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5月26日文章,原題:拜登動輒講“與中國競爭”的弊端 上週的“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國競爭”地緣政治秀中,拜登駕駛一輛福特皮卡。他想利用此次參觀來證明不僅“美國回來了”,且能在競爭中打敗最大對手中國。總統談的是如何恢復美國的偉大,頻頻提到的卻是中國。他還多次渲染“中國力量的幽靈”來為自己的政策撐腰。
打敗中國如今成了美國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大投資的原因;中國還是(美國)重返月球及探索火星背後的驅動因素;增加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的原因,是中國而非疫情本身的影響……近來,拿中國說事,為(美國的)各種競爭找藉口的情況十分普遍。但如果這種為制定政策而找理由的方式大多是錯誤的呢?
在西方,至少在上世紀60年代筆者小時候,一些廣為流傳的童話故事涉及操縱性地引用虛假的、莫須有的威脅,其中最有名的是“狼來了”。此類故事的結局通常對進行操縱或誇大威脅的一方不利。筆者越來越懷疑,過度使用中國作為美國政治階層心中任何事情的動機或理由,可能變得越發乏味並失去效果。 五角大樓與像中國這樣強大的國家競爭意味著什麼?這是否會讓美國重回肯尼迪時代——當時蘇聯被想象成每個領域的威脅,而美國須做好準備“付出任何代價”與之競爭?對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不應該這樣。
首先需對美國有限資源的最佳使用方向理性評估。各種民意調查表明,用中國代替伊索寓言中的狼,已失去一些人所想象的激勵作用。事實上,正如一項調查發現的那樣,與歐洲的競爭同與中國的競爭一樣,都是美國公眾關注的。
應抵制試圖利用中國作為各種政策背後動機的衝動,第二大明確理由是:如此行事,會增加製造敵人的風險。如果擊敗中國成為美國的全部目的,可以想象這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
鄧小平曾說“韜光養晦”。這句名言可翻譯為:懷著目的埋頭苦幹,不提自己的雄心和對手。今天,美國最好吸收這種精神。這意味著需不懈地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使美國成為更好的地方——更公平、更開放和更平等的社會。若能做到這些,不必不斷提及對手或無謂地加深國家間的敵意,美國可能就會發現在贏得朋友和影響民眾方面取得更大成功。
最後一點涉及擴大對華合作的方法。只要有想象力和政治勇氣,此類機會比比皆是。抗擊疫情就是個例子。世界為何要關心美中在如此大規模的公共衛生災難中誰領先或獲勝——特別是在如此多的人依然未得到保護的情況下?
太空探索是另一潛在合作領域。美蘇當初能合作,為何華盛頓與北京就不能?拜登政府應伸出建設性合作之手,或許會發現通往許多可能性的大門被開啟。或者美國可繼續高喊“狼來了”,看看這次故事是否有個好結局。(作者霍華德·弗倫奇,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