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成渝鐵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成渝鐵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成渝鐵路通車。 (資料照片)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成渝鐵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內江至重慶5611次旅客列車停靠成渝鐵路重慶南站。 喻雪峰攝(中經視覺)

2月20日9點58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由重慶開往四川內江的5612次列車緩緩駛出菜園壩火車站。“這是目前唯一一趟仍然在成渝鐵路上執行的慢火車。”列車長陳安良告訴記者,列車將一路向西,最終抵達內江。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第一條鐵路。該鐵路於1950年6月15日開工,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車,全程505公里。成渝鐵路的建設為新中國鐵路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也拉開了新中國大規模進行經濟建設的序幕。

圓了近半個世紀的夢

四川地形複雜,在鐵路建成之前,僅有長江水系和崇山峻嶺中的羊腸小道與外界聯通。修鐵路、通火車,是川渝人民千百年來的夢想。

成渝鐵路的修建計劃由來已久。1903年,清政府提出修建由成都經重慶通往漢口的川漢鐵路,成渝鐵路是其中一段;1936年,國民政府成立成渝鐵路工程局,次年開始修築;1937年7月,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工。直到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前,僅完成工程量的14%,鐵路則寸軌未鋪。川渝人民的鐵路夢依舊停留在圖紙上。

中國共產黨沒有讓人民再等待。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央西南局進駐重慶。鄧小平在西南局擴大會議上,正式作出了“興建成渝鐵路,造船修建碼頭”的重要決策。

重慶黨史專家艾新全告訴記者,當時,修築成渝鐵路的計劃受到不少人的質疑。他們說,西南剛剛解放,地方秩序還很亂,土地改革沒有開始,國家經濟相當困難,哪有力量修鐵路呢?

以鄧小平為首的西南局深知當時的客觀困難有很多。鄧小平指出:“我們還面臨著很大困難,不可能百廢俱興,我們只好集中力量辦一兩件事。現在中央批准我們修成渝鐵路了,這對西南和四川人民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政治上和經濟上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成渝鐵路一開工,不但可以帶動四川的經濟建設,而且可以爭取人心,穩定人心,給人民帶來希望。四川人民渴望40多年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1950年3月,西南鐵路工程局在重慶嘉陵新村成立。4月,第一批工程人員分赴工地沿線,按鐵道部的部頒標準重新對成渝鐵路進行勘測。6月15日,成渝鐵路正式開工。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實現了7000萬西南人民長達半個世紀的夙願。這一天,成渝兩地萬人空巷。“共產黨萬歲”“40多年願望實現了,鞭炮響連天。永遠跟著共產黨,幸福萬萬年”的口號和歌聲響徹天宇。

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賀龍在慶典上的講話,道出了人們的心聲:“成渝鐵路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能通車的事實,有力地說明了中國共產黨不但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在政治上解除被壓迫的地位,而且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在經濟上擺脫歷代反動統治階級所造成的貧困與苦難,逐步走向幸福生活。”

依靠人民 群策群力

重慶市檔案館副館長唐潤明介紹,成渝鐵路不僅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幹線,而且也是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完全用國產材料建成的鐵路。“這對於剛剛解放不久、經濟十分困難、物資極度匱乏,又面臨西方封鎖禁運的新中國來說,堪稱一大奇蹟。”

195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西南軍政委員會關於請求修建成渝鐵路的報告,提出“依靠群眾,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鐵路”的方針。在全國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先撥2億斤大米作修路經費”。

今年89歲的孫貽蓀是成渝鐵路建設者之一,參加了成渝鐵路修建的全過程。“當時,鋪路需要100多萬根枕木,全川人民發起捐獻枕木的熱潮,鐵路沿線人民將香樟、楠木等名貴木材都捐獻出來。一些老人甚至將自己的壽材也鋸成枕木送到工地,有的農民將木材抬到工地後,不留姓名、不等收款就走了。”孫貽蓀回憶說。

修建鐵路,鋼軌從哪裡來?當時唯一具有鋼軌生產能力的第29兵工廠(後改名101廠,即現在的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和廣大工人,攻堅克難、艱苦創業,成功軋製出新中國的第一根鋼軌。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地紛紛支援成渝鐵路的建設,鞍鋼的鋼錠、上海的鋼樑、武漢的機車,憑藉海軍助力,源源不斷運往重慶。築路大軍更是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地取材,沿線許多橋樑、隧道都是用當地的石料建成,既節約了資金,又提高了效率,使成渝鐵路成為新中國在丘陵地區最省錢的鐵路。

“成渝鐵路的修建及其成功,既體現了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是人民政府人民愛、人民政府愛人民的最好詮釋。”唐潤明說。

軍民團結 眾志成城

“在物資極度匱乏、設施裝置簡陋的條件下,成渝鐵路能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修建完成,廣大軍民功不可沒。”已經100歲高齡的成渝鐵路參與建設者羅志雲告訴記者,整個修建過程,先後有3萬軍工、10萬民工參與築路。“正是軍民團結一心,日夜奮戰,才換來了成渝鐵路的建設成果。”

成渝鐵路正式動工時,距西南地區解放不到半年時間,社會改革剛剛起步。鄧小平經請示中央同意後,讓軍隊帶頭築路。1950年6月15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直屬部隊組成的軍工築路第一總隊築路大軍,高舉“開路先鋒”旗幟,開赴重慶九龍坡、油溪等工地,揭開了修築成渝鐵路的序幕。

此後,西南軍區又從川東軍區、川南軍區、川北軍區、川西軍區和西康軍區各部隊總共抽調了3萬多人,組成5個軍工築路總隊,奮戰在成渝鐵路沿線的工地上。“軍工們是一手拿槍,一手拿鎬,一面剿匪,一面築路。”羅志雲回憶說,築路軍民憑著鐵錘、鋼釺、扁擔、竹筐等簡陋工具,肩挑手提,夜以繼日挖土方、建涵洞、開隧道、架橋樑,以每天修建5公里多的速度向前推進。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全體築路員工的共同努力,成渝鐵路的修築進展順利。兩年時間,成渝鐵路便全面貫通。

成渝鐵路通車後,沿線豐富的物產源源不斷地被運往祖國各地,外地的物資便捷地運至川渝地區,沿線經濟和人民的生活得到飛速發展。也正是從成渝鐵路建成開始,西南地區陸續有了寶成、成昆、湘黔等鐵路。而今,隨著成遂渝鐵路、成渝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相繼開通,川渝城市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緊密,百姓生活也越來越便捷美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冉瑞成 吳陸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99 字。

轉載請註明: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成渝鐵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 楠木軒