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俄羅斯帝國建立後,積極對外擴張,僅用了區區100來年,就囊括了東歐、北亞、西亞以及中亞的廣袤疆土,到19世紀上半頁,俄羅斯業已成長為擁地1000多萬平方千米的龐大帝國。
此時的俄羅斯帝國,可謂氣焰熏天,不僅在亞洲積極壓迫中國和伊斯蘭生存空間,在歐洲,沙俄也充當起捍衛君主專制的中堅,專門幫助歐洲君主國們,剿滅那些威脅自己統治權的新興資產階級革命力量,並由此獲得了一個“歐洲憲兵”的雅號。
不過進入到19世紀下半頁後,形勢漸漸生變。1853——1856年,俄羅斯跟英、法、土耳其之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此戰俄羅斯遭遇了空前慘敗,時任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戰敗服毒自盡。戰後的俄羅斯國力大損,儘管其後為重振國運,也啟動了農奴改革等一連串舉措,不過終整個沙俄帝國時期,卻再未能重現昔日威震歐亞的榮光,非但比不上英、法等老牌列強,就連新興的德國,也將其輕鬆超越。
曾經烜赫一時的俄羅斯帝國,何以會在區區幾十年裡由盛轉衰?雲石君做個簡單的分析:
要搞清楚俄羅斯在19世紀後半頁的衰落之因,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俄羅斯憑什麼在之前的區區100來年間快速崛起。
對於俄羅斯的發家史,雲石君在《地緣政治:俄羅斯系列中》以前章節中曾有解讀:簡單的說,技術的發展,使得東歐平原這塊中世紀的蠻荒之土,逐漸具備了進行工農業開發的可能。隨著東歐平原地緣潛力的釋放,俄羅斯不僅收穫了一個強大的本部核心區,而且依其之力,把北亞、中亞的上千萬平方千米疆土收入麾下。儘管這些亞洲土地要麼乾旱要麼苦寒,開發價值有限,但質量不足數量補,憑著龐大體量,其仍舊可以從中收穫足夠的利益。正因如此,俄羅斯終於在19世紀中前期,一躍成為歐陸數一數二的強國。
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而這種文明形態的轉變,讓輝煌一時的俄羅斯帝國,頓時到一種尷尬當中。
在以前農耕為主的傳統社會生產架構中,可用於農耕種植業的土地面積,是決定國家實力的一個基本前提。而在這方面,規模龐大的俄羅斯可謂佔盡優勢——亞洲領土自不必說,哪怕單單是東歐平原本部,其總面積也超過歐洲其它國家。
當然,東歐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其單位農業產量在當時還談不上最高,但總的來說,與西歐、南歐的差距並不太大,用規模完全能夠彌補。故而俄羅斯仍舊可以透過用傳統方式創造出來的國力,與歐洲群雄分庭抗禮。
不過工業文明的帶來,改變了這種局面。工業時代,工業產能成為評判國家實力的主要標準。工業生產鏈條的複雜性,決定了它的一大特徵,就是講究聚集效應——工礦企業的集中佈局,能夠有效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而工業的這種聚集效應,在某種程度上,使得俄羅斯的體量優勢被削弱。在19世紀上半頁,人類工業文明還處在早期階段,歐洲各國的工業規模也都相對較小,尚不足以覆蓋所有適宜開發區域。直白點說,此時的工業文明,還停留在地廣人稀的早期階段——可用於開發的土地很多,但工業規模卻比較有限。
這種情況下,儘管俄羅斯的可開發土地遠超歐洲其它列強,不過鑑於工業規模整體有限的現實,這種潛力一時半會兒並無太大用處——最核心的莫斯科、聖彼得堡都還沒有被工業填滿,遑論其他地區?而且,體制、文明發展水平的限制,決定了俄羅斯的工業發文明水平長期落後於其他歐洲列強。體量優勢無法凸顯,質量上又技不如人,俄羅斯在工業化初期的落後,由此埋下伏筆。
而除了體量優勢的喪失,工業時代運輸工具的改變,也是俄羅斯相對衰落的一大肇因。
農耕時代,人類的海陸運輸工具主要是木製帆船與馬車。這些傳統交通工具非但效率低下,而且抗風險能力差。
就海運來說,使用木製帆船,非但航速慢,運力受限,而且遭遇海上風浪時的抗打擊能力較差,損毀率太高。
這對英法等傳統海上列強的實力集聚形成制約。其實要說實際統治面積,殖民地遍佈全球的英法等國,並不比俄羅斯差,而且兩國殖民地的平均開發潛力,也遠在俄羅斯那些苦寒亞洲領土之上。不過,傳統海運的低效率,使得英法兩國把殖民地所得資源運回本土的難度較大,運輸成本相對較高——這即是說,英法空有豐富的海外資源,可是能為歐洲爭霸提供的支援卻相對有限。
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輪船承載量大、動力足、抗風浪能力強,耐用性高,這一系列優勢,極大改善海上運輸水平,也使歐洲海上強國跟殖民地之間的交流與聯絡更加緊密。這種情況下,殖民地反哺英法歐洲本土的能力也大大增強。
當然,技術的進步不單單侷限於海上。在陸上,陸上交通工具也有了質級提升——這就是火車。作為一個大陸國家,俄羅斯也能夠透過建造鐵路,來提升國家的交通運輸水平。
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首先,鐵路運輸扔開得受運力限制——一條鐵路線所能承載的運力始終是有限的;而海運的理論運能極限則要比火車寬廣的多;
其次,鐵路運輸並非單有火車這個承運工具就足夠,還要鋪設鐵路軌道,以及一整套運輸體系做支撐——而這些都需要人力建造,並持續維護。不過海運就無這一說了。只要有足夠的承載工具——輪船,那麼除了蘇伊士,巴拿馬之類的運河外,航線本身的開發和維護並不需要太多成本。
上述兩點決定了,陸上鐵路運輸的單位成本,要比海運高得多。
而俄羅斯的極端惡劣環境,又將這種劣勢進一步放大。俄羅斯氣候苦寒,自然環境惡劣,這大大增加了俄羅斯打造和維護鐵路線的成本與難度。特別是俄羅斯亞洲領土,在荒漠與凍土帶修建鐵路,這個技術難度和開銷都是十分驚人的。19世紀的俄羅斯,技術發展水平還相對有限,也不具備建設這種大型交通網路的國力支撐。
最要津的是,這種修建,很大程度上還是得不償失的。俄羅斯領土不僅整體開發水平較低,而且由於面積過大,亞洲部分可開發區域呈點狀分佈,每一塊的規模都不太大,彼此間的距離卻相當遙遠,這也就是說或,鐵路所帶來的收益,或許都還不足以覆蓋修建與維護的成本。所以直到今天,俄羅斯可稱為國家地緣主軸的鐵路幹線,仍舊只有西伯利亞鐵路一條。而在19世紀,則是一條都沒有
當然,鐵路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在執行速度要快過輪船許多。不過,在近代文明條件下,這種優勢並不顯著。畢竟在工業時代早中期,一般運輸的多是礦產、糧食等可長期儲存的物品。至於生鮮、科技產品等追求時效性的商品,在當時或者尚未出現,或者需求量極為有限,遠不足以改變鐵路運輸在綜合性價比方面遜於海運的整體格局(其實這一格局時至今日依舊未能整體改變)
這種種因素,導致俄羅斯帝國的由盛轉衰。雖然俄羅斯的領土面積不遜於英法殖民帝國。但亞洲領土的貧瘠,決定了其整體實力相對較差;僅僅是因為農耕時代,英法空有鉅額財富,卻受限於運輸條件,難以將其有效集中,故而俄羅斯尚能在歐陸橫行一時。
但隨著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現,英法殖民帝國的資源配置能力大大增強,而俄羅斯卻受限於自身環境,以及階段性技術發展水平,依舊原地踏步。
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當然,俄羅斯再怎麼說也是老牌強國,2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意味著了其地緣潛力無比巨大。雖然人類文明發展水平的階段性侷限,使得俄羅斯在19世紀後半頁的大國爭霸中慢了半拍,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特別是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許多原先侷限與梗阻被打破,俄羅斯的地緣潛力,得以在20世紀充分釋放,最終發展為威震歐亞的超級大國
當然,這種轉變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此過程中,俄羅斯也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動盪衝擊。而其中最主要的一次,就是十月革命。
雖然今時今日,十月革命光環已不再像以前那麼耀眼,其催生的蘇聯帝國,在俄羅斯甚至中國也都是飽受爭議。不過不容否認的是,這場革命,以及隨之而來的紅色意識形態,對俄羅斯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正是在蘇聯時代,俄羅斯迎來了國家和文明史上的最鼎盛期,成長為全球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
回首這段往事,有一個令人費解的地方:畢竟紅色意識形態是以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為核心力量。終整個19世紀,紅色意識形態在歐洲的傳播,也是以工人、市民為主要依託。但俄羅斯在歐洲列強中,稱得上是工業最為落後的,工人和市民群體不管是從規模還是聚集程度,都遠遜於英、法、德等其他列強。但是最後,紅色意識形態,卻是在俄羅斯取得成功,相反,其他國家的紅色革命(如巴黎公社、一戰後期德國工人起義等),卻均以失敗收場。
為何看上去最沒有紅色氣質的俄羅斯,卻會成為紅色政權的拓荒者?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75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強大帝國, 曾打的中國抬不起頭, 卻突然間由盛轉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