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870年,德意志完成統一,其後經濟軍事實力迅速發展,從“大陸政策”轉變為“世界政策”,與傳統大國爭奪海外殖民地和市場。在此背景下,同屬歐洲大國的法俄兩國放棄了多年的成見與矛盾,締結了俄法同盟條約,這樣,歐洲大陸在19世紀末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面對歐洲大陸不斷變化的局勢,隔海相望的大英帝國作出了相應的變化。在首先謀求與德國結盟失敗之後,以1902年英日同盟為起點,又相繼與法俄兩國分別在1904年和1907年達成和解組成三國協約,英國外交從19世紀後半期的 “光榮孤立”發展成20世紀初的“結盟外交”。
世紀之交的英國在歐洲空前孤立,面對法俄聯盟的威脅,英國被迫放棄“光榮孤立”,首先謀求與德國結盟以對抗法俄,然而由於雙方矛盾的不可調和而失敗
19世紀末的英國依然延續著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的對歐洲大陸的政策,不參加歐洲大陸的任何同盟,以便在歐洲大陸強國間發生衝突時可以保持中立而獲得最大的利益,此即為“光榮孤立”政策,這一政策在1896年被時任英國首相的索爾茲伯裡在當年的倫敦市長集會上以致詞的方式完整提出。然而19世紀末歐洲局勢的發展出乎了英國的預料,大英帝國在世界各地也都受到了列強的強烈競爭。
索爾茲伯裡
“在地中海,英國已不享有無可爭議的控制權。據1901年英國海軍情報部估計,法俄艦隊的聯合力量已超過英國的地中海艦隊,英國不能阻止俄國佔領君士坦丁堡和海峽。亞洲的形勢更加嚴重,俄國勢力在中亞的推進已使英屬印度越來越接近於面臨其強大陸軍的直接攻擊”,
1900年7月,法俄修改同盟條約,其中規定“如果英國進攻法國,俄國就將在阿富汗和英屬印度的邊境進行戰術牽制以援助法國;如果英國進攻俄國,法國就在拉芒什海海峽沿岸行動以援助俄國”。條約明確將英國作為法俄聯盟的對手,同時由於英國與布林人所進行的戰爭中遭到了歐洲各大國的干涉,使英國在歐洲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為了改善這種孤立無援的局面,英國逐漸開始放棄“光榮孤立”政策,尋求盟友,而鑑於法俄聯盟直接的威脅,英國最早將結盟物件定在了德國身上。
1892年法俄達成同盟
英國早在1898年就尋求與德國結盟,當年3月27日俄國強租中國的遼東半島,英國在華的優勢地位遭到了俄國的嚴重挑戰,3月29日與4月1日英國的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兩次會見了德國的大使表達出希望締結英國同盟。他認為,“據我看來,在那些較大的事情上,德國的利益和我們的利益實際上是一致”。德國深知張伯倫尋求與德國結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利用德國來遏制俄國在華的進一步擴張,而德國並不想捲入英俄兩國在華擴張的競爭之中,相反卻希望俄國專心於在遠東地區的事物而減輕對德國東部的壓力,因此對於張伯倫此時關於締結英德同盟的要求並不感興趣,因而並沒有得到德國的同意。儘管如此,英國卻同意與德國解決在殖民地上的爭端,並於當年的8月底簽訂了關於瓜分葡屬殖民地的協定,德國獲得安哥拉省的貸款權以及關卡管理權,英國則獲得莫三比克省以及東帝汶的相關權力;儘管此後英國又與葡萄牙籤訂密約重申英葡舊約繼續有效,英方“保證承擔義務保衛和保護一切屬於葡萄牙王室的領地或殖民地不受現在和將來該國一切敵人之侵犯”,但由於德國對此並不知情,使得英國得以在此後的布林戰爭中避免被德國干涉。
1899年11月德皇威廉二世與外交大臣畢洛夫訪問英國,張伯倫在會談時再次提出了締結英德同盟的主張,張伯倫還以英方支援德國修建巴格達鐵路以及兩國瓜分摩洛哥為條件勸說德國與英美兩國簽訂協定以共同反對法俄同盟。鑑於德美兩國關係存在摩擦,畢洛夫委婉的表達出英國如果想三國達成協議首先應調解好美德矛盾。但張伯倫錯誤的理解了畢洛夫的意思,認為德國有可能答應與英國結盟,因而於11月30日發表了萊斯特演說宣傳英德美三國同盟的思想,然而12月11日畢洛夫在德國議會的演講中非但沒有響應張伯倫建立三國同盟的演說,反而表示德國要加快建設海軍對抗英國,英德第二次結盟努力也由此宣告失敗。
威廉二世
1901年蘭斯多恩出任英國外交大臣開始重新尋求與德國結盟,然而英德雙方關於同盟的形式出現了不同點意見,英國要求締結的僅僅是關於遠東的地區性同盟,其實質還是利用德國牽制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擴張,而德國則要求締結一個全面性的同盟,即要求英國加入之前的德奧意三國同盟,變成英德意奧四國同盟。這是英國所不能答應的,因為這樣不僅會打破歐洲的均勢格局,還會有可能使英國的外交喪失獨立性,首相索爾茲伯裡堅決反對這一形式,並認為議會也不會同意,英德雙方各自的意圖完全暴露,1901年12月19日蘭斯多恩正式告知德國大使梅特涅英方不會締結此類同盟協定,英德兩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結盟談判正式宣告失敗。
19世紀末的歐洲格局
英德兩國結盟談判的失敗的註定,雙方沒有共同的利益,相反卻存在著各種矛盾;英國尋求結盟僅僅是為了利用德國在遠東地區牽制俄國,而德國則希望英國加入德國集團以便於全面推行其世界政策,這正是英國所要加以避免的,同時德國也不希望得罪俄國。歸根結底來說,英德雙方談判的失敗正是雙方矛盾的體現,德國作為一個迅速發展的大國,其目標稱霸整個世界;而英國作為世界現有格局最大的獲利者,正時刻警惕著德國的世界政策,隨著雙方談判的失敗,矛盾也就直接的暴露出來。
英國同盟外交的開端,1902年針對俄國的英日同盟
隨著英德結盟談判的失敗,英國把在遠東遏制俄國的目標鎖定在了日本的身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迅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特別的甲午戰爭中打敗了中國更加膨脹了其擴張的野心。然而日本在東亞的擴張遇到了俄國的激烈競爭,與其他歐洲不同的是俄國擁有著在遠東地區的區位優勢,可以迅速的將軍隊運往中國東北地區,對日本本土亦是個巨大的威脅,因而日本也想尋找一個盟友以對抗俄國,這樣英日兩國因為一個共同的對手而走到了一起。
英日同盟漫畫
1901年10月英日雙方在倫敦開始締約談判,相比英國而言,日本更需要英國,因而為了迫使英國早日簽訂同盟條約,日本還特意派前首相伊藤博文去俄國作出日俄兩國和好的姿態,這一外交伎倆收到了效果,加速了英國與日本結盟談判的步伐,為了把日本固定在反俄的立場上,1902年1月30日,蘭斯多恩與日本公使林董在倫敦簽訂《英日同盟條約》。該約規定英國和日本在中國和朝鮮的“利益因他國之侵略的行動或因中國或朝鮮發生擾亂而受傷害,兩締約國為保護其臣民之生命及財產須加干涉時,得采取為保護利益所必須之措置”;“另一國或數國參加對於該同盟戰爭時,則他一締約國應予以援助,共同作戰,媾和時亦須相互同意然後行之”。該同盟明顯是一個針對俄國的軍事同盟,引起了俄國極大的不安,為此俄國拉攏法國把俄法同盟的義務擴大到了遠東,這樣在遠東也形成了英日與俄法兩大軍事同盟對峙的局面。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儲存的英日同盟文字
英日同盟的建立對於俄國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極大的削弱了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地位,英國利用日本在遠東地區牽制了俄國的大量有生力量,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優勢加強。英日同盟形成後日俄在遠東地區的矛盾日益尖銳,特別是雙方在中國東北以及朝鮮爭鬥上愈演愈烈,在英美的支援下,1904年2月10日日本正式對俄宣戰,戰爭以日本的最後勝利而結束,雙方於1905年9月5日簽訂了瓜分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朴茨茅斯條約》,而英國也利用日俄戰爭的有利形勢於8月12日與日本重新修訂了《英日同盟條約》,明確“規定日本承擔保護英印殖民地的義務”,這樣,英國成功的利用日本達到了削弱俄國以及保護印度安全的目的,它使英國可以集中力量於歐洲大陸的爭奪。
日俄戰爭
英日同盟是英國曆史上所簽訂的第一個同盟條約,它打破了英國外交的傳統,對英國的外交政策是個重大的改變,從此英國開始走向了同盟外交的戰略,開始全面參與歐洲大陸的同盟,為以後《英法協定》以及《英俄協定》的簽訂打下了基礎。
英德矛盾的全面激化,德國成為20世紀初英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英日同盟的形成打破了英國不結盟的外交傳統,英國開始推行務實的聯盟外交。英德結盟談判的失敗,使得英德矛盾暴露無疑。實際上早在布林戰爭之前德國就計劃組織歐洲的大陸聯盟來針對英國在南非的行動,1895年12月29日羅德斯企圖推翻德蘭士瓦共和國失敗,1896年1月3日德國威廉二世就祝賀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在沒有向友好國家呼籲支援的情況下”保持了國家的獨立,此事使得英德關係一度達到緊張,雙方產生了一股不信任和敵視的情感,這種情感對此後的英德結盟談判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布林戰爭
對於英國而言,海軍是保持其作為第一殖民帝國的最重要的軍事保障,皇家海軍是英國的民族驕傲,英國海軍對外一直堅持著“兩強標準”,任何一個旨在發展其海軍實力的國家都被視為英國的競爭對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德海軍競賽就成為英德兩個矛盾中最不可調和的一點,也是英德矛盾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德國自威廉二世提出推行世界政策時就把發展海軍作為其重要的手段,特別是梯爾比茨於1897年就任海軍大臣以後,針對英國海軍提出了著名的“風險論”,其主要內涵為:“強大的艦隊意味著戰列艦,戰列艦的數量雖不能保持與英國相等,但必須給英國以深刻印象才行,至少應與英國保持2:3或10:16的比例,以使英國感到同德國海軍在北海進行冷戰會帶來‘風險’,因為英國海軍分散各地,如與德海軍交鋒蒙受巨大損失,也將無力同它的對手法國與俄國交戰”。為了達到“風險論”中海軍的比例,在梯爾比茨的推動下,帝國議會相繼於1898年3月、1900年6月、1906年以及1908年通過了四個海軍擴建法案,特別是1900年的法案,其基本原則認為“德國必須具有如此強大的戰鬥艦隊,以致即使擁有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的敵人,也只有自己冒著嚴重的危險,才能攻擊它”,具有公開的反英性質。
世紀之交的德意志海軍
德國海軍力量的發展嚴重的刺激了英國,作為對德國海軍擴軍法案的回應,英國於1903年宣佈在北海的羅賽斯建立一個新的海軍基地,並考慮將之前的“兩強標準”發展成“三強標準”,英德海軍軍備競賽愈演愈烈,成為20世紀初雙方矛盾的焦點。
各大國之間的矛盾
此外,由於“世界政策”的實行,英德雙方在世界其他各地的矛盾也在不斷加深,關於南非問題的矛盾由於布林戰爭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在中國雙方分別佔據威海衛和膠州半島形成對峙局面,近東和西亞地區由於雙方分別要修建“三B”和“三C”鐵路而充滿矛盾,雙方還在南美洲進行激烈的市場爭奪。雙方矛盾在20世紀初變得不可調和。
兩害相權取其輕,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國與法俄矛盾的緩解及三國協約的最終達成
英德矛盾在20世紀初的不斷髮展迫使英國開始尋求新的同盟,而法國自普法戰爭以來就與德國形成的敵對關係給英國提供了結盟的可能。儘管1900年修改後的法俄同盟條約將英國作為主要對手,但是法國和英國之間的矛盾並非向與德國的矛盾那樣涉及整個民族情感,英法矛盾僅僅在於殖民利益,同時由於俄國在遠東地區陷入與日本的矛盾之中,使得法俄同盟在歐洲的力量遠遠不如三國同盟強勢,使得法國也迫切需要向英國這樣的強大力量來平衡與德國的實力,英法兩國由於同一個對手而走到了一起。
日俄戰爭的爆發給英法兩國提供了接近的機會,早在1903年英法兩國就擔心由於法俄之間以及英日之間的同盟關係,如果日俄爆發戰爭,那麼英法兩國之間極有可能由於義務關係而被捲入其中,而英法兩國自身都不願如此,“唯一的出路就是英法重新和好,這樣就可能使英國離開日本,至少也會使雙方在遠東都變得溫和一些”。
1903年5月到1904年4月,經過近一年的相互努力英法兩國正式簽訂了《英法協約》,英法協約包括3個檔案,其中第二個檔案《關於埃及和摩洛哥的宣告》是最重要的,分為公開的和秘密的條款,在公開的宣告中,英法兩國相互表示承認各自在埃及以及摩洛哥的地位,並無意改變兩國目前的獨立政治地位;但在秘密條款中卻規定了“如果一方政府發現自己為情勢所迫”,可以改變埃及或摩洛哥的政治地位;第一個檔案是《關於紐芬蘭和西非及中非的協定》,規定法國放棄在紐芬蘭的捕魚權以及英國在西非給法國讓出一些殖民地;第三個檔案《關於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的宣告》劃分了雙方在暹羅的勢力範圍、英國撤銷對法國在馬達加斯加行動的干涉以及雙方共同管理新赫布里底的決定。
1904年4月8日,英法協定正式簽訂
從《英法協定》的三個檔案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同盟條約,因為該協約隻字未提共同反對的敵人,也沒有簽訂任何的軍事條款。但是,英法兩國在各種問題上達成了妥協並簽訂協定本身就為兩國在軍事上的結盟提供了可能,同時也說明兩國擁有共同的敵人德國,協約為兩國軍事上的聯合鋪平了道路。在協約簽訂後,英國把地中海方面的海上交通線的安全交給了法國,把地中海的海軍集結到本國的水域集中停靠到緊靠德國的海軍基地裡,同時加緊修建面對德國的海軍基地和軍事設施,《英法協定》的反德性質凸顯。英法協定簽訂後不久德法之間就爆發了摩洛哥危機,摩洛哥危機體現了英法關係的牢固;1906年1月10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在與法國大使康邦的會晤中表示英國不會坐視法國因協約問題與德國發生戰爭所帶來的困境,此後兩國軍事當局進行了非正式渠道的會談,1月22日英國參謀部表示英國設想必要時在15天內動員10萬名軍隊前往法國,儘管英國就此沒有提供書面承諾,但這個行為表示了《英法協約》開始具有同盟條約的性質。
摩洛哥危機
英法協約的簽訂為英俄之間的和解鋪設了道路,英國外交大臣格雷認為“締結一項和俄國的協定是對和法國協定的自然補充”;同時日俄戰爭的結束也為英俄兩國實現和解提供了條件,由於俄國的戰敗收縮使得英俄兩國在遠東地區的矛盾大為緩和,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將印度的安全交給了日本避免了英俄在中亞地區的直接對抗,近東地區由於德國實力的擴張使得英俄矛盾也不想幾年前那樣尖銳;所有的這些使得英國的決策層認為日俄戰爭後的俄國已經不是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可以與俄國實現和解。俄國在戰爭之後也開始調整外交政策,拒絕了德國趁俄國戰敗而提出的結盟要求,因為俄國認為這樣會破壞法俄同盟;新任外交大臣伊茲伏爾斯基認為“俄國政策必須以法俄同盟為不可動搖的基礎,但它還必須透過和英國及日本締結的協定來加以鞏固和擴大”,因而俄國也想與英國達成和解。
英俄協定的勢力劃分
1906年5月英國新任駐俄大使尼可爾森開始在聖彼得堡與俄國外交大臣伊茲伏爾斯基進行了一年多的談判,1907年8月31日,英俄雙方簽訂了關於波斯、阿富汗以及西藏共3個協定的《英俄協定》,其中在《波斯協定》中雙方劃分了各自在波斯的勢力範圍,俄國在《阿富汗協定》中承認了英國對阿富汗的統治,在《西藏協定》中雙方揹著中國劃分了各自行動的許可權;《英俄協定》實現了英俄的和解,該協定與之前的《法俄同盟條約》以及《英法協定》標誌著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形成,也標誌著“19世紀末以來歐洲豪強勢力重新組合過程的基本結束”。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結語
縱觀20世紀初英國的結盟外交演變軌跡,在政策轉變初期,英國面臨著選擇,與德國結盟反對俄國或者是與俄法結盟反對德國,但最終與德國的矛盾壓過了與法俄的矛盾,英國也改變了其百年來堅持的不直接參與歐洲大陸爭端的傳統。
英德爭霸
英國與法俄的結盟悄然改變了歐洲大陸早已形成的政治與軍事力量上平衡,歐洲大陸最終演變成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對峙局面,兩個集團在此後的幾年裡處在不停的鬥爭中,國家的政策與聯盟的政策緊密聯絡在了一起,1914年夏天東南歐的一場刺殺事件將全歐洲引入了大戰之中。一戰後的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十四點”中明確提出了“公開外交”的原則,其理由也正是基於結盟外交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參考文獻: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資料選編》
施興和:《近代國際關係史》
丁朝弼編著:《世界近代海戰史》
A·J·P·泰勒:《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