治天下效力,同時又時時提防著他們,以種種措施監控他們,確保自己帝王之位的穩定。韓信在漢中被劉邦拜為大將之後,統領全軍,其軍事才華很快顯現出來,功勳日盛,威震華夏,劉邦表面上對韓信讚賞有加,但同時又加緊了對韓信的控制,他曾多次對韓信搞突然襲擊,於行軍大帳中褫奪其軍權,撤換其手下軍官,將其兵員調往他處。楚漢相爭之時他封韓信為楚王,但項羽一死,劉家王朝剛剛建立,他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削去韓信的王爵,以區區淮陰侯打發韓信,韓信最後的謀反是屢遭懷疑和受辱後一種憤激的行為,他的慘死去除了劉邦的一塊心病。蕭何早年在沛縣當官,對社會治理的關鍵爛熟於心,是個難得的相才,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之際,蕭何作為大後方關中根據地的最高首長,其治國理政的才幹發揮得淋漓盡致,保障了劉邦軍隊有源源不斷的兵員和糧草補給,為劉邦的勝利立下了大功。但劉邦對蕭何心存疑忌,多次派人到後方找茬子,蕭何將兒子疑忌宗族裡幾十號人送到劉邦身邊,等於是做了人質之後,才暫時安寧了。建國後,蕭何忠心耿耿輔佐劉邦,但韓信謀反一事平息後,劉邦突然宣佈給蕭何加封五千戶,同時更換了蕭何家的侍衛,另派一支五百人的警衛隊伍,名為尊寵,實為戒備和防範。陳豨反叛後,劉邦帶兵在外,多次派人回首都瞭解蕭何的動靜,蕭何在朋友的提醒下,故意到處強買百姓田地購置屋舍,以激發百姓對自己的不滿,自汙其名,劉邦才放心了。後來當蕭何建議劉邦開放皇家園林以便百姓耕種時,劉邦竟將蕭何下獄。在劉邦的淫威下,蕭何雖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但終其一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有二心,這正是劉邦心裡所要的結果。

  對普通百姓,劉邦靠神化自己,搞個人崇拜以掩蓋自己的流氓出身和劣跡,騙取他們的信任。但對身邊瞭解他的近臣則採取了更為強悍的措施,以樹立威信,鞏固權力。

  蕭何、韓信以及劉邦身邊的諸多文臣武將們跟隨劉邦多年,有的甚至是他的發小、鄉黨和早年的同事,對他的人品、智識甚至早年的流氓事蹟都很清楚。這些人的心中對他不會有多少敬意的,他們嘴中所謂劉邦的帝位是“天意”、“天授”之類說法,是實在找不出劉邦過人之處後虛偽客套的恭維之詞。“僕人眼裡無英雄”,何況自己劣跡斑斑!對此,劉邦心知肚明,他知道真正能對自己的權力地位構成威脅的也就是這些人。普通百姓在他眼裡愚昧無知,靠自己醉酒斬白龍,頭上有云彩,算命有貴相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就足以叫他們畏如神明,死心塌地做順民。而要管理這些太瞭解他底細的文臣武將,讓這些人對他畢恭畢敬,必須另有高招。

  第一招是“誅大為威”。他一方面對韓信、英布、彭越、陳豨之類戰功赫赫的元勳進行無情地誅殺,同時對蕭何這樣級別的功臣高官施加明顯的猜忌和震懾,其目的就是要殺雞給猴看,以儆效尤。殺了彭越,還把他剁為肉醬做熟了奉送給各位大臣就是明證。第二招就是建立朝儀,從形式上強化君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儒生叔孫通參照秦皇宮的禮儀制定了朝見皇帝的禮儀程式,在長樂宮建成啟用之日,第一次施行,秩序井然,有舉止“不如儀者輒引去”,劉邦大為高興,感嘆到“今日乃知為皇帝之貴也”。甚至他的老父親聽了家臣的建議,在家裡對他改行君臣之禮後,劉邦也認為這樣做能體現皇帝的權威,對家臣給與獎勵。

  劉邦的這些心術,並非他獨有。歷史上改朝換代之際,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場,豪傑四起,具備這種心術的人大有人在,有的人失敗了,壯志未酬;有的人成功了,又開闢了一個新王朝。劇情各有不同,主人公的心靈世界,卻好像打著一個同樣的烙印。

  一天,新宮殿未央宮建成了,在宏偉壯麗的殿堂之上,當了皇帝的劉邦掩抑不住自豪之感,他手捧玉杯,為老父親賀壽,同時揶揄父親道“小時候你老罵我是個流氓無賴,將來沒啥出息,比我哥差得遠。今天你看看到底誰比誰差得遠!”滿堂之上,笑聲一片。

  因此,在中國,對流氓也不可小覷,如果他有了劉邦那樣的心術,那前途真是不可估量了!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36 字。

轉載請註明: 觀劇報告:心術 《史記》人物的文化意義之十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