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你聽說過“攢人品”和“喂毒奶”嗎?年紀相對大些的網際網路居民,可能聽說過“人品問題”這個詞,此後衍生到“攢人品”,大意是指試圖以“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運氣。而“喂毒奶”這個新生代詞彙則更進一步,是指一場競爭性比賽中,其中一方的支持者大力讚揚另一方,以試圖讓對方染上“壞運氣”結果輸掉。這種“迷信”的做法聽起來很荒謬,不過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已經流行了好幾年,如何解讀這一現象呢?…[詳細]
要點速讀
1
“攢人品”和“喂毒奶”,是一個有著長期生命力、還有所發展,並且很值得關注的中文網路迷因(meme,指一種文化傳遞現象)。
2
這種具有娛樂性質的迷因,某種程度上有些扭曲,並不值得提倡。
3
“攢人品”和“喂毒奶”:中文網際網路的特色“迷因”
迷因,英文叫做meme,是指“一個想法,行為或風格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文化傳播過程。”這是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提出的詞彙,這個詞如今被廣泛用來描述文化傳遞的過程。網際網路的各種文化現象,大多可以用迷因機制來解釋。比如那隻在全世界引發潮流的精神汙染狗(doge),人們通常其實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隻狗是如此大行其道,只能用迷因學中的一些傳播、心理機制來解釋。
“doge”是一個風行全球的網際網路迷因
中文網際網路有過許多獨有的迷因,比如“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不過,大多數迷因也就風行一時。能夠傳承多年的並不多見,而從“攢人品”到“喂毒奶”,正是一個有著長期生命力、還有所發展,並且很值得關注的中文網路迷因。
早在2000年左右,當時的網際網路潮語發源地貓撲論壇就出現了“RPWT”這個詞,即“人品問題”這四個字的首字母縮寫。當時的網友在遇到什麼“壞結果”(通常是打遊戲掉落不好的裝備)的時候,就往往被調侃或自嘲自己有“RPWT”,遇到好事,則歸結於“人品爆發” 。有好事者還總結了著名的“人品守恆定律”。 此後衍生了“攢人品”的說法,人們嘴上時常調侃做各種“好事”來增加自己的運氣,雖然這通常也就是說說而已,並沒有多少人真的會因此到街上“扶老奶奶過馬路”。
這種帶有調侃性質的“迷信”,從此在中文網路上紮了根。比如著名的球王貝利是因其經常預測大賽結果出錯,所以被稱為“烏鴉嘴” ,但中國網友對這種“烏鴉嘴”並不是嘲諷或埋怨,而主要是當作段子津津樂道,並且添油加醋,這就比較有中國特色了。反而是國外網際網路這個迷因相當少見。類似的,2014年世界盃,央視的“烏賊劉”紅極一時,原因在於她穿哪隊球衣哪隊就輸球,引發大面積調侃。
於是最近幾年,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攢人品”來尋覓那若有若無的運氣,乾脆開始模仿貝利和“烏賊劉”來“喂毒奶”。所謂“喂毒奶”,就是在賽前看好自己不支援的一方,看低自己支援的一方,比如前不久中韓之戰前,不少球迷就賭咒說韓國隊一定會贏,中國隊一定輸。結果中國隊贏了,就成了給韓國隊“喂毒奶”大獲成功。一位網名叫做“毒奶色”的電競解說員黃旭東,因在“毒奶”方面的屢有建樹,成為了這一迷因中的知名人物。
而所謂的“喂毒奶”也已經不限於在預測體育、競技的比賽中,凡是結果未知、可以預測的事情,都可以應用上“喂毒奶”。比如某個有影響力的股評家看好某隻股票會大漲,實際結果卻是大跌,也會被調侃為“餵了毒奶”。
這種現象的流行,有心理學方面的解釋
事實上,“攢人品”現象是不止流傳在中國的。2012年的一篇心理學論文指出,當人們在等待某個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時,往往會去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希望能借此增加自己的運氣,這豈不就是所謂的“攢人品”?這項國外的研究,是調查了那些正在等待求職結果、考試分數的被實驗者後,得出的結論。調查發現,這些被實驗者在等待對其來說十分重要的結果時,往往會傾向參加一些志願性活動和慈善活動,研究者發現,在殘詞補全環節這些被實驗者會補上因果報應、運氣、命運等詞。說明這種期待“好人有好報”的心態是共通的。前不久歐冠足球比賽,那場著名的巴塞羅那大逆轉巴黎聖日耳曼,在賽前,就有很多巴塞納羅球迷去當地的一座靈山去祈願,以求自己支援的球隊得到好運。
球王貝利的“烏鴉嘴”在中國很有名,不過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故意的認知謬誤
不過,在中國流行的“喂毒奶”現象,可能真的就是中國網際網路的獨特迷因了。這種現象的大範圍流行,也能找到一些的學理方面的理由,能夠解釋“喂毒奶”為什麼靈驗。其一是倖存者偏差,就是說那些著名的“喂毒奶”靈驗例子,被廣泛記住了,而不靈驗的例子,則往往被大眾忽略。再結合“確認偏誤”這種每個人都容易犯的認知謬誤――即個人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細節,來支援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所謂“喂毒奶”有多靈驗就可以理解了。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貝利的“烏鴉嘴”。的確,貝利有過很多次著名的預測錯誤,由此闖下了“烏鴉嘴”的名頭,但實際上最近這些年貝利預測比賽正確的次數也不少,但被人們有意忽略了,道理是類似的。再加上“啟發法”這種認知謬誤,即人們總是認為容易想起的例子、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對的――當一說起貝利就是“烏鴉嘴”的時候,人們自然傾向於這種說法的確很靈驗。
“攢人品”“喂毒奶”有娛樂性質,但這種心態太過氾濫未免有些奇怪
當然,如前所述,這種人人都熱衷於“攢人品”“喂毒奶”的文化現象,更多還是基於調侃、段子而來的,即更多還是娛樂性質,並非是因為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但迷因的強大之處在於,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們的舉動。在一些重大比賽來臨之時,一些體育迷的迷信做法已經超出了調侃、娛樂的程度,比如2016年歐洲盃足球賽義大利對陣德國前,微博上的義大利球迷打出了#封建迷信搞起來#的標籤,出現了大量“攢人品”、“喂毒奶”的內容,在關心則亂及人與人互相感染的心態下,這時候的球迷說不定是“真信了”。這種風氣在社交媒體上如今可以說是非常流行,使得對其不耐煩的心態也大面積出現,認為球迷關注比賽就該好好討論,“奶來奶去”非常無聊。
“毒奶色”黃旭東在中韓大戰時給韓國喂的“毒奶”,引發熱議。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沒什麼意思
不過,這種抗議看起來沒有多少效果。更多的人持這樣一種態度,“你可以不信人品,但不要挑戰人品”,意指你個人可以不必相信這種迷信,但若非要公開挑戰,那就觸犯“眾怒”了。甚至還有人因“喂毒奶”而有了下賭注對沖的心態,比如中韓大戰,球迷支援中國隊,但要下注給韓國來灌毒奶,中國贏球了自然高興,韓國贏了那也能“收回些成本”。
這種看待競技體育的心態正常嗎?至少在國外是很少見的。因為正常來說,賽前鼓吹己方強大,給己方隊員打氣,才是正常心態。而“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式的“喂毒奶”,甚至振振有詞地聲稱“降低期望值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感”,這種心態未免有些奇怪。有人說,這“喂毒奶”迷因的出現,雖然有很多巧合,但往深處講,是根植於中國文化傳統中的“謙虛”精神的,所以不會在強調競爭、喜愛個人英雄主義的西方出現,這或許是有幾分道理的。所以,這種文化現象是否反映出民族精神中不夠“自信”的一面,也許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
結語
“攢人品”“喂毒奶”,這是中文網際網路發展至今,網民有趣心態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獨有的網民心態,都值得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