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沉默”的需求 公共服務別忘了特殊群體
原標題:打撈“沉默”的需求 公共服務別忘了特殊群體
近年來,我國在交通、通訊、醫療、養老、教育等多領域推出大量為民服務的較為特殊的公共服務專案,努力讓公共服務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
例如,在各地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適老化改造。近幾年,對於老人等特殊群體的公共服務關照不斷強化。日前,工信部也釋出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範,提出嚴禁適老化App出現廣告彈窗;在高鐵普及的今天,一些偏遠地方依然保留了慢火車,以方便當地居民出行。此外,目前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範圍。“深山基站”“小品種藥集中生產”“資訊適老化”“重殘兒童教育關愛”等特殊公共服務,有針對性地解決民生痛點難點。
相關研究表明,特殊人群的界定在國際上一直處於模糊狀態,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特殊人群的外延也不斷擴大。如最初“特殊人群”幾乎等同於弱勢群體,但目前已經基本變化為弱勢群體、優撫物件、邊緣人群三類人群的統稱。簡單地說,這一群體因為各種原因遠離社會的主流視野,對於公共服務有著特殊需求。如何滿足好這一“少數群體”的需求,考驗著社會公共服務的人性化水平和完善程度。
應該看到,特殊群體雖然是“少數群體”,但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其正當權利理應得到公平充分的保障。標準化的公共服務體系之外,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為他們留一些人性化的空間,滿足多元化、差異化的需求,這不僅是構建完善的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更關乎社會公平。而他們得到善待,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這部分人群由於各方面的影響,對於公共服務的需求其實相對於一般人更強烈。如果他們不能得到及時的關照,或者說長期被基本的社會保障所忽視,他們難免感到孤立感和疏離感,進而對社會發展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在此意義上,關照好特殊群體,就是為了關照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境遇。
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這樣一個技術創新和應用不斷加快的社會中,我們還得重視因為技術進步而催生的“特殊群體”。在傳統觀念中,我們定義特殊群體,可能主要是從生理意義上、物質意義上的。比如,窮困地區的孩子、罕見病患者等。但在當前,一部分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人,其實也算得上是“特殊群體”。像此前疫情期間,部分老人就因為不會使用健康碼而出行受阻。因此,如何更好地滿足未能跟上社會前進步伐的“特殊群體”的需求,同樣不容忽視。相關部門要求各大網路平臺推出適老化App,其實就是一種積極的示範。
要指出的是,由於各種原因,特殊群體往往處於相對邊緣的狀態,他們多無法為自己的權利和正當需求“發聲”,這也使得他們相對更容易被忽視。那麼,要真正讓特殊群體能夠及時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務保障,也還需要公共服務部門更主動打撈那些沉默的聲音。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社會正在向一個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對特殊群體予以更多的關照,具備了更多的物質支撐和社會共識。當然,重視對特殊群體的關照,不僅需要公共資源的傾斜。如有研究就呼籲,應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多元化特殊人群服務供給模式,推動特殊人群公共服務的均衡發展。這一點值得重視。而對個體來說,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特殊群體更多理解、平視,同樣重要。(朱昌俊)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