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紅遍
為了展示我省脫貧攻堅生動實踐和經驗成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展望全面小康社會新貌,安徽省扶貧辦、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萬山紅遍”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從今天開始,我們《第一時間》欄目將連續推出“萬山紅遍”的特別策劃報道。
今天我們首先要帶你認識一位女強人,這位女強人可不簡單,開得了農機,養得了稻蝦,上得了直播帶貨,還成立合作社,帶領農戶共同富裕,她就是霍山縣但家廟鎮的陳來鳳;眼下,秋收工作剛結束, 她就開始準備翻耕土地,忙著冬季農作物的播種。今年的秋天對於陳來鳳來說,有著更多的收穫,不僅莊稼大豐收,合作社的收入更高了,她的寶寶也出生了!10月20號,剛出月子的第一天,陳來鳳就帶著弟弟,開著農機下田了。
小姑娘種大田
剛出月子第一天,雖然陳來鳳的弟弟一直勸說不讓她下田,可陳來鳳還是堅持來到了田裡。
雖然弟弟陳龍也已經熟悉了農機的操作,可以承擔很多工作,但是做姐姐的似乎總是不放心,田裡的很多事情,她總是親自去幹。
從十六歲開始至今,陳來鳳已經開了十二年的農機,可以說,她已經成為莊家地的老手。十六歲的花季少女,原本應該是上學的年紀,為何離開校園去開農機呢?這一切還要從十二年前說起。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當時,陳來鳳只有16歲,母親突然去世了,而父親又差點雙目失明。上有八十多歲的爺爺奶奶,下有七八歲的弟弟要照顧,父親治療眼睛還有十多萬的外債要償還,陳來鳳不得不做一個決定,回家開起父親留下的農機,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擔!
就這樣,16歲的陳來鳳就開始了農機手的生涯,當時她是霍山縣年齡最小的女農機手!
從2008年到2011年,陳來鳳跟著其他的農機手輾轉到合肥,江蘇,上海等地收割莊稼。在合肥市廬江縣的一個種糧大戶,因為趕時間搶收糧食,一千多畝的稻田,她七天七夜收割完!
三年的農機手生涯,聰明伶俐,踏實肯幹的陳來鳳嚐盡了生活的百態和艱辛!回到家鄉,陳來鳳開始琢磨:別人能流轉土地,當種植大戶,她不也同樣可以幹嘛?
帶領鄉親共同致富
不到二十歲的小姑娘,跟著農機手一起跨區作業,確實非常辛苦。也是從那時候起,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在她的心裡就慢慢的生根發芽,憑著自己的韌勁和堅持,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還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
說幹就幹,陳來鳳著手流轉土地,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流轉土地首先就要贏得當地村民的支援。
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陳來鳳好不容易勸說了幾十位農戶,流轉了近700畝土地,可是她又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於是她就想去銀行貸款,可是跑了十多家銀行,一分錢也沒有貸到。
但是陳來鳳一直堅持,沒有氣餒,最終她的執著和真誠打動了當地的一家銀行,給她貸了捌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
這8萬元貸款再加上東挪西借的錢,湊夠了租金,但是農藥化肥種子的錢還不夠,幸虧鄉親們給了她很大的支援!
功夫不負有心人,流轉土地的第一年就獲得了大豐收,盈利八十多萬,還了各種欠款,還剩下十多萬!
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2011年,陳來鳳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家庭農場,規模也越來越大。可規模大了,產值效應並不算高。
2012年,陳來鳳得知湖北的稻蝦共養可以提高收入,聯絡了湖北的一家養殖戶之後,她一個人背起行囊,就去湖北“取經”。
霍山縣處於大別山腹地,光照時間段,一年只種植一季的水稻,產值較低。學習回來以後,陳來鳳帶領合作社的鄉親們一起開展稻蝦共養,每畝地的產值能到到四千元!
在陳來鳳的帶動下,合作社引進優質新品種,效益也有所提高。稻子豐收了,往年都是銷售給其他人,因為含水量較高,水稻的價格較低。於是,陳來鳳又建立了倉庫,購買了烘乾機,收購稻穀,進一步提高了合作社社員的收入。
霍山縣但家廟鎮副鎮長魏偉:“透過公司家合作社,發展了農戶150餘戶,帶動1500餘人發家致富。”
陳來鳳說,農業已經成為她的事業,她要做新時代的新農人。
來源: 安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