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守塔人”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這是在大沽燈塔前拍攝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右)和同班組成員劉華穎(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這是2月5日拍攝的大沽燈塔(無人機照片)。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這是2月5日拍攝的大沽燈塔(無人機照片)。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這是2月5日拍攝的大沽燈塔。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船舶抵近,李紅旗望向大沽燈塔準備下船(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李紅旗揹著工具包準備登塔(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燈塔值班人員操作機械吊臂將工作人員吊上燈塔(2月5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李紅旗透過樓梯登上大沽燈塔(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2月5日,燈塔工在燈塔頂部的燈籠中檢查燈器(2月5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李紅旗檢修維護完燈器後,從燈塔內的樓梯走下(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晚上,李紅旗在燈塔上的廚房做飯(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中午時分,李紅旗在選取做午飯的食材(2月5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傍晚時分,燈塔上的溫溼度計顯示燈塔上溼冷的環境(1月20日攝)。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這是2月5日拍攝的大沽燈塔(無人機照片)。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海上“守塔人”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1年2月9日

海上“守塔人”

這是1月20日拍攝的大沽燈塔(無人機照片)。

大沽燈塔,矗立在距離天津港船閘以東12.9海里的海面上。燈塔塔高38.3米,燈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專人值守。

歷經42年海浪和歲月洗禮的大沽燈塔早已成為天津港的象徵。而一代代堅守於此的守塔人,將自己的青春熔鑄為“燃燒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讓這裡的燈光在每晚如約照亮。

今年47歲的天津港航標班班長李紅旗就是其中的代表。“保障燈器正常執行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平時要對燈器的透鏡和整個燈籠進行擦拭,對燈器的燈質進行檢測,確保燈塔發光明亮,為航行至此的船舶提供航行方向。”李紅旗說。

在燈塔值班的班組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每組需值守一個月左右,塔上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幾乎全靠每月一次的定期補給。為了節省能源,守塔人只有在必要時才會開啟照明和電暖氣,燈塔上四季高鹽高溼的環境也讓不少常年值守的守塔人患上了風溼病、關節炎。

“守塔人是孤獨平凡的,但幹這行也挺驕傲的,我們不能回家過年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過年。”李紅旗說,“看到航行到此的船舶時,想到能夠為進出天津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時,我們付出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376 字。

轉載請註明: 海上“守塔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