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知道:美國共和黨盛衰記

  當地時間18號,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揭幕,任務是提名該黨參加11月大選的總統候選人。自5月下旬起,川普已控制了2472名代表票中的大多數,預料大會將正式確認其總統候選人資格。

  前總統小布什、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已退選的參選人魯比奧和卡西奇等等都拒絕出席本次大會。

  CNN發表評論,稱這次共和黨大會只會有兩種下場:要麼川普把共和黨團結在一起,要麼川普把共和黨搞得四分五裂。共和黨的勝敗在此一舉了。

  共和黨是咋回事,它經歷了怎樣的歷史,為什麼走到今天?川普又會將它帶向何方?

  建國初美國不存在政黨,政黨產生自政見分歧

  美國建國之初,是不存在任何政黨的,聯邦憲法關於政黨隻字未提。華盛頓、傑斐遜等開國元勳對政黨充滿鄙夷,認為政黨是導致相互傾軋和政治動亂的禍根,只會腐蝕和毀滅新生的共和國。

  但政見分歧卻無法避免。傑斐遜和麥迪遜反對漢密爾頓的財政政策的鬥爭,是共和黨產生的根源。漢密爾頓對英國君主立憲制極為推崇,力圖把美國變成一個半君主式的、集權式的國家。傑斐遜希望把美國建成為一個全世界矚目的“民主自由的國家”。

  到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初,漢密爾頓一方逐漸改以“聯邦派”或“聯邦黨”為名號,而傑弗遜一方則多自稱為“共和派”、“共和黨”或“共和利益體”。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社會爭取普選權的運動節節勝利。選舉人產生方式由州議會推選選舉人改成民選方式產生選舉人。這對舊有政黨體系構成了巨大沖擊,政黨必須組織化、紀律化,打造成高效運轉的“政黨機器”,才可能獲勝。

  南北戰爭前是共和黨最明確的正式形成階段。1854 年7 月6 日,自由土壤黨、北部輝格黨和反對奴隸制的民主黨人在密西根州傑克遜市集會,成立了一個新政黨,取名為共和黨。林肯作為共和黨候選人在1860 年大選中勝出,由此也拉開了南北內戰的序幕。內戰結束後,共和、民主兩黨一起演變發展為真正現代意義的政黨。

  共和黨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自第一位共和黨總統林肯開始算起,共和黨迄今已有18 位總統,遠多於民主黨的11 位。

  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曾讓共和黨失去大量選民

  內戰結束後直到1930年代,共和黨把握著美國選民的多數,黨內不乏開明進步分子,不少政經改革方案都是由共和黨政府所制定和執行的。但共和黨在1932年大選卻一蹶不振,這跟1929年至1932年發生的經濟大蕭條有很大的關係。

  經濟大蕭條前,美國經歷長期工業化,生產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財富分配卻很不均勻,工人階級很難享受經濟發展下的果實。從歐洲過來的2000多萬移民也大多處於下層的地位。

  經濟大蕭條下,共和黨胡佛總統仍執著於傳統的經濟手段,不願政府幹預經濟,結果經濟雪上加霜。民主黨候選人羅斯福則宣稱美國必須採取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危機,他上臺後空前擴大政府在經濟領域的角色,使經濟恢復了生機。

  新政受益最多的勞工和新移民成為了民主黨的忠實擁躉。在南方,解放黑奴的林肯共和黨不受白人歡迎,黑人沒有政治參與權時民主黨壟斷了南方的選票。新政的羅斯福政府雖然是北方民主黨人的政府,但新政使南方收益也多。之前一直認同共和黨的黑人選民,到1936年和1940年,支援羅斯福的有70%。這種政治局面穩定地延續到了1960年代初。

  戰後共和黨在南方復興,得到“紅脖子”支援

  隨著50年代美國走進“富裕社會”,大量中產階級產生,中間階層支援民主黨的人數有下降趨勢,中上階層則有所上升。

  最大的轉變來自南方白人基督徒,所謂的“紅脖子”。19世紀末,民主黨人把那些整天在田裡勞作,脖子曬得通紅的農民兄弟們親切地稱為“紅脖子”。但後來“紅脖子”漸漸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專指那些南部州里的固執己見,粗野無理,抵制一切現代文明的種族主義保守派。不過近幾年,“紅脖子”又有了新的含義,很多人以“紅脖子”這種直爽陽光的個性為自豪,出現了以“紅脖子”為主題的樂隊,電影,歌曲,甚至美國總統(小布什是公認的“紅脖子”代表)。

  他們價值觀傾向保守,特別重視維護南方的傳統,想要維持分離但平等的制度,而民主黨主流的自由派人士卻要達成種族的融合。

  共和黨的總統艾森豪威爾是二戰的英雄人物,又提出“不分黨派,全國一致”的政治訴求,因此,50年代,共和黨在南方頗有進展。1960年代,南方白人反感肯尼迪的自由派色彩、天主教背景和同情黑人民權運動,肯尼迪遇刺後繼位的約翰遜的“偉大社會”計劃和民權法案也令南方十分不滿。

  1964年雖然民主黨的約翰遜獲勝,但是共和黨的戈德華特在南方卻表現良好。1972年總統選舉,共和黨大獲全勝,尼克松在各團體均獲得明顯多數,尤其是南方白人選民。

  共和黨在南方的復興,與其保守主義有很大關係。二戰之後,從艾森豪威爾的“保守的中間路線”、巴里·戈德華特的“南部戰略”、尼克松的“新國家主義”以至里根的“新保守主義”,其主張的基本方面與南部白人傳統理念相一致。

  隨著黑人民權運動由街頭走入法庭, 黑白之間的種族關係不再是南部政治的中心問題, 共和黨的新保守主義主張在南部得到了廣泛的支援,成為共和黨在南部發展的最深層的原因之一。

  共和黨反對政府介入經濟,支援減稅政策

  共和黨已從19 世紀反對奴隸制度的進步政黨演變為今天的保守勢力代表,目前共和黨的政綱基本上建立在美國保守主義信仰之上。該黨奉行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低稅收和保守的社會政策等,並長期延續至今。

  在一些敏感話題上(如墮胎)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援政府介入,反對墮胎,反對合法化同性婚姻。他們支援減少福利制度補助、反對政府為了消除歧視而施加的僱傭種族配額。大多數共和黨的成員支援死刑以及其他較嚴格的懲罰措施,共和黨通常也強烈支援買賣和擁有槍械的權利。在科學問題上的保守立場有時甚至帶有迷信色彩,如2012 年得克薩斯州大旱,共和黨州長居然帶領幾萬人舉行祈雨活動。

  在經濟上,共和黨支援較低的稅賦、一貫反對向富人增稅,主張限制政府角色。反對政府包攬窮人的福利開支,體現出共和黨更偏向保護富人的利益。減稅自從1920 年代以來便一直是共和黨的主要政見。共和黨人相信自從2001 年以來的一連串減稅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但從里根政府到小布什政府,共和黨奉行的低稅收和高額軍費開支政策卻導致聯邦政府赤字居高不下,內外債務連年飛漲。

  極端保守導致茶黨誕生,“綁架”了共和黨

  過去幾年,共和黨的政策重點一直是取悅極端保守的極右派,由此疏遠了主流的保守派和搖擺選民。在一些基本原則問題上,共和黨都堅定地站在保守立場上,彰顯了與民主黨人的不同。

  持續右傾化的共和黨人已在財政、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等議題上明顯展現出極端的意識形態傾向,毫無妥協餘地可言。例如,共和黨內會時常出現攻擊奧巴馬及其民主黨人為所謂“社會主義者”的煽動性言論,甚至屢次試圖將彈劾奧巴馬的議題提上國會議程。茶黨的出現也是共和黨長期討好極端政治勢力的結果。

  2008年,奧巴馬上臺後,在教育、稅制、環境等領域加強政府監管。他大力推動醫保改革,本質上是透過“劫富濟貧”的再分配使保險覆蓋全民;透過金融監管法案,規範華爾街的行為,拯救美國的金融體系。

  奧巴馬政府的政策讓相當數量信奉保守主義理念的中產階級人群產生出一種極度的焦慮。而共和黨為了迎合選民,也希望選擇一條牆頭草的中間路線。既有的黨派都不能充分代表他們的想法和利益,這樣茶黨運動便應運而生。

  茶黨是一股極端反政府勢力,它的支持者和代表人物本來都是共和黨的一部分。這群人的出現給共和黨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危機,如果茶黨堅持分裂共和黨,那就會導致共和黨永遠無法在任何選舉中勝出。因此,在很多關鍵問題上,共和黨都被茶黨“綁架”。

  共和黨內部被川普分裂,卻無力阻擋

  川普自參選以來,人氣一直居高不下。他一系列反“政治正確”的言論獲得了很高的支援率,包括要美墨邊境修建高牆以遏制非法移民、主張在沒有弄清穆斯林對美國的真實態度之前應暫時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等。

  共和黨中一大批人認為,川普不是真正的共和黨人,而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在初選中的許多言行,特別是對其他參選人的人身攻擊,也讓不少人反感。然後,共和黨當初低估了特朗普的勝選潛力,等到想阻止他時已經晚了。

  今年3月份,共和黨60名外交政策專家聯名發表公開信,表明不支援川普成為總統候選人。信中稱:“他做總統後將運用權力令美國的安全度降低,這樣會削弱我們在全球的地位。”“他對於如何運用總統權力對付惡意批評的看法,對文明自由的美國構成威脅。”

  對共和黨而言,特朗普正在內部製造分裂。如果不按程式提名川普,那麼川普會帶走大量的選民,這對共和黨是前所未有的危機。但如果共和黨集體為川普背書,則可能敗於希拉里,存在著失去白宮、參議院以及最高法院主導權的極大風險。

  直到大會開始,“反川普”勢力仍在做最後的努力。共和黨不少重量級大佬們,包括小布什、羅姆尼、魯比奧和卡西奇等等都拒絕出席本次大會。一批代表高呼“逐個投票”,被大會主持人宣佈無效。少數派的領軍人物之一、前弗吉尼亞州總檢察長庫奇納裡狠狠地將他的黨代表證扔到地上,之後憤然離去。

  但這些都很難阻止川普獲得黨內提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87 字。

轉載請註明: 鳳凰知道:美國共和黨盛衰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