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90後,二線城市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來到這個城市有六年了,畢業的自己做了大人們眼中的“乖乖男”,別跑太遠,家裡就你一個兒子。。。這是聽到大人們最多的嘮叨,沒有像同學一樣遠走北上廣,當然在我們那個小縣城,都以來這個省會城市為驕傲,因為它的特殊性,特權化讓它成了浩瀚宇宙的那顆最耀眼的星星,武漢,全國少有的集整省財力物力為一體,復興,崛起,殊不知周邊城市已滿目瘡痍,就好像外人常常說的那句話,湖北就是武漢嘛,不知道還有34個市。
今年25歲了,這個時候突然感到了迷茫,這種感覺前所未有,是長大了吧,五年的銷售工作讓今天的我竟然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反倒是越來越懷舊,時常兒時玩伴一幕幕場景呈現眼前,那是實實在在的開心,工作後的自己不會笑了,是好久都沒有。
今年父母也來到這個城市打拼,其實他們有手藝,在老家過日子綽綽有餘,租的兩人間,潮溼,破舊,小,光線暗,我能想到的詞都用上了,但是這裡接地氣,有縫補,有菜場,是可以跟他們租更好的,但是我太瞭解他們了。
上次吃飯,我說我和爸都喜歡吃家裡土灶煮的,又香又好吃,這大城市你們明顯住不習慣,老爸天天吃電飯煲的都瘦了,好好的家裡舒坦生活不住,搞不懂你們,說著說著我爸還生氣了,他說,我家隔壁全部都走出來了,就剩下我家,一定要走出去。
有時候感覺他們生活就是為了爭一口氣,我覺得不值得,也許這種念想更是他們生活的動力,但也好像是農村很多家的傳統,沒人能改變。
國慶節去了一趟鳳凰,想象中的淳樸民風,有山有水,小橋流水,到了才發現確實只能是想象中的,完全成了一個商業區,熱鬧程度足以和城市商業區媲美。
每天走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路邊的高樓大廈,挖掘機轟隆隆的地鐵,好像這一切都與我無關。我喜歡老家的生活,可是連父母都厭倦了,是我老了,或者我早已跟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待續)
各種訊號顯示,中國已經從人口紅利邁入到人才紅利。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不餘遺力打造北京(文化政治)、上海(金融)、深圳(科技)、廣州(貿易)這四個一線城市,吸引了全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人才湧入,這些人才為一線城市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
戶口限制、房價飆升,生活成本高,也成為一線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附屬品,而在這個過程中,小部分人成功躋身城市的金字塔頂端,部分擠在金字塔的中間部位徘徊,還有部分在金字塔的底層掙扎。最底層的這批人,成為了最先撤離北上廣深的一批,中間有部分也在蠢蠢欲動。
根據“智谷趨勢”調查資料顯示,從2013至2016年,清華和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的留京比率下跌明顯,其中,北大博士生的留京率三年甚至銳減31%。
那些逃離北上廣的人,去哪裡了呢?
家鄉的省會城市往往成為這些逃離者的首選。而這些長期向一線城市輸出人才的省會城市,不僅對於這些從北上廣流出的高階人才喜愛異常,還把目光瞄準近800萬大學畢業生。
2017年以來,各省會城市搶人大戲越演越烈,開啟了送送送模式,送房、送戶口、送錢等不留餘力。
成都
提出“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後就業”,實行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制度;對各類急需緊缺人才發放“蓉城人才綠卡”等。
對全市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從外地新引進的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按照四類發放安家補貼3年,最高達2000元/人·月。對重點創新創業團隊和知名企業引進“高精尖缺”人才,最高給予500萬元獎勵。
鄭州
出臺“戶籍改革”,提出外來務工人員在該市參加城鎮社會保險滿兩年,本人和直系親屬即可落戶鄭州市中心城區,以及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和遷入城鎮的農村籍退伍轉業軍人的落戶限制。
西安
釋出23條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提出“未來五年,預計投入38億元,引才育材100萬名”,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研究生、或在國外留學取得碩士以上學位並經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可直接落戶,並且其配偶、未婚子女(含離異人員)可以隨遷。
武漢
的“落戶新政”開始實施,對於高學歷人才落戶堪稱“零門檻”。留在武漢創業就業的大學生,畢業3年內無須買房即可申請落戶,博士、碩士可直接落戶;一個月後,又提出了“支援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
長沙
出臺“人才新政22條”,未來五年將投入百億以上資金,吸引儲備100萬名人才;高校畢業生“先落戶後就業”,給落戶並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等,兩年內每年分別發放數額不等的租房和生活補貼等。
合肥
則出臺政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等,可以自主選擇落戶地直接辦理。在合肥市就業的普通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等,可以在就業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從各二線省會城市給出的豐厚條件來看,似乎對於搶奪一線城市
回
流
人才勢在必得。經過激烈的搶奪,二線城市爭搶人才的效果如何呢?誰優先搶到了呢?
就2016年的城市簡歷投遞數量來看,二線城市佔到55.11%,大量超過一線以及其他城市。
據有關資料顯示,從2016的人口增量上看,長沙、鄭州、武漢等二線城市已經超過京滬,成為吸引人才的主要地區。
按照獵聘公佈的資料,2017年一季度,杭州已經超越北上廣成為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的城市。其次是深圳、武漢、西安、蘇州、上海、成都、北京、南京、廣州。
而智聯招聘此前釋出的調研報告也顯示,2017年應屆畢業生簽約二線城市的比例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基本持平,而希望在二線城市就業的比例達到37.5%,明顯高於一線城市的29.9%。
隨著二線城市搶人大戰的持續推進,新一輪的城市排位賽已經悄然開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2017-10-20)
第一條法則:請記住,你進入的是一家講求實效的企業,請用你的業績說話。
任何企業都不缺乏價值觀強、盡心盡力的銷售人員,這種銷售人員叫做事倍功無。企業需要的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的人,能有效利用企業提供的資源突破銷售任務的人。
第二條法則:如果你要離開,請帶上你的榮譽和獎金,我們是你最好的證明人。
走要走的光榮,離要離的清白。企業永遠惋惜優秀人才的離去,企業永遠恐懼平庸人才的存在!捍衛自己的名譽吧!用你的榮譽和獎金來說話!
第三條法則:在你發出抱怨前,先想想同樣條件下優秀者是如何做到的。
我有五個“己”字要送給各位做銷售的朋友們!這五個“己”字是:確實認識自己、隨時提醒自己、切實檢討自己、絕對發揮自己和篤實把握自己。
第四條法則:企業永遠喜歡這樣的銷售人員——面對困境就有原因分析,更有解決方案。
我們這個社會什麼都不缺,就缺這樣一種人:他們會思考,能行動。
第五條法則:昨天的經驗會成為今天的障礙,你需要不停地學習和進步。
請永遠記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探索與不斷的學習,才是你進步的基本保障。
第六條法則:銷售人員生存的價值只有一條——為客戶創造利益。
請永遠記住——“為人民服務”。一個成功的銷售員應時時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替客戶著想實際上也是在替自己著想。
第七條法則:被拒絕是銷售的家常便飯,惟有你是優質彈簧,修復能力才會最強。
什麼叫影響他人,就是讓客戶說“是”這樣的一種能力。
第八條法則:全世界成功銷售人員的共同點只有四條——喜歡,自信,悟性,德行。
全世界每十個人裡只有兩個人適合做銷售,他必須具備兩種最基本的天賦,一個叫自我激勵,第二種叫設身處地的能力。
第九條法則:我們無視你的文憑、背景和經驗,惟有貢獻證明你的價值。
當一個人擁有太多、選擇太多,他有了太多的退路,事實上就沒有了進步的可能。
第十條法則:客戶忠誠之道——準確、方便、夥伴、諮詢。
客戶忠誠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客戶忠誠於企業的意願;一種是客戶忠誠於企業的行為。所以說忠誠不是天生的,忠誠必須要去贏得,那麼作為企業要做的,就是推動客戶從“意願”向“行為”的轉化程度。
當然啦!作為總經理也該學學這18件事兒
1、公司利益高於一切
公司是全體員工的生存平臺,個人利益不能亦不得與之發生衝突。一旦禍起蕭牆,輕則申斥處罰,重則革職走人。砸了老闆或大夥兒的飯碗,誰也別想有好日子過。
2、團隊至高無上
團隊是各部門的生命線,在團隊力量支撐產業實體的市場經濟時代,除非你是來自異域的月球空心人,否則,沒有一個桑拿從業人員能夠不遵守現代人約法三章的生存和工作方式。
3、用老闆的標準要求自己
個人薪水、抽成、獎金的分配雖然與工作業績相關,但它們最終是在老闆所獲取的企業利益的源頭基礎上實現。所以為謀求自身利益的兌現和擴大,就有必要以老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團隊中,你的主管、你的客戶,都是你的老闆,你的工作態度必須要超越他們,否則你將永遠是他們的指責物件。
4、把事情做在前面
什麼算是敬業的標準?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你所做的事情是在別人之前,還是之後。
如果是老闆想到的事情,讓你去做的,你做完了,但這算不上是在前面,前面還有老闆。如果老闆還沒想到的事情,你做完了,很棒!
同樣地,比較物件還有主管、同事,看看自己的努力是在前面還是後面。面對一大攤子管理及後勤機關人員,讓人挑刺是很委屈很難受的,但要知道,做在前面就可以去挑別人的刺,如果你想改變局面的話。
5、響應是個人價值的最佳體現
個人價值的體現建立在團隊對你的需要程度上!所以,每當上司發出倡議或團隊中有人尋求工作支援的時候,在第一時間做出積極響應就是必須的事情,因為這關係到你的價值體現。
6、沿著原則方向前進
對於原則方向只能接受它,不能抗拒它。如果你打算堅持下來並期望有所作為。那麼,如何才能做好事情?很簡單,沿著公司明文規定的原則方向前進,不要偏離,不要為人所左右,包括你的主管的某些指令在內。
7、先有專業精神,後有人才
各個部門中有各種各樣的人,但其中總有些人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他們沒有專業精神,他們無法被人所倚重,他們只是部門中的一些省略號,註定將要在只尋求結果的模式和程式中消失。
因為專業精神,就是服務本身,服務既是指為客戶服務,又是指為自己周圍的同事服務。
8、 規範就是權威,規範是一種精神
有的人做事永遠不能規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把它視為是必須的,所以他們永遠受到打壓,成績總是被人否定。
規範是一種精神,一種可貴的習慣,這是它不容易養成的原因。但是,沒有規範,就沒有權威,規範意味著你不但懂得做人和做事,而且懂得如何做好它們。
9、主動就是效率,主動、主動、再主動
主動的人是最聰明的人,是團隊中最好的夥伴,是人人都想要有的朋友。永遠要記住,主動精神是你最好的老師。在困難的時候能夠幫助我們的,是主動而不是運氣。
10、任何人都可成為老師(道商學院俞凌雄課程|俞凌雄贏利之道|俞凌雄合夥人|俞凌雄最新道商合夥人事業|俞凌雄最新演講影片|俞凌雄合夥人如何加入|俞凌雄弟子怎麼加入| (135856)w!Q !同號 褚老師)
因為擔心犯錯誤或是為了尋找心理上的安全感,人們希望有個人能依*,能給予指點,這是對的,問題是有人總是錯將領導當成唯一的老師。姑且不說身為領導的老師往往不喜歡笨小孩這一慘痛的教訓,事實上團隊中任何人都可成為你的老師,只要你虛心求教,而不是為了達成曲線救國的其它目的。因為你需要的只是知識,而不是老師。
11、做事三要素,計劃、目標和時間
永遠要有計劃,永遠要知道目標,永遠不要忘了看時間。
12、不要解釋,要結果
競爭社會中,許多時候,解釋是沒有意義的,這意味著你想推卸或要別人來承擔責任。
如果你不希望看到最後的結果,那麼首先要做的是儘可能去改變過程。永遠記住:業績會說話,成就會說話。
13、不要編造結果,要捲起袖子幹活
不要用可怕的結果嚇唬自己或是嚇唬別人,首先捲起袖子去幹活。只有這樣才知道結果是否真的很可怕,經驗表明,95%以上的可怕猜測會因為捲起袖子幹活而自然消失。
14、推諉無效
在失敗面前,在錯誤面前,每個人都知道最不好的做法就是推諉,而推諉在團隊中是無效的。
團隊好比一根鏈條,總是推諉的人猶如鏈條中的沙子,會讓其他人感覺特別彆扭,並且會讓人加深對你所犯錯誤的印象。
15、簡單、簡單、再簡單
不要太誇張,不要虛張聲勢,更不要節外生枝。尋找捷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首要方法。同樣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完成得比別人更簡單,就是好樣的。
16、 做足一百分是本分
一百分是完美的表現,追求顧客滿意,追求完美服務,是桑拿從業人員的工作標準。不要以為這是高要求,如果你能實現一百分,不過是剛剛完成了任務而已。
17、做人要低調,做事要高調,不要顛倒過來
低調做人,可以在你周圍保持健康的空氣,而高調做事,則可以贏得支援和聲譽。
18、溝通能消除一切障礙
溝通能力是從業人員的起碼素質。不要怕溝通中的小麻煩,如果你不想面對更大的麻煩,就要溝通,就要協調周圍的一切。順暢不會從天而降,它是溝通的結果。
俞凌雄道商合夥人負責人褚濟國
俞凌雄道商網路招商負責人褚濟國
俞凌雄道商山東分公司負責人褚濟國
俞凌雄最新課程專案諮詢負責人褚濟國
(2017-10-10)
2017年9月12日,e租寶案件一審宣判:創始人財產充公,終身監禁,24位高管通通入獄。
一經公佈,P2P,信託,三方理財行業人人自危,原本以為只是股東有責任,現在看來,高管也可能難逃罪責。
在如此“高危”的大環境下,現存的互金職場人,怎樣才能做到運籌帷幄,從而決勝互金職場?本文,為你揭曉互金職場中的六大生存法則。
法則一:選高管
作為一名公司管理層,掌握公司重要資訊、負責公司經營管理的人員,是公司的“頭腦”和“手腳”。互金行業聚集了大量金融業精英人才,也為他們提供了全新的個人發展機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只有具備自律精神和職業操守的高管,才能讓一家公司走向可持續經營的道路,向規範的方向改進。
法則二:選股東
互金行業不是一般的行業,業務具有特殊性。即便你做的事是完全合法合規的,也會存在監管部門的常規檢查,多數投資者會產生誤解甚至說會帶來風險,這些都是可能發生,所以股東的決策就是關鍵。
平臺股東規範經營,不急功近利,有條不紊的應對,不在業績規模和行業競爭的壓力下走向各種各樣的坑,這樣的互金平臺才是你明智選擇。
法則三:選模式
作為新生事物,很多金融監管部門也看不懂業務模式。但是你可以從平臺的運營模式中去判斷互金平臺是否存在“自融”、“資金池”、“虛假標”、“期限錯配”等現象。
瞭解互金平臺運營模式,安全風控模式,有無資金池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發售等等情況,才能有利於你做出正確的決定。
法則四:選薪水
金融行業,可以說是薪水最高的行業。如果湧入互金行業的從業者,被高薪誘惑,在擇選平臺的時候,對公司商業模式風控保障不做考慮,怎麼能在互金的監管大潮中生存到最後?
平臺為你提供的發展機會,能為你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你難道還要一味追求高薪水嗎?
法則五:選管理
網上就有人曾說去面試一家公司,就看公司的衛生間,這個就是側面反映公司的管理。而互金行業,風險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
所以說,平臺不僅要受國家的認可,擁抱協會監管,更要為投資者創造安全穩健的收益,這些都離不開管理。平臺的安全保障,風控技術以及平臺數據,都與互金職場人生存息息相關。
法則六:選存管
銀行存管,這個是平臺的基礎標配,如果沒有存管,說明平臺的實力還不足以達到銀行存管的要求,平臺實力就是互金生存的保障!
互融CLUB平臺:緊跟政策導向 安全合規運營
互融CLUB作為專注房產抵押的優質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擁有最具影響力的股東背景,主要股東中國電訊號百控股是中國通訊業的巨頭,另一大股東富匯金融,是由原上海最大的公募基金華安基金董事長親自領銜,集匯豐銀行、巴克萊資本、上投摩根等全球知名金融機構頂尖人才。
2017年4月10日,互融CLUB正式與新網銀行簽署銀行存管協議。
2017年8月19日,互融CLUB與新網銀行合作的資金存管系統正式上線,從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銀行對平臺使用者資金的管理和監督角色,最終達到保障使用者資金安全和符合行業監管要求的目的。
管理團隊的互融CLUB CEO彭加亮博士表示:我們要做有實力、有背景、操作規範、運營模式合理、風控流程完善的互金平臺,更要做服務細心,服務貼心、服務專業的互金平臺,保障使用者每一分錢安全的同時,更要用專業的服務贏得使用者信賴,努力打造讓百姓放心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
作為互融CLUB中的一員,一名互金從業者,深刻的知道互金行業需要堅守和延續,也希望每個互金職場人都能做好職業規劃,選擇到合適的平臺。
(2017-10-20)
得人才者得天下!
為提升競爭力,各城市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福利政策吸引、爭奪人才。如給戶口、給錢、給補貼等。
武漢、長沙先後發起“百萬人才計劃”,其中武漢還在促進人才八折買房優惠政策的落地,鄭州、杭州、西安、無錫也先後加入該“戰場”,成都更是提出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滿5年後可申請按入住時的市場價格購買,購房後5年內不得出售。
今天,合肥更狠的招數來了。
01
合肥戶籍新政來了
據微信公眾號“合肥城記”披露,知情人士反覆確認後得知合肥市將採用戶籍新政策:
與擁有合肥市區戶口的居民不超過三代的表親關係,且本人學歷在中專以上,可以將自己的戶口轉移到合肥市,之後就可以掛靠親屬的房產戶口變為合肥戶口進行買房,而轉移後自己的戶口將會變為合肥個人戶口。
訊息尚未核實,但據該號披露,該訊息已經透過合肥市派出所、市長熱線等通道確認屬實。只是每個區的規定不盡相同,據瞭解,蜀山區需先轉為集體戶再轉至家庭戶,而包河區則省略了中間環節,可直接轉至家庭戶。
如此言之鑿鑿,想不信都難。再者,搜狐、新浪樂居等媒體都已轉發。
02
三代以內中專學歷表親,可掛靠入戶
新的戶籍政策規定,在合肥市有房的居民,其不超過三代的表親且學歷為中專以上者,皆可掛靠入戶。
根據三代表親關係到戶籍處辦理寫承諾關係宣告:自己的伯父、叔父、姑母;叔伯姑的子女;舅父、姨母;舅姨的子女;自己的親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子女;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均可滿足三代表親關係。
也即,如果你在合肥有房有戶口,你的表弟、表妹等只要是中專以上學歷,就可以將戶口轉為合肥集體戶,然後掛靠在你的戶口本上。
這份新政肯定能夠提高合肥的城市競爭力。因為在這份新政之下,合肥必定又能吸引不少人才前來,為城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同時,對於急於在合肥買房而苦於沒資格的人,亦是個天大的好訊息。目前,合肥限購政策規定,外地人在廬買房,需要不間斷繳納1年以上社保或納稅證明。
1年的時間雖說不長,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這份最新的戶籍政策,勢必會增加合肥的購房需求,甚至演變成投機取巧的炒房客們的終南捷徑,讓已經迴歸平穩的合肥房價,再一次點燃。
資料來源於房天下
本號曾推送過《房價下降了嗎?真相是:只有這三個城市》(點選即可檢視),在文章中用資料分析了自今年3月啟動第二波強調控以來,房價真正被控制住的城市只有三個:北京、合肥和蘇州。
好不容易被控制住的合肥,會不會因為這份戶籍政策而異動?這應該是肥居民此刻心中最大的疑問。
03
合肥樓市會異動嗎
合肥戶籍新政對於房價肯定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不會改變合肥樓市現在的局面。
此前,西安房價在其人才新政,以及調控不夠壓力等因素影響下的刺激下,一路走高。
為了打壓房價,西安出臺加強調控政策,宣佈:對參與教唆、誘導或協助購房人偽造證明材料、騙取購房資格的買賣雙方、中介結構、工作人員都將受到嚴懲,買房者取消網籤合同,且他和他的家庭五年內禁止在西安購房,其他人員根據法律法規追究相應的責任。
可見,一旦戶籍政策使得房價有抬頭跡象,必定會引起調控政策加碼。
合肥是上一輪樓市的領軍城市,本輪打擊炒房客的調控力度異常強,才讓其房價成功維穩。
昨天,合肥又進一步調整了房貸利率,宣佈合肥14家銀行全部取消首套房基準利率,齊刷刷上浮10%。不僅如此,二套房利率也都有所上調,其中個別銀行將未結清貸款購買二套房的貸款利率上浮至35%。
剛需客、炒房客一起管制,其目的很明顯,在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要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和調控,盡一切可能維穩房價。
因此,在新戶籍政策刺激下,後續估計會伴隨著更強的監管政策和調控政策出臺控房價,以防被投資者鑽空子。
04
中國城市化的未來令你震驚
如果用更大的視角看待合肥這份戶籍新政,結合此前武漢、長沙、成都、鄭州的人才爭奪政策會發現,中國的城鎮化已經徹徹底底轉變為了大城市化。
安徽除省會合肥以外的15個地級市,在人口爭奪上本就受制於合肥。巢湖已經被合肥聯合馬鞍山、蕪湖所瓜分。此戶籍新政一出,將加速合肥抽血安徽其他城市,也將加速壯大省會合肥。
此前,我曾統計過安徽16城人口(以小學生人口為依據)、財政、GDP、資金總量,就發現四個指標綜合起來,沒有誰能抗衡合肥,安徽已然走向了“一省一城格局”
安徽16個城市經濟與人口增長情況
(2010年~2016年)
地區
資金
人口
財政
GDP
銅陵
200%
78%
132%
105%
合肥
197%
47%
137%
132%
蕪湖
140%
56%
215%
143%
馬鞍山*
132%
66%
101%
64%
淮南
105%
57%
88%
60%
蚌埠
162%
6%
212%
118%
宿州
150%
3%
266%
108%
黃山
117%
3%
146%
86%
亳州
192%
1%
274%
104%
宣城
154%
-2%
180%
101%
阜陽
188%
-12%
224%
94%
淮北
132%
-13%
100%
73%
池州
139%
-16%
129%
96%
滁州
154%
-20%
231%
105%
六安
146%
-27%
130%
64%
安慶
129%
-33%
153%
55%
安徽
150%
-7%
133%
97%
全國
112%
-0.03%
93%
87%
資料來源於各城市統計局,其中馬鞍山2016年小學生人數未公佈,變化時間段為2010~2015年。
資金總量是指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反映的是城市彙集資金強弱,人口是小學生在校人數。
上圖中銅陵、淮南四個指標活躍,是由於它們的基數小,且分別在2015年吞併了安慶樅陽縣、六安市壽縣。馬鞍山與蕪湖,則是與合肥一道瓜分了巢湖。
從圖表資料來看,幾十年後,安徽恐怕就只剩下合肥。
武漢、長沙、成都、鄭州也在用各種方法爭奪人才。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最後估計也只會剩下各自的省會,或者形成大武漢、大長沙、大成都、大鄭州都市圈。
廣東會形成以圍繞香港-深圳-東莞-廣州為主抽的城市圈,江蘇則被一分為三,北邊形成大徐州,中間形成大南京,南部將被劃入到大上海。
至於西北地區人口規模小的省/自治區,如寧夏、青海,在東部人才優惠政策爭奪下,毫無招架之力,最後估計連一城的規模都難以形成。
照此演變下去,中國城市化的終端會呈現強省“一省一都市圈”,中等省份“一省一城”,弱省“無城”格局。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名人”:倒貼錢給我 我都不會把農村戶口 遷移到合肥的
(2017-10-11)
日前,武漢釋出高校畢業生落戶升級版新政,其中,憑畢業證就可落戶、購房租房可“打八折”、最低年薪指導標準出臺等政策引發社會關注。近年來,為吸引人才落地紮根,不少二三線城市在住房、戶口、創業扶持等方面給予高學歷人才政策優惠,這也被輿論稱為新一輪的“搶人大戰”。
落戶條件更寬鬆
近日,武漢市招才局、市公安局釋出的《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的通知》明確,留漢大學畢業生年齡不滿40週歲的,可憑畢業證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
武漢的這則“求賢引才”的訊息一時間成為輿論熱議話題。其實,近年來,中國不少二三線城市陸續放出招攬人才的“大招”,釋出了各種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優厚引才的指導意見及措施。
例如,成都今年丟擲的“蓉漂”計劃則推行“先落戶後就業”,據瞭解,按照這一政策,具有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以及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兩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均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
濟南市公安機關今年也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戶口遷移新政策,全面降低落戶標準,規定符合條件的大專、中專學歷人員即可落戶濟南。
據教育部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有795萬人畢業,比去年增加約30萬人。對於初入社會的高校畢業生來說,各地的就業優惠政策自然會影響他們的求職規劃。
智聯招聘9月釋出的一份《2017年秋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有無戶口,對城市歸屬感指數的高低有較大影響。對於求職者來說,戶口、房價、醫療、教育等仍然是他們選擇留在這座城市的重要因素。
生活補貼更豐富
觀察各地的“引才”政策,如果說戶口帶來的是一些隱性福利,那麼,不少城市為招攬人才開出的各種補貼可以說是“真金白銀”。
有媒體統計,各地給予人才的補貼專案包括見習補貼、技能等級補貼、培訓補貼等,數額佔據大頭的是租房生活補貼,且補貼政策的門檻並不高,在當地就業並交納社保即可。
例如,南京規定,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學人員)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在全日制技工院校取得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畢業2年內在該市就業且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在南京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可申請面積為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到1000元的租賃補貼。
杭州也於今年出臺了《杭州市新引進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發放實施辦法》 ,其中規定,畢業後一年內在該市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碩士研究生每人補貼2萬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補貼3萬元,申請時限為自畢業之日起一年內,一次性發放。
購房價格更優惠
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說,考慮在哪裡“安放青春”,各地的住房政策當然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在媒體對各地“引才”政策的盤點中,和其他優惠政策相比,購房優惠更多與落戶政策相關,例如,廈門、青島、濟南、鄭州、無錫等城市的落戶政策相對寬鬆,畢業生落戶後就不受一些限購政策影響。
以武漢為例,該市最新出臺的安居住房政策明確,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這也被外界解讀為“購房租房可打八折”。
在成都,該市為“蓉漂”安居問題提出了人才公寓、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單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種方式和途徑的解決方案。為方便外地來蓉應聘的應屆畢業生,該市還設定了20餘個7天以內免費入住的青年人才驛站。
長沙則對到當地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並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我可以陪你看星星”:打八折。。。我堂堂大學畢業生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你以為我缺那兩折的錢?其實我缺的是那八折的錢
網友“浪跡紅塵6979818”:沒有人的城是鬼城。
網友“沐陽家長”:房價翻一翻拋個八折優惠套一批剛出學門的學習,這手已經伸到高校了。。
網友“方 向”:搶到人落戶就搶到房奴了
網友“綠陽”:不過是變相買賣房而已!
網友“豬蹄燉蘑菇”:其實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導致明明房子勾住了,卻買不到,那就是很多中產階級就算生一個女兒,女兒沒結婚前他們也把多餘的錢買套房投資,三個人兩套房在中國中產階級很常見,真正需要的人買不到
網友“GPv”:橫盤五年,然後再漲一番,每年20個點也不虧呀
網友“GPv”:挺好呀,先買了房子,幹兩年,走人再把房子一賣
網友“假行僧”:我大合肥汗顏
網友“豬蹄燉蘑菇”:有限制5年不得賣了
網友“福樂”:調控就是漲價,打折就是讓人才啃老變房奴,真不要臉自導自演的牲囗!
網友“飛馳往事”:唉,怎麼重慶就沒有
網友“halley海”:還不是想賣房子去庫存。。。
(2017-10-13)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qzuser”:我吃過的動物比多的多
(2017-10-12)
主流媒體的通訊報道里,不斷釋放著這一年的就業形勢。並從十多個“二線城市”(武漢、南京、成都、長沙、西安等)相繼出臺的應屆生就業優惠政策裡,看到“新時代”就業的大好氣象。媒體賦予這種潮流一種較為利好的局面:“搶人大戰”。“二線城市們”開始放出求賢若渴的訊號,政策著力點也放在畢業生最為關心的戶口、住房、創業扶持等多種實際需求上,“零門檻”落戶、購房租房優惠、現金補助等措施基本成為“標配”。
在這種樂觀主義氣氛繚繞的境遇裡,很多畢業生自然會樂觀起來。實際上,媒體的報道里並未將就業的實情說完,就業的形勢一片大好,但前提是“就業者”自身素質也要跟上,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就業這種事情,從來都是講究匹配的,“就業難”與“就業易”的講法,說到底只是社會層面上的講法,對於個人而言從來都是談自身素質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馬太效應”會在人力市場裡成為一種通用的法則。任何個體,一旦在某一方面(能力、金錢、名譽、地位)獲得成就和進步,就會獲得更多成功和進步的機會。可以說,“馬太效應”對於領先者來說是一種優勢積累計,強者隨著積累優勢,將會有更多機會變得更強,而弱者將被拉開更大的距離。
這一點,同樣在“就業條件”上也比較適用,越是優秀的人,越會得到更好的“就業條件”。反過來講,既然“就業條件”那麼優厚,自然就會對就業者自身提出更高要求。政策再好,也是相對“能力”和“素質”而言的。對於,就業者而言,永遠要關注“自身建設”才能走的更遠,單靠盲目的樂觀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競爭的機會。
平日裡,我們總是被“逆襲”的英雄鼓舞,是因為英雄的故事本身曲折且少見,傳播起來更為有利。實際上,絕大多數成功者都是“從成功走向更成功”,“從能力走向更有能力”,“從優厚待遇走向更優厚待遇”。不過,對於常人而言,失敗者居多,大抵就更青睞失敗者逆襲的故事。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大眾傳播的偏差。
所以,在看到二線城市“搶人大戰”的報道時,對於一個大學畢業生而言,首先別急著看優厚待遇。更進一步講,搞清楚自己能幹什麼,再去博弈那些優厚的條件也不晚。否則在一個人力競爭相對自由的市場裡,終將迷失自己的方向。
實際上,每一年都會有就業的相關報道,不管是“就業難”,還是二線城市“搶人大戰”。談的都是一個整體概念下的現象,對於個人而言,實際上並不會受到太多影響。有能力者,從來不會有就業難的情況,無能力者才會搶著坐“就業易”的順風車。
不過,從實際情況而言,根本就不存在就業“順風車”一說。那些真正的強者,只會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成長起來,而那些只看政策不建設自己的弱者,終究會被大環境淘汰。說到底,就業是一個長期的迴圈,就算開始能得到的“優待”也不等於永遠可以佔有,盲目樂觀只會葬送自己的未來。
所以,對於那些總把就業政策和行業熱度掛嘴邊的人,實際上到頭來並不會有太多好結果。這也導致,絕大多數人在畢業後都會重新選擇行業方向的一個重要原因。坦白而言,大凡人類生活中需要的行業,自然需要相應的人才去工作生產,那種簡單將行業分為熱門或冷門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就是為坐“就業的順風車”而作出的偷懶邏輯。
但實際上,對於個人而言,就是“有沒有”能力勝任和“有沒有”興趣去工作而已,至於容不容易就業,個體根本毫無改變的力量。唯一能做的就是建設自己,然後擁有更多資源,大概這才是一種良性的就業邏輯。
於此。對於二線城市“搶人大戰”,大學畢業生更應該瞭解沒有說完的後半句:“我們有瓷器(好資源),你們有沒有金剛鑽(好能力)”。如果,只是看到前半句就開始興奮:“自己有著落”。大抵在就業的“第一站”總會被打的“鼻青臉腫”。
真正的樂觀主義,是胸有成竹後的一種坦然自若。而非盲目樂觀裡的“只看”政策和熱度的僥倖心理。所以,從個體角度出發而言,從來沒有就業容易的時候,尤其想要得到優厚待遇的時候,對個體的要求總會很苛刻,坦白而言,這是一種常識。
(2017-10-20)
今年以來,二線城市“搶人大戰”愈發激烈,除了要召回流失出去的故鄉人外,更希望引進新的人才入住。北上廣不好混,這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選擇了退回二三線城市生活,可是真的好混嗎?
送房子、給補貼、發現金,今年,以武漢、西安、長沙、成都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紛紛推出吸引人才的新政策,力度之大,相當罕見。例如,成都“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後就業”,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就可以落戶。住房方面。武漢提出每年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內滿足20萬人租住需求。對新落戶工作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長沙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首次購房可以分別獲得6萬元、3萬元補貼。
二線城市開價搶人,可以歸結為兩大原因。一是二線城市自產人才保有量欠缺,一些高等教育資源薄弱的二線城市,本地較少一流大學,面臨“人才荒”的嚴峻形勢;二是近年來二線城市紛紛實現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一個鮮明的例子是,西部城市貴陽藉助全國大資料中心的優勢,實現了新興產業的彎道超車。
然而,“搶人”容易留人難。一些從北上廣外流的人才在二線城市卻遭遇了職場“天花板”,不少人選擇“迴流”。
如果人才爭奪戰只是對存量人才的爭奪,那麼其實質意義就不如象徵意義,二線城市要從根本上走出“人才荒”,就必須創造人才資源的增量,從根本上扭轉人才分佈不平衡的趨勢。
戶口,固然對一個人日常生活影響很大。但是,往往是一個人擇定了心中宜居之地,才會考慮有沒有戶口的問題。在北京和上海,戶口固然是具有誘惑力的指標,但是在全國絕大多數城市,戶口並不成為問題,它只是一張認可你是當地居民的法律證明而已。從這個角度看,二線城市爭奪人才的方法,和一線城市影響人才去留的因素,並不在一個維度上。很多在一線城市讓人焦頭爛額的問題,在二線城市本來就不是問題。
先說畢業生最關心的薪資問題。麥可思研究院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4屆至2017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二線與一線城市工作的月收入均呈穩步增長趨勢,但在二線城市就業的大學生月收入始終低於一線城市。
對比租房、買房等生活成本,二線城市的收入略低也能說得通。不過,很多畢業生擔心的是未來,五年後、十年後,自己的收入水平會像一線城市那樣突飛猛進的增長嗎?
除此之外,二線城市想要留人,更關鍵的還是要提高自己在核心產業上的競爭力。
智聯招聘調查顯示,畢業生期望就業的三大行業依次為,網際網路、汽車製造、金融。就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新興的二線城市網際網路行業發展並不充分。一家網際網路招聘平臺釋出的資料報告顯示,在武漢進行招聘的網際網路公司數量為1051家,南京有1041家;而北京有16200家,上海有8028家。
可以說二線城市產業基礎並不完善,和一線城市的經濟發展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上,在一線城市工作不僅僅是打工賺錢那麼簡單,工作中看到的、學到的理念、技能都是最新的,甚至是超前的,人始終處在一種不斷提高自己的狀態。
像是最近幾年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手機叫車、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專案,除了杭州這個特例外,基本都是由一線城市傳導至二線城市的。如果二線城市始終是跟隨者的狀態,會讓很多畢業生覺得自己學不到新東西,很容易摸到職場天花板,並且在未來的競爭中落伍,這樣自然也就很難留住人。
除了薪資水平、工作機會這樣的硬指標,對於二線城市來說,軟實力的提升對於留住人才來說也非常重要。因為在中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雖然同樣都有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甚至一些二線城市建設的豪華程度是一線城市所不及的,但是兩者在文化、軟實力上的差異仍然非常明顯。
在一線城市裡,官本位、熟人社會、制度不公等情況依然存在,但是它足夠大、足夠包容,還是為很多隻有一腔熱血和一膀子力氣的年輕人留出了奮鬥空間,這是不少二線城市所不足的。
所以,前些年曾經一度流行“逃離北上廣”,風潮過後,不少年輕人又選擇“逃回北上廣”。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小城市生活成本更低、物質回報也不錯,非得去大城市“受罪”?其實,對於一些人來說,就是因為無法忍受小城市的安穩“殺死”了未來變化的可能。
說真的,二線城市不要覺得吸引人才跟“養豬”一樣,提供一套能供得起的住房,一份能養家餬口的工作,就能將這些“搶到手”的人才牢牢地留在身邊。如果二線城市的生活只提供了“確定性”卻沒有什麼“可能性”,一眼就能望到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生活的模樣,那麼,曾經“逃離北上廣”又“逃回北上廣”的故事恐怕會再度上演。
就業樂觀主義如何博弈人力需求下的馬太效應
主流媒體的通訊報道里,不斷釋放著這一年的就業形勢。並從十多個“二線城市”(武漢、南京、成都、長沙、西安等)相繼出臺的應屆生就業優惠政策裡,看到“新時代”就業的大好氣象。媒體賦予這種潮流一種較為利好的局面:“搶人大戰”。“二線城市們”開始放出求賢若渴的訊號,政策著力點也放在畢業生最為關心的戶口、住房、創業扶持等多種實際需求上,“零門檻”落戶、購房租房優惠、現金補助等措施基本成為“標配”。
在這種樂觀主義氣氛繚繞的境遇裡,很多畢業生自然會樂觀起來。實際上,媒體的報道里並未將就業的實情說完,就業的形勢一片大好,但前提是“就業者”自身素質也要跟上,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就業這種事情,從來都是講究匹配的,“就業難”與“就業易”的講法,說到底只是社會層面上的講法,對於個人而言從來都是談自身素質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馬太效應”會在人力市場裡成為一種通用的法則。任何個體,一旦在某一方面(能力、金錢、名譽、地位)獲得成就和進步,就會獲得更多成功和進步的機會。可以說,“馬太效應”對於領先者來說是一種優勢積累計,強者隨著積累優勢,將會有更多機會變得更強,而弱者將被拉開更大的距離。
這一點,同樣在“就業條件”上也比較適用,越是優秀的人,越會得到更好的“就業條件”。反過來講,既然“就業條件”那麼優厚,自然就會對就業者自身提出更高要求。政策再好,也是相對“能力”和“素質”而言的。對於,就業者而言,永遠要關注“自身建設”才能走的更遠,單靠盲目的樂觀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競爭的機會。
平日裡,我們總是被“逆襲”的英雄鼓舞,是因為英雄的故事本身曲折且少見,傳播起來更為有利。實際上,絕大多數成功者都是“從成功走向更成功”,“從能力走向更有能力”,“從優厚待遇走向更優厚待遇”。不過,對於常人而言,失敗者居多,大抵就更青睞失敗者逆襲的故事。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大眾傳播的偏差。
所以,在看到二線城市“搶人大戰”的報道時,對於一個大學畢業生而言,首先別急著看優厚待遇。更進一步講,搞清楚自己能幹什麼,再去博弈那些優厚的條件也不晚。否則在一個人力競爭相對自由的市場裡,終將迷失自己的方向。
實際上,每一年都會有就業的相關報道,不管是“就業難”,還是二線城市“搶人大戰”。談的都是一個整體概念下的現象,對於個人而言,實際上並不會受到太多影響。有能力者,從來不會有就業難的情況,無能力者才會搶著坐“就業易”的順風車。
不過,從實際情況而言,根本就不存在就業“順風車”一說。那些真正的強者,只會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成長起來,而那些只看政策不建設自己的弱者,終究會被大環境淘汰。說到底,就業是一個長期的迴圈,就算開始能得到的“優待”也不等於永遠可以佔有,盲目樂觀只會葬送自己的未來。
所以,對於那些總把就業政策和行業熱度掛嘴邊的人,實際上到頭來並不會有太多好結果。這也導致,絕大多數人在畢業後都會重新選擇行業方向的一個重要原因。坦白而言,大凡人類生活中需要的行業,自然需要相應的人才去工作生產,那種簡單將行業分為熱門或冷門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就是為坐“就業的順風車”而作出的偷懶邏輯。
但實際上,對於個人而言,就是“有沒有”能力勝任和“有沒有”興趣去工作而已,至於容不容易就業,個體根本毫無改變的力量。唯一能做的就是建設自己,然後擁有更多資源,大概這才是一種良性的就業邏輯。
於此。對於二線城市“搶人大戰”,大學畢業生更應該瞭解沒有說完的後半句:“我們有瓷器(好資源),你們有沒有金剛鑽(好能力)”。如果,只是看到前半句就開始興奮:“自己有著落”。大抵在就業的“第一站”總會被打的“鼻青臉腫”。
真正的樂觀主義,是胸有成竹後的一種坦然自若。而非盲目樂觀裡的“只看”政策和熱度的僥倖心理。所以,從個體角度出發而言,從來沒有就業容易的時候,尤其想要得到優厚待遇的時候,對個體的要求總會很苛刻,坦白而言,這是一種常識。(綜合加吧技能公號、姬鵬公號)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唐唐”:建議去創業,但不是逃離,走好不送!
(2017-10-19)
憑畢業證可落戶、購租房“打八折”、本科畢業生最低年薪5萬元……武漢最近釋出的新政,將7月以來,全國多個二線城市上演的“搶人大戰”推上了一個新高潮。這邊是二線城市“搶人戰”如火如荼,那邊是一眾白領吵著“逃離北上廣”,事實上,大學畢業生到底都去了哪?留在就讀城市,還是奔赴一線城市呢?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